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霞
摘 要:兒童在三歲到六歲的時候,是培養創造力的最佳時機。他們的思維豐富,可塑性極強,對于培養創造力方面更為適合。但是,兒童培養創造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結合日常生活以及適當的兒童園教學的活動,有目的、有方向的進行培養。本文通過認識創造力的重要性,對兒童園如何培養兒童創造力進行調查研究,并闡述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關鍵詞:兒童教育 創造意識 創造力 認識 研究
1、培養兒童創造力的重要性
在當今這個時代,是以創新精神為代表的教育形式。對于兒童的將來來講,必須在兒童時期打下基礎,使其擁有更豐富的創造力。對于創造來講,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那些著名的科學家與發明家,他們的發明與創造都影響了整個人類的社會,可見創造力對于人類發展的重要性,也可以說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創造力。但,還有不少的天才,就是在小時候天分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導致了天才的消失。所以培養創造力要從兒童做起,這需要教師與父母雙方的不斷啟發與引導,在通過兒童園的良好活動氛圍與平時生活教學中,加深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2、兒童園中如何培養兒童創造力的研究
2.1 促進創造力發展的條件
創造性行為其本身就是與眾不同的。據有關報道表示,具有創造性的人在發現自己的思維與行動上,偏離了常規,往往心理會有一種忐忑不安的感覺或纏身焦慮。心理學家羅杰斯曾經說過,有利于創造性發展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心理安全,二是心理自由。心理安全值得是某個人在進行有創造力行為時,心理所存在的一種安全感。他感覺到他在進行有不同于普通正常行為的創造力行為時,收到的評價會是贊許的,而不是獲得職責或批評的。
2.2 游戲是培養兒童興趣開發創造力的有效手段
對于在兒童園中的小孩子,游戲是最能激發其興趣的有效形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游戲教育的功能,通過結合游戲給兒童帶來知識面的拓展,并且要注重提高其思維的應變能力。在游戲的過程中,通過創造力的運用,使兒童在心靈方面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其興趣的提升以及創造力的培養。
在對于游戲的設計上,教師也要用不同形式、不同種類的游戲培養兒童興趣,從而開發創造力。比如,做一些捏黏土、畫畫、搭積木、猜謎語等益智類游戲,讓兒童產生興趣,從而加深其內心對于美、對于藝術的創造,還可以通過這些作品進行比賽,對于優秀作品給予兒童表揚,讓其產生更多的興趣。這些游戲都是兒童對于創造力的一種表現,從剛開始模仿老師的動作制作,在產生興趣后,能夠從自身出發,把自己心里所想的東西呈現出來。出于兒童的涉世未深,對于一些形態沒有固定的印象,并且沒有其他印象的約束,同時在興趣趨勢下,兒童不斷的創造出新的東西,體現了創造力的產生過程。
2.3 通過情境表演讓兒童發揮創造力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通話故事的情節,設立情境,在讓兒童通過模仿或想象扮演一定的角色,進行創造性質的表演。老師選擇的通話故事要是那種方便兒童理解,并且具有一定意義的故事。其主要角色要是小朋友都喜愛的人物或者動物,并且這些角色要有鮮明的性格特征與語言特點,讓小朋友可以較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要有一定形式的引導,讓兒童能夠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天賦。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珍惜并鼓勵小朋友在故事中的得到的創造性的啟發。
2.4 通過訓練提高兒童的創造力
心理學的有關實驗研究分析表示,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程序提高兒童的創造力。
2.4.1 提出有創造性質的問題
提出,能夠通過想象把事情辦得更好的問題。如關于改進鉛筆的設計,我們可以提出:“是不是做的長一點(或短一點)更好呢?”等。問題要小而具體,使兒童容易回答并能敘述理由。通過這一類問題使兒童懂得我們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不一定是最好的,從小培養兒童的革新精神,灌輸“創造的意識”。
2.4.2 利用兒童的感官訓練想象力
在訓練中,教師要用不尋常的方法讓兒童使用感官,訓練兒童的想象力與思維力。比如說,讓兒童閉上眼睛,讓后把一個生活物件放在他的手上,讓其猜測放在他手心上的是什么東西,或猜猜發出聲音的是一個什么東西?并要求小朋友敘述猜測結果的理由。
2.4.3 提出聯想類的問題
提出聯想類的問題,比如可以提出“假如就會”的問題。如“假如人人都有四只手會怎么樣呢?”這一類問題的情況在現實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設計這一類問題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兒童豐富的想象力與思維的創造力,并獲得有關事物的知識,兒童對這類聯想型的問題是十分感興趣的。
2.4.4 提出要通過發散思維來解決的問題
這種類型的訓練方式,是要求兒童對一個問題提供多個回答。如“說出一個塑料瓶會有什么樣的用途呢?”的問題,這類問題能幫助兒童了解一個問題的答案可以不止一個,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克服僵化和片面性,也體現了兒童的創造力。
3、幼兒園創造力培養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在不同的教育觀的指導下,教師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態度和教育行為。教師應鼓勵兒童不同尋常的探索思想和行為,不要將兒童的探索行為視為淘氣、搗亂、有意破壞而加以限制,要尊重兒童的個性,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們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教師要理解和保護兒童的創造性表現,使之成為兒童穩定的心理品質。這些都是建立在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上的。兒童園教師不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保護、激發兒童創造力的支持者。
3.2 教師要具有創造性素質
兒童大都喜歡模仿教師,往往有意無意地采取與教師相似的行動,從而學到教師的某些行為和思維方式。創造型的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往往喜歡使用更靈活、更有實驗性和創造性的方法,傾向于采取“建設性行為”來發展兒童的創造力,這些富有創造性的言傳身教,就成為兒童開展創造性活動的良好刺激和榜樣。同時,教師應該立足于現在,放眼未來,多一點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眼光只盯在傳授一些知識技能上的教師,決不是時代需要的好教師。教師應該多給兒童創造一些機會,鼓勵他們從現實的需要出發,多嘗試“無中生有”的創新,從未來的需要出發,多憧憬“異想天開”的創造。
3.3 必須堅持以兒童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在創造活動中教師要擺正位置,認清自己是孩子創造活動的支持者、欣賞者,而不是創造活動的導演者和指揮者,更不能越趄代庖,切忌用刺激的言語挫傷兒童的自尊心,抹殺兒童的創造權利。假如兒童確實遇到困難,教師要給予幫助引導,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增強兒童的信心。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真正做到站在兒童的立場看待他們的各種活動。”我們應發現并調動兒童的積極性,激發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為兒童插上創造的翅膀,進而使其更加活潑健康地發展。
結語
總的來說,每個孩子都有著一定的創造力。了解兒童創造力的特點,學會觀察兒童所擁有的創造才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培養,這些都是需要每個幼兒園來慎重進行的。
參考文獻
[1]美)羅伯·史登堡(RobertJ.Sternberg),(美)特德·魯巴特(ToddLubart)著,不同凡響的創造力[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0.
[2]王小英.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特點及其教育教學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