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
摘要:近年來,“銀行存單變保單”的投訴案例層出不窮。從2010年起,保險監管部門開始嚴格治理保險銷售誤導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針對銀行保險銷售誤導的現狀,想要得到根本的解決必須整合保險公司、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等多方面的力量,從強化責任、完善制度、加強宣傳等方面入手。本文首先對銀行保險銷售誤導行為的表現及特點進行了闡述,其次分析了產生銀行保險銷售誤導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銀行保險銷售誤導的建議。希望以此來規范保險業的市場秩序,促使保險業能夠正常有序的發展。
關鍵詞:保險銷售誤導;整治措施;營銷體制
銀行保險,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銀保合作活動,借助雙方渠道以及社會信譽來進一步擴大各自網點以及兩者的影響力。但是,從2007年起,銀行保險誤導與強制銷售現象日益增多,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給社會大眾帶來了較大損失,而且“銀行存單變保單”的投訴案例也層出不窮。根據資料顯示,在銀行代銷產品所產生的誤導現象中,保險當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的銷售的現象最為常見,占比達29.56%。其次是基金當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占比達20.13%。券商集合理財以及集合信托產品當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并列第三,占比均為8.18%。保險銷售人員往往在向客戶介紹保險產品時,將保險產品說成是定期儲蓄、基金等銀行同類理財產品,或者利用存款、利息等銀行業術語對客戶進行誤導。近年來,存單變保單、遭忽悠誤買保險的投訴接二連三。另外,銷售誤導往往隱瞞重要信息,還有虛假宣傳、選擇性片面介紹、誘導失實投保等,都是銷售誤導采取的慣用手段。
在銀行對保險產品銷售過程中,銀行人員的行為不夠規范,直接導致了社會民眾對銀行代銷保險產品存在很深的誤解。比如有些個別的銀行理財經理有錯誤的不規范的銷售銀行保險行為。因為在銀行銷售的保險產品有一定的客戶優勢,就促成了很多銀行業務人員為了增加銀行保險的銷售量而不顧保險銷售的規范性。而因為長期的理財產品目前比較少見,便使得銀行銷售人員將銀行保險產品形容成長期理財產品來對客戶進行銷售,尤其是針對需要長期投資的客戶。
另外,因為銀行保險產品和其他銀行產品相比,比其他銀行產品要復雜一些,這就導致普通消費者沒辦法一下子就能分的很清楚使。再加上一般消費者普遍都是更信任銀行,因此,如果銀行在銷售銀行保險產品的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很容易導致誤導的發生。
針對銀行保險銷售工作中出現誤導問題,想要得到根本的解決,相關人員應該集合保險公司、保險銷售監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等力量,在強化責任以及制度晚上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在治理“銷售誤導”方面,保監會出臺了相應的辦法,比如保監會提出今年保險業要推進《人身保險客戶信息真實性管理暫行辦法》的真正落實,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在代理銷售保險以及公司贈送保險層面的多種不良行為,對產壽險電銷以及網銷等違規行為進行嚴重打擊。
在打擊違規電銷過程中,保監會還必須要重視保險服務評價,不斷提升公司在服務上的管理水平。事實上,自2015年保監會出臺相關的保險公司評價管理辦法,大力發布保險的小額理賠指引以及開展人身保險的失效保單清理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在于規范以及細化服務評價的基本流程,并促進保險服務評價在操作規范上的完善化,強化保險評價結果的合理化運用。此外,保險消費層面的投訴處理制度也應該得到進一步完善,促進投訴管理系統的大力建設,實現保險公司在投訴處理工作考核上的規范化以及科學化。
此外,還要加強現場檢查,建立與銀監局的規范化同查同處機制,實現保險公司以及銀行代理機構在管理層面的同步化。同時將非現場監管與現場檢查有機結合,建立銷售誤導非現場監管體系,加大銷售誤導問題信息披露,集中向社會公布各家銀行保險銷售誤導的投訴案件調查與處罰情況,形成輿論監督。
建立健全投保信息校驗機制以及投保風險的短信提示機制屬于銀行保險誤導整治工作中的重要措施。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銀行相關管理人員應該進一步改造公司的銀保業務,完善也客戶信息的強制錄入機制、強化自動校驗機制建設、加大銀保銷售人員的信息必填機制完善力度,做到對相關客戶地址以及電話等的自動化校對,確保客戶資料安全與準確性。
保險公司應全面推行服務承諾,建立考核制度,推行風險提示與服務承諾。在保險公司宣傳廣告中以及其他相關宣傳資料中,于相對顯著的位置寫明“明明白白買保險,中途退保有損失”的字樣,不斷提升其風險提示效應。此外,各公司必須要在對外統一承諾基礎上,針對保險服務各項環節向全社會進行公開,并推出相應的特色業務服務承諾,干預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就銀行這個保險代理機構而言,保監局要求各銀行機構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承擔各項管理責任。
綜合治理保險銷售誤導問題應處理好以下兩方面關系:首先,要有效處理銀行保險業務發展與銷售誤導發生的關系。我們應遵循循序漸進、有序的原則,根據非現場監督的情況,發展短期急救、中期穩固、長期健康的漸進式治理路線圖,確保銀行和保險業務的平穩運行。第二就是處理社會輿論監督與防范輿論風險的關系。在治理銷售過程中要注意實施和監督服務承諾的實施和監督,注意引導媒體在披露銷售誤導發生的同時,同時更強調保險業的積極的正面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