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中敏
摘 要:嗩吶是一種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吹管樂器,被流傳在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域中,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嗩吶傳入中國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經過多少年的發展,嗩吶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一種。在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下,嗩吶和其他民族樂器一樣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和多種藝術形式結合,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演奏效果。文章結合嗩吶的來源和藝術發展情況,具體分析嗩吶在湘劇和花鼓戲中的不同演奏方法。
關鍵詞:嗩吶 湘劇 花鼓戲 演奏方法
嗩吶的演奏一方面可以營造恢弘的氣勢,另外一方面還能夠為人們帶來滿腔哀怨的惆悵曲調,應用嗩吶演奏的音樂風格有的是悲壯的、有的是和風細雨的、有的則是余音繞裊的。嗩吶作為一種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的民族預吹管樂器,在演奏的過程中可以和其他樂器進行結合,進而營造出不同的視聽審美氛圍,給人帶來別樣的嗩吶演奏感受。經過實踐研究證明,嗩吶可以用來演奏湘劇,也可以用來演奏化花鼓戲,在兩個領域均發揮出自身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
一、嗩吶演奏藝術的發展
嗩吶是一種外來樂器,在古代三世紀傳入我國,在明代之后,嗩吶在戲曲音樂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成為我國戲曲音樂的重要構成。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各地相繼成立了各種文藝表演團體和音樂學院,各個藝術團和音樂學員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嗩吶的講解,在一時間,通過教學實踐和民間流轉,加強了人們對嗩吶的認識和了解,實現了嗩吶音樂藝術的規范化發展,相繼出現了一些有關嗩吶藝術的音樂著作,培養出大量精通嗩吶藝術的人才。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我國大量民族樂團的建立和發展下,嗩吶從原有的單一性獨奏逐漸發展到大型的民族音樂合奏,使得嗩吶音樂樣式和表演形式更加多元、豐富。嗩吶演奏藝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傳統嗩吶到現代嗩吶的發展轉變。傳統的嗩吶是由農家手工作坊中發展衍生的,做工和表現比較粗糙。隨著嗩吶的深化發展,現代嗩吶在傳統嗩吶的基礎上得到了改進,實現了更加生動化的嗩吶演奏。第二,嗩吶藝術的表演發展。嗩吶匯演活動的成功舉辦使得越來越多優秀的藝人被挖掘出來,為嗩吶藝術的深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支持。第三,從名家名作角度看嗩吶藝術的發展。隨著嗩吶藝術的深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編寫出和嗩吶藝術發展有關的作品,在繼承和傳播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了嗩吶藝術的發展。
二、嗩吶在湘劇和花鼓戲中的不同演奏方法
嗩吶在湘劇和花鼓戲中演奏都是湖南的一種劇種形式,即在舞臺表現上以長沙話為基本語言,除了花鼓戲借用了一些湘劇的吹奏曲牌方式,其他的演奏方法則是相同的。嗩吶在花鼓戲和湘劇中的演奏都應用了循環換氣的方法,即應用一口氣吹奏出多個音符,中間進行不斷的換音。但是基于演奏門類的不同在湘劇和花鼓戲中的演奏還在以下幾方面體現出不同的地方:
(一)演奏曲牌
嗩吶在湘劇中的演奏有相應的曲牌,比如將興兵、圍場射獵、迎親送客等,在演奏中大多以嗩吶曲牌為主,營造的演奏氣氛比較熱烈。花鼓戲不僅包含上述的演奏內容,而且還有一部分是湖南地區民間形式的曲牌,比如《風送云》、、《四六八板頭》等。不僅如此,嗩吶在花鼓戲中的演奏還涉及到一些民間吹打,比如青山橋的吹打、路口鋪的鑼鼓、瀏陽河曲調等。在現代的花鼓戲曲排練中,一些曲目的表現形式汲取了嗩吶的曲目,是作曲家結合花鼓的風格、情節表現特點,按照一定音樂主題進行描寫的,在總體演奏技巧表現上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總體演奏表現上比較符合人物形象的要求。
(二)演奏唱腔
湘劇的嗩吶演奏不僅將低牌子的唱腔用來伴奏,而且還應用其他的唱腔進行伴奏,但是不能應用太多。花鼓戲和湘劇嗩吶相比則是應用了比較多的嗩吶伴奏唱腔,比如打鑼腔的系統、川調的系統等,在花鼓戲的演奏中,嗩吶成為一種主奏形式。
(三)演奏方法
湘劇嗩吶演奏和花鼓戲的嗩吶演奏存在很多不同之處,湘劇的嗩吶注重端莊、連貫、平直的演奏。湘劇嗩吶演奏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湘劇中的宮廷劇比較多,因而需要表現出比較端莊嚴肅的氣氛,給人以落落大方的感覺。花鼓戲的嗩吶大多是一些民間類型的小戲種,戲腔表現的是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規矩、嚴肅的湘劇嗩吶相比則是表現得更加自由、更加開放。在表現手段上應用了更多種的表現形式,比如顫、包、叫等。第一,顫音。顫音也被人們稱作氣震音,是花鼓戲的重要音,顫音變動的幅度比較大,在吹奏的時候喉頭會發生深刻的變化,只有發出喉頭的震動才會發出正確的顫音。花鼓戲嗩吶中有一個或者兩個音的表現需要這種顫抖,如果沒有這種顫抖則就無法展現出花鼓的韻味。第二,打音。在吹奏花鼓戲旋律的時候,長音和短音是廣泛存在的,不同長音和短音的使用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干吼。第三,墊音。墊音是為花鼓戲演奏中主要聲音進行服務的,針對不同主音的變化需要調整不同的風格曲調,嗩吶在這樣的伴奏中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滑音。滑音主要包括上滑音和下滑音兩部分,滑音在花鼓戲中出現的頻率要比在湘劇中出現的頻率高,給人帶來了身臨其境和陶醉的音樂審美感受。第五,彈音。彈音是一種重要的指法形式,是指在指頭發音的孔上快速彈奏幾下,從而使得樂曲的表現更加生動、豐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下,嗩吶藝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嗩吶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經過實踐研究證明,嗩吶藝術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能夠和多種藝術形式結合,比如和湘劇和花鼓戲的的結合,通過這種結合不僅豐富了湘劇和花鼓戲的表現內容、表現形式,而且也實現了對嗩吶藝術的繼承,并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實現了嗩吶藝術的創新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嗩吶藝術的傳播和發展,需要相關人員結合嗩吶藝術發展衍變情況,將其和更多藝術形式結合,開創嗩吶藝術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郝方.嗩吶名曲《百鳥朝鳳》的音樂結構及演奏技巧[J].大舞臺,2014,08:125-126.
[2]李建中.嗩吶在樂隊中使用的若干思考[J].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4,03:26-30.
[3]孫茂利.嗩吶循環換氣演奏技巧產生與發展的歷時性研究[J].中國音樂學,2014,04:121-12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