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迪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人們經濟能力、消費能力的逐漸提升,物質生活水平隨之提高,理財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學生是市場經濟交易中的特殊群體,而高中階段又是學生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高中生通過學習金融知識,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和消費觀,提升自身的理財能力,對于個人的未來發展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高中生學習金融知識的四個途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金融理財知識;學習途徑
金融對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經濟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國家綜合國力體現和面對經濟全球化挑戰仍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表現。因此,金融不僅對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進程作用十分明顯,而且處于經濟發展的核心地位。高中學生是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高中生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對推動國家經濟建設、國家更好更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借助多種知識傳播媒介學習理財知識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人群越發呈現低齡化發展的狀態,甚至在一些地區和學校,小學生都已經開始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高中學生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借助互聯網和手機,學生可以隨時查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實際中,大多數的學生僅僅是將其作為聊天、購物的載體,很少有學生會將其作為學習知識的輔助手段。高中階段學習時間較為緊張,學生應充分發揮手機網絡及圖書的便攜優勢,利用課后或空余時間進行金融知識的學習。例如:當我們在瀏覽網易新聞、搜狐新聞、QQ新聞客戶端時,關注大眾社會新聞、娛樂新聞的同時,可適當關注財經板塊,了解影響當前國內外大的經濟形式的事件或因素;對于一些不甚了解的專業名詞或政策法規,可以借助手機或是金融專業書籍進行查詢,以便于更好的了解金融知識的概念、理財產品的類型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對課外金融知識的學習能夠讓高中學生暫時性的脫離緊張的學習,緩解學習壓力。
金融理財知識內容極其豐富,既包括財務管理,又涉及財務投資。雖然財務投資所具備的較高風險的特性使得高中學生并不適合參與投資活動,但學生仍然需要通過學習掌握與之相關的知識,從而對金融知識體系有一個準確的概念。金融理財專業書籍晦澀難懂,且需要較為完備的基礎性金融知識作為支撐,高中學生應盡量選擇通俗易懂的基礎性理財知識書籍或金融類報刊雜志進行閱讀,否則學生將失去閱讀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
二、通過合理使用零用錢掌握理財技巧
高中是人生中的重要分水嶺,學生畢業之后,要么升人大學繼續學生,要么落榜以后參加工作步入社會。因此,我們可以說,高中既是學生升學的關鍵時期,又是人生旅程路上的重要行程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尚未成年,學習時期長、學習壓力大,其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父母親戚給予的壓歲錢和零用錢。通過對我國高中學生零用錢花銷方式的調查情況來看,很大一部分學生將零用錢用于購物、娛樂,卻很少有學生意識到可以將零用錢用于存儲或理財。這說明我國高中學生普遍缺乏正確的消費觀念和理智的消費行為。
高中學生通過正確管理、規劃和使用零用錢,積累金融理財實際操作經驗,進一步學習和理解金融理財相關知識。例如,當學生將零用錢存入到銀行賬戶中時,能夠通過儲蓄業務辦理流程學習到與金融儲蓄有關的知識;當父母幫助學生購買金融理財產品時,學生可以通過對理財產品盈虧情況的掌握,學習相關數據分析。對零用錢的管理和規劃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逐漸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還能夠通過實際操作體驗,學習到與各類金融產品相關的知識。
三、通過良好理財習慣進行資本積累
良好的理財習慣有助于學生樹立金融理財觀念,并通過存儲等方式進行資本積累。高中學生要逐步養成記賬、理性消費、減少開銷等良好理財習慣,并將其作為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來做。例如:在記賬時,學生可以借助記賬簿或理財APP進行操作,及時、準確的記錄各項收支行為和資金數據變動,通過數據或圖表分析,學生能夠清楚掌握當前一段時間內個人消費總況,分析哪些消費和有必要的、哪些消費是不合理的,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在記賬過程中,切忌中斷,只有長期的、準確的財務記錄,才能真實反映財務情況。在制定每周、每月的預算時,學生需要對本月、本月的消費行為進行預估;月底時,將實際支出和預算進行對比分析,判斷消費是否合理,以便在下一階段預算時進行重新規劃,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預決算,既有助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消費習慣,還有助于學生積累更多資本。
四、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理財技能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并未將金融知識學習納入到教學內容中,這也是導致我們高中生普遍缺乏金融知識和理財經驗的重要原因。金融是一門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深”課程,以金融理財實踐為基礎進行學習,遠比純理論學習效果要好得多。當前,一些銀行和金融公司已經意識到培養學生理財觀念的重要性,紛紛選擇從社會走進校園,通過開展金融知識講座、理財教育宣傳會等活動進行金融知識和理財觀念的普及教育活動,從而提高高中學生金融理財知識的接受和認可程度。高中學生應積極參與其中,通過宣講會上他人的成功案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理財計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財能力。同時,學生應增加與參加金融理財社會實踐的同齡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分享各自對金融理財知識的不同見解,以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通過“頭腦風暴”式的思想碰撞,獲取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制定合理的個人理財計劃。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學生進行金融理財活動是為了通過實際體驗學習金融理財相關知識,掌握理財技能,并非求財。
五、結語
高中生即將進入大學、步入社會,既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未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高中生如果具備較強的理財能力,對社會發展也有著不可小視的作用。但是金融理財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受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諸多阻礙。高中學生要不斷學習并克服這些困難,借助多種知識傳播媒介,不斷豐富金融理論知識;同時,要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學習典型案例,不斷提高自身理財水平,以實際體驗為基礎,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和消費觀,并制定切身實際的、科學合理的理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