王禹平

近年來,我省全民健身工作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的工作部署,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為統領,以群眾健身需求為導向,以體育供給側改革為動力,重點建設社區體育公園,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工作,培育體育消費市場,拉動體育產業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為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以及廣東省委、省政府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工作的部署要求,逐步緩解健身場地設施不足與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的矛盾,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13年我省推行在社區建設體育公園,即通過利用城市邊角地、插花地、街頭綠地以及其他閑置地,建成具有體育鍛煉和休閑健身功能的社區體育公園。社區體育公園首先在我省珠海市試行建設,建成后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認可,全省隨即掀起了建設社區體育公園的高潮,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牽頭編制《廣東省社區體育公園規劃建設指引》,省體育局利用省級體彩公益金為社區體育公園配置健身器材,各級政府積極統籌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工作,住建、體育、發改、國土、規劃、園林、教育、文化等部門通力合作,全省快速地建成了一批社區體育公園。在使用管理方面,以屬地為原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有資質的機構負責社區體育公園的管理和服務,社區體育公園市政公共設施(含水電、道路、綠化、公廁、照明設施等)納入當地市政公共設施養護管理,由財政安排資金,確保社區體育公園的有效維護和可持續利用。
目前,全省共建設社區體育公園550個,累計投資過6億元。社區體育公園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推動了宜居環境建設、提升了人居生活品質以及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2015年,社區體育公園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在城市發展、市民生活以及推進全民健身工作中發揮出諸多積極效果,并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和點贊。一是提升城市生態效益。社區體育公園,以“花在眼前,綠在身邊,健身就在家門口”的開放型、參與式環境,將以前荒廢的城市邊角地,打造成一座城市的體育名片,提升了城市的生態效益。二是彰顯城市民生情懷。根據不同的地塊條件和周邊居民的健身習慣,社區體育公園設置了適合不同人群的健身設施,使群眾能就近就便地開展健身活動,讓群眾從體育運動中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社區體育公園直接帶動旅游、運動、休閑、餐飲、商貿等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了周邊經濟發展,增加了居民就業,提高了居民收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四是推動居民自治與黨群和諧。社區體育公園融洽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密切了鄰里互助的關系。社區體育公園設置了民生實事宣傳欄、開展不同主題的對話活動,在市民與政府之間搭建了一條彼此信任的紐帶——黨群政民關系的和諧度由此而增強。五是凝聚城市體育魅力。各級政府和各類社會組織,以社區體育公園為依托,策劃系列社區全民健身主題活動,打造社區足球賽、籃球賽、羽毛球賽和乒乓球賽、趣味體育活動等
社區體育公園作為綠道工作在社區的延伸,2016年加入南粵古驛道的元素,逐步打造出南粵古驛道三大品牌賽事,將體育與文化、旅游等相融合,展示了廣東多民族民系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彰顯海外僑胞深厚家國情懷的歸根紐帶。
南粵古驛道是歷史上中原漢人入粵和嶺南商貿活動的主要路徑,是海上絲路向內陸延伸的重要通道,也是廣東多民族民系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彰顯海外僑胞深厚家國情懷的歸根紐帶,是我省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指示要求,2016年7—12月,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省體育局聯合相關省直單位在廣東8個涵蓋廣府、潮汕、客家等不同文化特色的典型古村落舉辦了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大賽將體育運動與“尋找南粵古驛道,講述廣東好故事”的主題緊密結合,重點展現了南粵古驛道的精華特點,并進一步推進了古驛道精準扶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發展縣域經濟、旅游、文化產業等工作的開展。2017年,為進一步擴大賽事影響力,賽事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古水道、古碼頭、古城區等“一帶一路”元素,突出“一站一特色”,新增了江門臺山??诓?、汕頭樟林古港、廣州黃埔古港等站點,讓古驛道煥發新生機、新活力。在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上,體育部門先行先試,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目的,以體育賽事為載體,以歷史文化為依托,以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為關鍵,將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打造成最具嶺南特色的全民健身項目,創新群眾健身休閑活動內涵,引領群眾健康生活新方式,積極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通過舉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讓古驛道、古村落發出新時代的“聲音”,煥發出“古驛新顏”,讓群眾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獲得健康和幸??鞓?。
誠摯邀請大家前來廣東觀摩、參加南粵古驛道賽事,領略南粵古驛道、古村落風貌!
在廣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和建設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的帶動下,廣東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組織建設、賽事活動、體育服務等方面都得到長足發展,并由此衍生出一批社會力量辦體育的典型,如社會力量建場地——廣州拾號體育公園、深圳朝向集團打造的香蜜湖體育公園,社會力量辦活動——勇者體育“體育+社工”的全民健身服務模式、深圳“磨房”戶外運動、廣東衛視主辦的“足球火”真人秀節目,社會力量提供體育服務——深圳中航體育等。
我們在積極推動全民健身工作發展的同時,也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為建設健康中國,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