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海


按國家體育總局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們牢牢把握健康中國建設、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機遇,堅持把《全民健身實施計劃》研制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高站位謀劃、高質量研制、大力度推進。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省市縣三級領導小組,多次研究部署,列支專項經費,確保編制工作順利推進。二是摸清底數,組成多個專題調研組,深入縣鄉(社區)一線,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了解群眾訴求,掌握第一手資料。三是強化督導,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制,將全省分為6個轄區進行全程督導,對個別進展緩慢的縣(區)掛號督辦。四是借助外腦,與參與編制國家《全民健身實施計劃》的北京詠懷鐘鼎文化公司合作,對各級各地編制工作進行指導。經過積極努力,去年9月21日省政府印發《河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是全國最早的省份之一;今年1月6日我省11個設區市、168個縣(市、區)全部出臺并向社會公布,成為全國第一個完成省市縣三級研制任務的省份。
具體工作中注重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明確發展定位上突出前瞻性。著眼于發揮體育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的積極作用,我們既堅持從群眾和社會的實際需求出發,將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由體育部門行為轉化為各級黨委政府、全社會的意志和行動;又遵循“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則,加快惡補短板,對未來5年深化體育改革、倡導全民健身新時尚、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等提出較高目標。圍繞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提出到2020年經常鍛煉的人口比例達到38%,超過2700萬人等目標;圍繞健康河北建設,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國民體質測定標準》達標城鄉居民比例達到92%以上,超過6900萬人等目標;圍繞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要依托“環京津體育健身休閑圈”建設,打造健身休閑旅游、體育健身產業等一批基地,努力構建獨具河北特色的體育旅游品牌。力爭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重點在全地域覆蓋、全周期服務、全社會參與、全人群共享上實現大的突破。
二、在更好地服務群眾健身上突出針對性。我們緊緊圍繞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實際舉措。一是針對我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群眾身邊健身場所不足等問題,我們提出要加快建設市縣鄉村四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深度盤活存量資源,到202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其中,秦皇島提出要達到2.3平方米、唐山提出要達到1.9平方米),城市街道和行政村健身設施實現100%全覆蓋。二是針對群眾的科學健身知識缺乏、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質量不夠高等問題,我們提出要全面推行“1+X+Y”(體育總會+運動協會+人群和行業協會)體育組織建設模式,到2020年,全省縣(市、區)級體育總會、老年人體協、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覆蓋率達到100%,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達9萬人以上,比“十二五”末增長近30%。三是針對國民體質監測覆蓋面不廣、個性化運動處方推廣剛剛起步等問題,我們提出要加強各級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建設,廣泛開展經常性的國民體質監測,到2020年,全省11個市全部建成國民體質監測中心,50%的縣(市、區)建有國民體質監測站。
三、在積極推進開門辦體育上突出創新性。我們始終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進“十三五”時期河北體育發展的主旋律。一是改革創新全民健身多元供給機制,以省市共建的方式,在石家莊市、崇禮區和固安縣先期開展公共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首批試點;積極探索與社區醫院、健身中心、俱樂部等開展合作,建設100個健康促進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常態化、網絡化、個性化的健身服務。二是積極謀劃構建賽事活動多元承辦體系,充分激發體育公司、體育協會、體育社團和其他社會組織舉辦賽事活動的積極性, 不斷豐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創辦主體。三是改革創新冰雪運動發展機制,以落實與體育總局簽訂的《合作發展冰雪運動框架協議》為契機,統籌推進冰雪場館建設、冰雪人才培養、群眾冰雪活動等工作,大力實施“冬奧惠民”工程,努力把河北打造成全國冰雪運動發展示范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體育總局的安排部署,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抓好《全民健身實施計劃》落地實施,努力打造獨具河北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建設經濟強省、健康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