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軍 徐羨南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金融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面臨著一定挑戰和沖擊。而稅收政策作為一種國家的財政政策,它的順利運行和健康發展對于促進社會的發展、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而從當前的稅收政策來看,我們發現其在帶來優勢的同時,也顯露出了一系列的弊端。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稅收政策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產業結構;優化;稅收政策
前言
中國現存的稅收政策在今年不斷顯示優越性的同時,也在暴露出了一定的弊端。由于采取了分稅制的財政稅務機制,將中央、地方和中央地方的共享的稅收進行的明確的劃分,這樣就會導致很多地區之間會產生的稅收誤差和轉移,造成在全國范圍內中的各地區之間的稅收和稅源無法吻合,相互分離,使地區間稅收與稅源之間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差距。這對于產業結構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阻礙作用。因此,相關人員有必要對稅收政策進行研究和分析,來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一、現存稅收政策分析
相關科學研究人員通過對現存的稅收政策進行相關研究,他們發現現存的稅收政策存在這一定的弊端,這種弊端會嚴重影響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即產生中國地區間稅收與稅源非均衡性問題,無論是稅收機制的設計、還是企業經營的發展經營和管理、或者是政府之間由于稅收的競爭而進行的惡性稅收等等,這些行為的出現都是由于現存的稅收機制不夠完善造成的。它們彼此之間相互作用,使得對其進行分析和找到解決之策的過程中任務就變得很艱難。從表象來看,我國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和規章制度對誰收的橫向劃分給予明確和詳細的規定和安排,這就會使得各個地區的政府之間有關于稅收的收入不能達到標準范圍內的相差水平。從內在因素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不僅僅是歷史因素,分稅制的財政管理體制的不徹底、政府間劃分不夠清晰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等等也都是相關的促成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沒有對尤其相關的事權和財權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規定,使二者之間缺乏明確的界限劃分,造成了全國范圍內的各個地區和政府之間在利益上面達不成一致和統一,使相關的政府部門在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時,越來越缺乏明確性和紀律性。企業結構的合理優化升級就會受到阻礙。
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稅收政策
在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政府和相關的稅務機關一直致力于通過建立更好地稅收政策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這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和關鍵點。近年來,我們國家相繼制定了一些相關的稅收政策和制度體系。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高科技的不斷發展,這樣的制度體系還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以此來抓緊時代的步伐,滿足形式的需要。
1.與農業發展相關的稅收政策
近年來,為了使我國的農業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國的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對貨物和勞務稅類、相關的農業所得稅類、農業的財產稅類和與農業發展相關的其他的稅收優惠政策。相關政府以與農業相關的稅務和勞務作為切入點進行探析,我國已經相繼停止對一些與農業特產稅的征收,在這些農業特產稅中,除了煙葉會進行征收,其他的都已被取消,國家對于相關的牧業也進行了有效的保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采取了全部免征政策。針對于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來說,當其在緊銷售糧食或者對糧食進行緊急壓扣式,應該盡量降低其稅率;或者當其在對農產品進行銷售或者進出口時,也可以采取降低稅率的辦法和措施,國家對農業生產者基于更多的照顧,其在銷售資產農產品時,可以免增值稅。與此同時,相關政府和稅務機關對從事農林牧漁等項目的收入中宿舍即的企業所得稅都采取免征措施,這大大放寬了政策,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農業生產者提高了更大的便利與保護。
2.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稅收政策
國家根據經濟運行的相關規則提出了增值稅的相關政策,無論是專業化的分工還是社會化的工作運行,增值稅都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眾所周知,我國在很多年以前就開始實行增值稅制度,與之前的稅收制度相比,這本身就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我們可以將它看成為是一種對于專業化和社會化分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的稅收政策。與增值稅相關的稅收政策當中明確規定了很多免增值稅的一些項目,其中具體包括:在科學研究中、在科學實驗中和在教學的進口設備中出現的增值稅都免除增收。針對于單位和個人的技術轉讓和開發以及相關的技術咨詢和服務當中出現的營業稅也給予合理地免除征收。同時,高新技術行業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根據我國的相關稅法,對于技術轉讓,只要其符合條件,就給予免除征收的優惠政策,以一年為納稅周期,在這個時間段內,居民所能享有的免征企業轉讓技術所有權的所得稅額度為五百萬元,超出部分采取征收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收政策,由于國家正在建設科教興國,因此,國家對于高新技術產業給予更大的照顧,其在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以及新工藝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均給予合適的保障。
3.與服務業相關的稅收政策
在這個知識服務于社會發展的環境背景下,現代服務業在社會的發展和切得優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代服務業主要是指一些服務業以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手段為中心,從而發展起來的服務工作。現代化的服務相比較傳統的服務也相比,它有著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它將知識的密集型充分體現,使整個管理工作能夠更為科學和合理地運行起來。如何發展現代化的服務業是對第三產業進行優化升級的關鍵所在,就我國目前的營業稅收政策和制度來看,我國目前對于教育機構和醫療機構采取了免征收營業稅政策,對于博物館等出入也實施了對營業稅的免征制度。在財產稅上,國家主要針對醫療和教育部門進行保護,免征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疾病防控中心,免征房地使用稅。三、實施稅收政策時所需注意的要點
1.維持各個領域稅收的競爭秩序
要合理劃分各級地方政府的事權,根據事權來明確稅收收益的歸屬權。確保財權和事權可以得到完整匹配,明確劃分各級政府的事權和財權的分配原則,確保財權和事權相匹配,這樣的分配方式,才可以實現對分積分券相關的財政政策體系進行合理地規劃和對責任和權利的完整明確的界定。我們不難發現,當國家的各個地區間政府的財權和事權界定的不夠明確時,那么地方政府在培養地方的稅源和對地方的財政收入進行組織時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和阻礙,同時,這還會影響到西方政府的財政安全問題,對其財政的安全支出造成了很發達的危害。同時,國家應該以產業稅收優惠政策替代區域稅收優惠。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一直執行的是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然后再帶動其他地區,最后實現共同富裕。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主要采取的是區域性的稅收政策,導致的結果就是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這種政策將中國的中東西的經濟發展造成了更大的不平衡,而且使其之間的稅收差距原來越大,針對于西部地區的特殊情況和中東西發展的極度不平衡現狀,我國一直以來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采取了一些列的優惠政策去緩解這種不平衡的趨勢,但是從作用的力度和緩解的程度來看,都還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為此,國家應該根據不同產業的不同的發展規劃,針對不同類型的產業采取差別化的稅收優惠政策,這樣,才能更好地挽救和消除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使產業結構得到良好的優化和升級。
2.整合地方政府的管理和考核機制
政府的惡性稅收也是影響產業機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在對整個財政稅收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既屬于受益者,同時也是受害者,部分地方政府為了獲得更大的稅收利益,在稅收方面進行惡劣性的競爭,嚴重者采用了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在這種競爭的過程中,完全將合作的意義摒棄,造成這種情況的本質原因就是我國的地方政府的考核和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和完善。目前地方政府官員的一些考評和選調制度不夠完善,很多決定權都被掌握在上級官員手里,這就會導致各級官員在稅收競爭中不斷地比較優勢,惡性稅收。因此,必須要建立合理地官員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來避免惡性稅收給企業優化升級帶來負面影響。
為此,國家要對現行的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和管理機制進行有效調整和完善,通過建立長久的政績評價機制來減少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這對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建設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和問題吧,而且這些因素之間普遍聯系,相互影響,這對于政府而言,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摸索,進而為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