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杰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高中生的零用錢越來越多,雖然沒有踏入社會,但是卻能夠得到家庭充裕的經濟保障,同時其社會化消費需求也非常強烈。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如果缺少理財意識,就很容易出現盲目攀比和浪費的不良行為。所以,在高中階段就應該強化高中生的理財教育,能夠注重高中生的消費引導。
關鍵詞:高中生;理財;消費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基于這樣的背景,高中就應該嘗試進行學生的理財教育,而高中階段,也存在一部分學生對金融理財知識很感興趣,并且也愿意進行嘗試。所以,如何開展高中生理財教育,引導高中生消費,就成為當前值得關注的一個焦點。
一、高中階段學生理財的意義
在美國,將理財看作“從3歲開始實現幸福的人生計劃。”從2歲開始,就應該擁有細致的培養目標和計劃。3歲的時候可以識別美元紙幣和硬幣;5歲的時候能夠知道錢是怎么來的;6歲的時候懂得攢錢;8歲的時候可以明白通過額外的工作賺錢,并且懂得將錢存在儲蓄賬戶之中;9歲的時候可以制定一周簡單的開銷計劃;在12歲的時候,則可以執行兩周的開支計劃,同時對于簡單的銀行業務術語有所掌握;從13歲開始一直到高中階段,可以進行簡單的離析計算,能夠對各種儲蓄以及投資的風險和回報進行變焦,同時,也可以嘗試進行打工賺錢、股票和債券等投資活動。這對于我國的高中生而言,同樣也具有理財的指導意義。
現階段的高中學生,因為大部分都屬于獨生子女,其父母有能力給予更優越的物質條件,生活費、壓歲錢都是一筆很可觀的數字。但是因為高中生理財意識的缺乏,所以,就存在攀比和浪費的問題。而這一種原因出現主要是因為家庭對于孩子缺少正確的引導,而學生也沒有開展合理的理財教育。所以,培養高中生的理財技巧,幫助學生提高理財意識,增強學生對理財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理財興趣,就成為高中理財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強化高中生理財教育,合理引導高中生消費
(一)細節開始,量入為出
正所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想要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第一,從小錢開始,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應該詳細入賬,哪怕是很小一筆錢,都不能存著只是小錢,花了也無所謂。讓每一名高中學生都明白,螞蟻撼樹的道理,就算是再小的開支,累計下來,也可以成為“巨款”,并且還要懂得在購買東西之前,能夠理性的思考,注重物品本身的實用性;第二,明白量入為出。很多高中學生花錢大手大腳,沒有金錢意識,就算支出已經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依舊會選擇消費,這樣就會出現賬面“赤字”的問題,甚至還會養成借錢的不良習慣。所以,需要對于計劃和收支進行量化分析,懂得量人為出,對每一份支出都可以保留一定的余地。在消費的時候,要清楚每一筆資金的流向,不要等到真正用錢的時候才想起來“錢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
(二)制定合理的理財規劃
作為高中生,應該培養良好的理財觀念,這需要合理的理財規劃的支持。首先,可以粗略的估算未來的預期消費,然后對近期的消費就有一個合理的支配。因為高中生處于學習奮進的階段,所以,對于金錢的支配也主要是生活方面的消費。針對不同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資金規劃,才可以讓每一筆資金都運用到刀刃上;其次,明白分散化風險理財投資的原則。在市場波動不穩定的狀態下,高中學生雖然處于學習的氛圍下,但是依舊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理財觀。分散化風險投資就是最典型的不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面的原理。目前,分散風險投資是最具歡迎的組合式投資;最后,高中生應該努力學習知識,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同時還明白金錢的使用需要相應的勞動力才可以帶來實際的效益,能夠明白報酬與勞動之間的聯系,這樣才可以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能夠適當賺取一定的金錢,并且還可以對金錢進行合理的規劃。
(三)完善家庭教育主渠道
首先,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必要的理財技能和正確的理財觀念,讓孩子了解自己家庭的實際收入情況,將孩子的虛榮心消除,幫助孩子樹立出實用消費、節約消費、計劃消費的金錢觀念,同時,幫助學生養成打工、儲蓄以及投資等技能;其次,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讓孩子了解到父母賺錢不易,要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成果,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最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就好比父母的一面鏡子。高中階段的學生是消費觀和人格培養的重要階段,利用家庭氛圍來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能夠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這樣才可以讓高中生規范自身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理財意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從長遠來看,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開展理財教育,合理引導學生消費,還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能夠共同幫助學生學會合理的理財方式,形成良好的消費觀念,將學生存在的不健全消費意識和薄弱理財觀念改變,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幫助學生制定人生目標,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