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卓
摘 要:為了更高效、更和諧的完成勤工助學工作任務,高校圖書館在勤工助學學生選擇、配備工作中,應把“人職匹配”理論充分應用進來,實現勤工助學崗位與學生個性特征之間的最佳“人職匹配”。主要勤工助學崗位與學生個性特征類型之間的實際匹配關系。
關鍵詞:“人職匹配”;勤工助學崗位需求;學生個性特征類型
“人職匹配”理論是由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Holland)、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Frank Parsons)、美國著名職業心理學家威廉斯(E. G. Wil lianson)等人,經過長期、深入研究后提出的,在職業心理、職業指導領域中被廣泛接受和采用的,指導組織進行人員選配和對個體進行職業指導方面的基礎性重要理論。
“人職匹配”理論的基本思想是,人的個體是普遍存在差異的,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每一個人的興趣方向、性格特點、能力傾向等都各有不同,而每一種職業由于其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勞動條件、活動方式不同,其對職業者的興趣、能力、性格、知識、技能、氣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當人們進行人員選拔、崗位配置和職業指導時,就要根據每一種職業的特定需求甄選出與之相對應的人的個性特征來,找到二者之間最適合的匹配關系,即進行最佳的人-職匹配。
實現最佳人職匹配的意義在于,當個人的職業興趣等人格特征與職業內容、職業特點相符時,就可以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熱情,激發其內在潛能和動力,并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職業幸福度。如果人職匹配得好,則個人特征與職業環境協調一致,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功的可能性就大為提高,反之則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對于單位組織和每個個體來說,進行最恰當的人職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是指在學校和圖書館學生管理部門組織、管理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在圖書館為部門、老師、學生、讀者服務的兼職工作勞動,取得一定的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同時獲得重要的職業體驗和工作經驗的社會實踐性活動行為。
高校圖書館一般開放場所面積較大,開放時間較長,內部組織和業務分工日趨專業化和精細化,新設備、新技術、新服務模式、新用工方式層出不窮,服務種類不斷增加,服務要求越來越向廣、高、深、快、精多個維度同時快速推進。與之相對應的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除崗位多、用工量大、保證基本運行和基本服務等傳統特點外,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覆蓋的范圍在不斷擴大,崗位設置越來越專門化,工作分工越來越明確,崗位職責越來越清晰,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工作復雜程度和難度都在增加,很多崗位對勤工助學學生要達到的工作目標和工作結果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在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中,如何對勤工助學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和配備,把“人職匹配”理論切實應用到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選擇、配備的工作之中,實現勤工助學學生與勤工助學崗位之間的最佳人職匹配,使二者之間因適合而產生更高效、更和諧的工作結果,就成了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者必須研究和面對的重要課題。
就目前我校圖書館勤工助學而言,勤工助學的崗位一般分為讀者咨詢服務助理、電子技術設備服務管理助理、圖書期刊采編助理、辦公室內勤文員助理、安全文明巡視督導助理、閉館管理助理、信息數據咨詢助理、勤工助學服務管理助理等八種類別,其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工作性質和工作要求各不相同,各類崗位對學生的興趣類別、能力傾向、個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要求也有較大差別。為了更好調動起學生勤工助學的工作熱情,激發出學生更大的內在潛力,更高效、更和諧的工作完成勤工助學工作任務,必須在了解、認識勤工助學崗位需求特點和學生職業個性心理特征的基礎上,把更優秀、更適合、更勝任的學生招聘進來,選拔、配置到最適合的勤工助學崗位上去,實現最佳的“人職匹配”
1 “讀者咨詢服務助理”類崗位
這一崗位的主要工作是,積極、主動回答讀者的日常常見問題,解答圖書資源一般性技術問題,給讀者提供常規性幫助和協助,一般比較歡迎積極、熱情、主動,善于與人溝通,樂于幫助他人,能持續、穩定工作的學生進入這個崗位。
“人職匹配”理論中的輔助者(S型或社交型),他們往往被形容為:善于說服、善于社交、合作、助人為樂、友好、負責、理解,他們擅長于社會交往,有責任感,而且關心他人的利益,他們的能力或興趣往往在于表達自己,教授和訓練他人,調解爭端,善于合作,與勤工助學“讀者咨詢服務助理”類崗位要求十分匹配和接近。
此外,“人職匹配”理論中的思想者(I型或探索型),他們往往被形容為:分析、好奇、嚴謹和獨立,他們有重視解決工作問題的導向傾向,多有解決抽象的問題和探索物質世界的興趣,有進行抽象思維和復雜計算的能力傾向,當“讀者咨詢服務助理”類崗位有較多技術咨詢需求時,這一類型可能更為勝任。
“人職匹配”理論中的行動者(R型或現實型),則比較喜歡使用工具的工作,一般在修理和使用工具方面更有能力或興趣,當“讀者咨詢服務助理”類崗位涉及較多電子設備指導時,這一類型即可在考慮范圍之內。
2 “電子技術設備服務管理助理”類崗位
這一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指導讀者電腦網絡系統、電子設備、文印設備的操作和使用,相關設備的簡單維修維護,規范讀者不當操作使用行為等,這類崗位對學生的技術能力需求較高,需要有較好的理工科學習興趣和理論基礎,有較好電子設備使用能力,同時也需要一定的與人溝通、局部管理的條件和能力。
“人職匹配”理論中的思想者(I型或探索型),他們往往被形容為:分析、好奇、內向、精細、嚴謹、獨立、條理、理智、內斂,他們喜歡以任務為導向的工作,喜歡獨立完成工作任務,大多比較喜歡解決抽象的問題和探索物質世界,能力或興趣多在于抽象思維和從事復雜計算等,與勤工助學“電子技術設備服務管理助理”類崗位更為適合。
另外,“人職匹配”理論中的行動者(R型或現實型),這類人比較喜歡使用工具的工作,他們往往更喜歡與物打交道,在修理和使用工具方面往往能表現出能力或興趣,與勤工助學“電子技術設備服務管理助理”類崗位也有一定的匹配度。
3 “圖書期刊采編助理”類崗位
這個崗位主要是協助采編部門老師,進行數據處理、圖書編目、書籍加工、圖書典藏、新書入庫等工作,這類工作崗位對學生的要求包括頭腦清楚,思路明晰,判斷問題能力強,有區分事物類別和找到事物差別的能力,做事細致嚴謹,善于與本部門其他環節的老師、同學配合工作,有一定計算機操作水平等,一般比較歡迎工作有條理者。
“人職匹配”理論中的組織者(C型或傳統型),他們往往被形容為:嚴謹、條理、內斂、一致、效率、執著、自我約束、清醒、實際、有板有眼,無論工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還是數字,他們都比較喜歡條理非常清晰的工作,他們對能在一個系統內工作感興趣,一般能夠工作的有條不紊,善于保留精確記錄,勤工助學“圖書期刊采編助理”崗位與這一類型總體比較匹配。
4 “安全文明巡視督導助理”類崗位
這一崗位主要是在指定的工作區域范圍內流動巡視,發現安全問題、安全隱患并及時處理或報告,發現、勸止讀者不文明的行為舉止,維護圖書館正常的安全、文明秩序和環境,這個崗位需要比較強的責任心,有一定的防患意識,有比較好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喜歡在流動、變化、獨立的工作環境下工作,同時能妥善與讀者溝通,并能比較迅捷、有效的處理突發情況。
“人職匹配”理論中的輔助者(S型或社交型),他們一般被被形容為:善于說服、思想深刻、善于社交、合作、助人為樂、友好、理想主義、負責、理解等,他們擅長于社會交往,有責任感而且關心他人的利益,他們喜歡集體活動,他們的能力或興趣見長于教授訓練他人,表達自己,領導小組討論,調解爭端,善于合作,與“安全文明巡視督導助理”類崗位人職匹配度相對較高。
5 “信息數據統計處理助理”類崗位
這一崗位主要是協助數據信息和技術咨詢部門老師,從事網絡信息搜索、網絡數據整理等網絡信息、數據統計、分析處理等技術性工作,要求學生喜歡、熟悉互聯網,能熟練使用計算機網絡工具,對圖書館數據庫和常用辦公軟件比較熟悉,善于獨立操作,頭腦思路清晰,善于理解老師的任務要求和工作意圖。
除了上述“人職匹配”理論中的組織者(C型或傳統型)多被形容為嚴謹、條理、一致、效率、執自我約束、清醒、有板有眼,喜歡條理清晰的工作,喜歡在一個系統內工作,工作有條不紊,善于保留精確記錄外,這類人還被認為適合從事記賬員、計算機操作員、銀行職員、成本核算員等,這些職業都與“信息數據統計處理助理”類崗位特征接近度較高,因此勤工助學“信息數據統計處理助理”類崗位與這種類型相對更為吻合。
6 “勤工助學服務管理助理”類崗位
這一崗位的主要工作職責,一為全體勤工助學同學提供服務和幫助,如學生事務咨詢答疑、工作用品準備、發放與更換、特殊情況替班,二是協助勤工助學管理老師對日常工作進行管理,如報名、招聘、網申、培訓、會務、微信群的管理協助及特定巡檢,三是各種學生活動的管理協助,四是完成老師交辦的臨時性工作。這一崗位需要學生兼備較好的服務意識和組織管理能力,需要大局觀和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善于與老師和學生兩個方面聯系和溝通,性格比較完整全面,對組織管理和為公眾服務感興趣者為佳。
“人職匹配”理論中的說服者(E型或企業型),往往他們被形容為:樂觀、承擔風險、雄心勃勃、精力旺盛、自信、吸引他人注意力、受歡迎、善于社交,他們比較喜愛開創自己的服務,喜歡領導一個組織或推廣宣傳一個主張,他們對發起和組織活動,說服人,推廣主張和領導人群,往往顯示出能力和興趣,尤其適合“勤工助學服務管理助理”類偏管理方向的崗位。
另外,“人職匹配”理論中的輔助者(S型或社交型),他們也多被形容為:善于說服、慷慨、思想深刻、善于社交、合作、助人為樂、友好、理想主義、負責、理解等,他們擅長于社會交往,有責任感,而且關心他人的利益,他們大多喜愛義務工作和集體活動,他們的能力與興趣多表現在教授訓練他人,表達自己,領導小組討論,調解爭端,善于合作等方面,“勤工助學服務管理助理”類崗位的服務和管理兩個方向都是可選擇范圍。
此外,創造者(A型或藝術型)多容易被形容為:復雜、理想化、沖動、不順從、想象力豐富、獨立、本色、直覺等,他們十分喜歡能夠在自我表達的氛圍中工作,他們在方案設計、創作或文案寫作方面往往表現出足夠的能力或興趣,當“勤工助學服務管理助理”崗位更注重或需要團隊活動設計策劃、活動安排時,這一類型往往能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優勢。
當然,運用“人職匹配”理論,找到高校勤工助學崗位與學生個性特征類型之間的匹配關系,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首先,進行人職匹配的前提是對人的個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個體特征的最有效方法是人才測評,而人才測評對時間、環境、技術手段、人員經驗則有一系列復雜要求;其次,學生的興趣、性格、能力等個性特征仍處于不穩定中,這就加大了實現穩定的最佳人職匹配的難度;再次,學生個性特征類型有多元化、重合化、復雜化得變化趨勢,按傳統的六種類型歸納區分已顯得比較單一。
總之,在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選配工作中,應把單位組織選拔和個人職業指導中的“人職匹配”理論充分應用進來,在充分了解崗位需求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把最適合的學生選拔出來,配置到最合適的勤工崗位上去,實現勤工助學崗位與學生個性特征之間的最佳“人職匹配”,以達到更高效、更和諧的完成高校勤工助學工作任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