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占梅
摘要: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經濟越發迭,企業越應當加強質量成本管理。
關鍵詞:質量;質量成本;質量成本管理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生存發展的,企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盈利以及盈利的多少,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加強質量成本管理。本文分析了企業質量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一、質量成本的概念
質量成本這一概念是在特定的經濟發展環境中產生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質量成本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至今尚未達成共識。
(一)朱蘭認為,質量成本包括兩部分:一是企業為保證和提高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而發生的費用,二是因產品或服務質量未達到顧客期望的質量水平而造成的損失。
(二)國際標準化組織IS0技術委員會把質量成本分為工作質量成本和外部保證質量成本兩類。工作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達到和保證一定的質量水平而發生的費用,外部質量保證成本是按顧客的要求而作的論證和證明所發生的費用。
(三)我國的《質量成本管理導則》將質量成本定義為“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費用”。
二、企業質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一)沒有在產品形成的各個環節中加強質量成本管理
企業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質量應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這種“滿足”可以劃分為兩類,一是設計質量,即產品或服務的設計所能達到的滿足顧客需求的程度,二是符合質量,即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與其設計要求一致性的程度。
企業依據市場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功能期望形成一定的設計技術參數,進而生產特定的產品或提供服務。因此,只有了解了顧客的期望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了解顧客期望的途徑是市場調研。企業若不重視產品的市場調研工作,可能導致設計生產的產品性能與顧客的期望不一致,出現產品設計質量不足和產品設計質量過剩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都會增加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維持成本,這會增加企業的隱形成本。
(二)沒有意識到質量成本管理需全員參與
每個企業幾乎都設立了質量檢查部門,該部門負責產品質量管理,再由財務部門或者該部門核算質量成本。因此,許多人誤以為質量成本管理是質檢及財務部門的職責,與自身無關,但事實并非如此,企業產品或服務質量成本的形成是各個部門協同作用的結果,與每個部門、每位員工息息相關。因此,為加強質量成本管理,企業應當調動每位員工的積極性,讓每位員工參與進來,使其在保質的基礎上努力降低質量成本。
(三)未意識到員工工作質量的重要性
有人認為檢驗過程越嚴格,得到的產品質量越高,發生的檢測費越高,進而導致企業質量成本的增加。但事實不是這樣的,因為產品是由人制造的,在產品設計質量一定時,產品合格率的高低主要由工作質量決定,工作是由一系列的活動過程組成的,而這些活動過程是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因此,產品質量高低最終取決于員工的工作質量,但一些企業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三、改進質量成本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事前管理,適量增加預防成本
為加強質量成本管理,保證質量管理系統有效運作,使產品或服務的性能滿足顧客的期望,企業應當加強事前管理,總結經驗教訓,找到預防措施,爭取對產品形成的各環節做到事前管理,以減少質量成本的發生,實現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轉變。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問題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因此,企業各部門、每位員工都要協同做好預防性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質量成本,保證企業的質量成本管理效率。
(二)增強企業凝聚力
企業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問題又與每個人密切相關,因此,企業領導者和有關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凝聚力,對其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培訓和教育,增強員工的質量成本管理意識,綜合員工的方案和建議,設立適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質量成本管理機制,以提高企業的質量成本管理水平,降低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成本,更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期望。
(三)采取措施激勵員工,留住人才
企業要想留住人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資或精神激勵,尤其是對那些思想和業務水平較高的高素質優秀員工,以提供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擁有一支素質高、凝聚力強、積極上進的員工團隊,將會提高企業質量成本管理水平,降低質量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