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實驗室間計量比對作為質量控制管理中比較常見的一個方法,在質量控制管理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也是控制和衡量各實驗室間校準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實驗室間的計量比對,能夠考察實驗室測量量值和出具測量結果的準確一致的程度,同時考察各參加實驗室的校準能力、相關技術人員技術水平和數據處理能力,保證各參加實驗室的校準能力的可靠性和正確性。本文以砝碼作為例子來闡述實驗室間計量比對的程序和實施方法。
關鍵詞:計量比對 質量控制管理
Abstract: Interlaboratory intercomparison is a common method in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control and measure the ability of the inter laboratory calibr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aboratory, it can be determined that investigated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and the results presented the calibration ability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relevant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he data processing ability of the laboratory are ensured. In this paper, the weight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laboratory comparison..
Key words: Measurement Comparison;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1、比對意義和目的
質量是力學計量最基本的計量項目,質量單位(千克)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之一。質量的量值傳遞通過砝碼,利用天平或其他衡量儀器溯源到“國際千克”原器。為了確定本公司七個分地點的砝碼校準能力、相關技術人員技術水平和數據處理能力,保證本公司砝碼校準能力的可靠性和正確性,特組織本次比對。
2、比對項目和內容
本次比對的項目為砝碼,由廣州總部力學組織,實施時間為2016年07月至2016年08月。比對的參數為砝碼的折算質量修正值,由于參比實驗室不多,傳遞標準便于傳遞,穩定性好,采用環式的比對方式,首先由主導實驗室將傳遞標準在本實驗室裝置上進行校準,得到校準數據后,將傳遞標準傳送到參比實驗室A;經A實驗室按比對實施方案(比對實施方案見附錄A)規定的程序校準后,將傳遞標準傳送到參比實驗室B;再經B實驗室校準后,將傳遞標準傳送到參比實驗室C,如此類推,(環式比對方式示意圖見附錄B)。依據檢定規程的要求,計算該砝碼的折算質量修正值,并依據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計算其擴展不確定度(k=2)。
3、參比實驗室比對情況概述
3.1 參比實驗室能力總覽
在參加全國實驗室間比對的7大實驗室中,只有廣州總部通過了該項目的CNAS認可,其他6個實驗室由于首次申請擴項認可時,尚未配置標準砝碼和電子天平,均沒有申請該項目的認可,故目前尚未通過該項目的認可。但后續各實驗室又均配置了相應的標準,且相應人員也取得了砝碼項目的持證考核,完全有能力可以開展該項目的校準。
各參比實驗室的比對用標準信息如表1。
3.2 參比實驗室環境、數據及比對人員信息如表2。
7、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砝碼的實驗室間比對,闡述了實驗室間比對的程序和方法,可以更清楚明了的理解比對的過程和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全國法制計量管理計量技術委員會,JJF 1117-2010 計量比對[S],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江賢志,男,1983年6月,廣西玉林人,本科,學士學位,2008年畢業于中國計量學院,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從事計量校準工作9年,任實驗室副主任,廣東省計量標準考評員,SAC/TC526標委會委員,廣東省計量協會特聘專家,并于2014年考取一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證,熟悉實驗室建標、CNAS擴項、CMC評定、不確定度評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