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亮
摘要:風險元處不在,時時都有,風險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審計工作加以制止。在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財務活動時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財務管理活動的正常運行必須要有財務監管審計的配合,財務監管審計的核心是將審計工作的重心從事后查處轉向過程控制,把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結合起來,促進企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從而使得單位各項工作順利完成。本文將對財務監管審計工作做進一步的探討,加強人們對財務監管審計的認識,從而提高經營管理能力,以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監管;審計監督;審計模式
一、財務監管審計工作的具體做法
(一)轉變審計理念,完善財務監管審計建設,實現設計工作關口轉移
首先要明確工作定位,確定好審計對象,根據時代的需求轉變之前那種陳舊的審計模式,避免“紙上談兵”式的審計工作,把財務監管審計工作落到實處,發揮審計服務咨詢功能,建立好全局財務監管體系,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對資金的流向進行監控,保證資金安全,在提高自己安全性的同時管理好各項資產。其次是要建立好工作框架,把各項工作具體落實到各個工作人員身上,根據事項的輕重緩急來規定完成時期。對于不同的單位、時期和項目特點,把財務監督管理重點放在重大資金、重點領域和重點部門上面。最后要做好審計關口轉移工作,在進行事中監管審計工作的時候,也要處理好事前和時候兩個方向的工作,對于重要的大額資金,注重檢查大額資金使用記錄,財務監管審計工作的重點應該是領導班子的科學、民主理財。
(二)評價內部控制,提高財務風險的管理水平,杜絕舞弊問題的發生
對單位的財務制度和財務工作進行全面性、有效性的評價,從而控制風險的發生,首先對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是否健全進行測評,檢查單位的財務制度是否按照國家的具體要求,并按照全面性要求進行,控制環節是否全面覆蓋了各個業務環節。其次,對財務工作的有效性進行測評,主要檢查單位的財務工作是否有效,是否按照制衡原則。對于部門不相容的崗位,應該要相互分離和相互制約,同時達到相互監督的作用。最后,對財務工作內部控制的執行性進行分析評價,每個制度的建立都是為了執行而準備的,單位財務工作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以后,工作人員必須要認真執行。審計人員應該對其執行度加以監督,檢查工作的執行力度,對于存在缺陷的問題,應該要提出建議加以解決,從而提高工作的正確性。
(三)創新審計方式,強化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化審計相結合,實現動態監管
對于之前那種陳舊的審計模式,應該在其基礎上加以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滿足時代需要。對異常資金流向建立日常審計工作記錄,從而及時發現問題,并結合單位的財務報表和預算編制等資料的對比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并解決問題。對于現場審計,通過對數據進行調查與復核,檢查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于庫存現金和固定資產,可以采用實地盤點的方法進行檢查。會計信息可以為審計工作提供線索,這就使得審計工作有了目的性和針對性,工作完成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四)轉化審計成果,加強審計結果利用和審計整改,強調審計成果的落實
審計工作的目的是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首先要建立審計問題整改情況和整改效果回訪機制,對于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個別財務單位暫付款長期掛賬的問題,應該要及時回訪,通過調查以后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解決。其次要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在審計過程中,如果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違法行為,應該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建立責任追究制和獎懲制度。最后,審計結果應該作為內部相關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杜絕“越審越犯”的現象發生,把審計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能落到實處,同時要把財務審計情況以報告的形式做出,為上級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財務監管審計的原則
(一)合法性原則
不管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其財務監管審計工作都應該要以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相適應,國家應該要建立相關法律制度,使得有法可依。財務監管人員和審計人員都應該要掌握國家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必依,同一切違法行為做斗爭,法律工作者執法必嚴,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共同把法律工作規范到位。
(二)客觀性原則
財務監管審計人員在進行工作時,應該要處在一個客觀、公正的角度看問題,實事求是,對于財務工作存在的問題,應該要在排除種種干擾問題的情況下,在深入調查以后,認真分析、反復檢查,在處理問題時,做到公正合理,賞罰分明,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客觀合理評價。
(三)全面性原則
對于財務監管審計工作,不僅僅是對貨幣資金進行檢查,而是涉及到企業與財務工作相關的各個方面,從不同的側面對單位財務活動進行全面、系統、有效的監督,把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相結合,把專業監督和群眾監督想結合,企業上級與下級之間相互配合,工作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全方位監督,保證資金安全有效,從而保證單位財務工作順利展開。
三、對于財務監管審計的相關建議
(一)完善制度,實現監管規范化
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完善財務制度的同時,應該要推行審計部門獨立制度,不斷樹立財務監管審計的權威作用,審查財務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可行性,抓好各項監督工作。
(二)設置機構,保證其機構及人員的相對獨立性,并形成監管體系化
應該設立專門的財務監管審計機構,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審計,審計監管和財務監管發揮各自的職能,各負其責,相互強制和監督,保證財務監審計的體系化。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和單位經濟活動的展開,財務監管審計工作越來越重要,所以深刻理解財務監管審計的內容至關重要,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審計人員要充分明確審計工作的職能定位和工作重點,努力實現財務監管審計工作的創新,加強作風建設,積極建立審計部門工作規范和各項工作制度,共同建立一個文明和諧的財務監管審計環境,促進財務工作順利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