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烽
關注孩子的父母,都會有意無意中發現孩子的一些秘密,在孩子的日記本里,在孩子的QQ里,在孩子的書包里……
我覺得家長們和我談的這些秘密,都比不上我曾經在女兒的日記本上看到一句話來得震驚,這句話是:我喜歡和XX同學在一起的感覺,突然覺得同性戀也很美好。

那時候,女兒讀初三,當我不經意看到這話時,震驚程度不亞于火山爆發。我實在難以想象,如果女兒將來真的同性戀了,我該如何面對?不過,作為心理工作者,我知道不能沖動,要沉住氣,找時間好好溝通。我給自己設計了多個原則與女兒溝通此事。
首先,接受秘密。雖然我很焦慮,可是我決定不提及此事,讓秘密繼續成為秘密。因為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之所以會有秘密,是“心理斷乳”的象征,是一種長大的標志。
父母窺視孩子的秘密,不僅侵犯了孩子的個人隱私,而且往往會引起強烈反感和叛逆,甚至導致親子關系的破裂。所以,家長們看到了孩子的秘密,切不可揭穿,要讓這秘密繼續成為秘密,才能和孩子有繼續溝通的機會,否則,親子關系破裂,你更無能為力。
其次,因勢利導。我開始借機展開一些同性戀的話題,與女兒進行探討。有一天放學的時候,我對女兒提議說:“我們今天就不開車,走回家吧。”女兒同意了。在路上,我和她聊聊學習、她的同學等等,同時也聊我的工作。我告訴她,最近做了一個咨詢,是同性戀,特別困擾。女兒突然問我:“你是如何看待同性戀的?”我表達的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選擇,我期望每個人都會選擇輕松自然、被祝福、被接受的人生。”然后,我和她講了同性戀的成因,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環境的,我告訴她當前很多同性戀其實是追求時髦,同性戀會給未來的生活帶來怎樣不良的影響等等。
最后,相信美好。我常對女兒說:“我相信你能處理好你自己的事情,我也相信你有和同學溝通的能力。你們喜歡唯美的愛情沒有錯,但重要的是讓未來的生活更美好。”后來,我問起女兒怎樣和同學談論此事,她告訴我:“媽媽,你那天和我說的關于同性戀的那些話題,我借機會和XX同學說,XX同學的回應是,‘哦,原來是這樣,我以前看那些書的時候,還曾經想過,我們玩得這么好,說不定將來成為同性戀呢,你說好笑嗎?結果我們都覺得這事很荒誕,最后大笑收場。”
其實,孩子的秘密沒那么可怕,無非是關乎青春期的性沖動、社會交往、自我形象的塑造等,對于父母們而言,沒什么想不通的,回顧我們的青春期,不是也有好多類似的事情和想法發生嗎?只不過是年代不同,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發現孩子的某些小秘密時,父母應沉住氣,冷靜觀察,耐心等待時機,最好是以旁敲側擊、舉一反三的智慧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創造坦誠交流的氛圍,建立相互信任的親子關系,孩子自然會說出心里話。同時,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推動孩子的成長和成熟。
發現孩子的秘密時,試試“接受秘密,因勢利導,相信美好”三步法則,也許孩子的秘密就會變成親子關系的美好回憶哦!
(摘自《每天5分鐘,遇見更好的父母》,出版: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定價: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