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尤其在我國不斷開展教育改革、高校擴招后,我國整體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當今教育提倡素質教育、通識教育以及創新教育等,小學品德課程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方面教學情況如何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課程資源概述,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以期能夠為提高我國小學品德課程教學質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發掘;利用
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攀升,這與各個行業的飛速發展有著密切關系,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教育事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一直發揮著十分巨大的作用,如今我國正在實行教育改革,肯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并圍繞新課改方面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優化。小學品德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重要途徑,但學校固有的教材往往難以引起學生對此方面的重視和關注,因此今后應利用多種途徑來豐富課程資源,使學生對此方面產生更大的興趣。
一、課程資源概述
課程資源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順利開展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即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鑒于小學品德課程的特殊性,如多樣化、開放性等,因此此課程資源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形資源,而另外一種是無形資源。所謂有形資源,其主要指的是學校教育中應用到的教材、教學設施以及互聯網等;無形資源是指各個學校為學生開展的各式活動以及風土人情等。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往往來源于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夠充分發掘實際生活中的案例作為課程資源,一定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1]。
二、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
(一)充分發掘現有教材資源
教學中教材是最基本的東西,而品德課的教材往往不會受到過多限制,甚至可以根據當地的習俗將品德教材進行優化和豐富,如此一來也就給教師留下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如,在學習《我掉了一顆牙》時,教師要充分把握教學目標,并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拓展,可以讓學生講述生活中自己與牙的故事,以便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為學生播放如《牙齒不流淚》等動畫,帶領學生學習正確的刷牙姿勢等[2]。
(二)充分整合校內課程資源
如今各個學校的基礎設施條件都得到了優化,教師可以將此類資源作為課程資源來進行教學,如,在學習《為你介紹我們的學校》時,教師可以利用一部分時間組織學生到操場上,為學生展示和介紹相關設施、場地,如此一來不僅能夠使學生對學校有更加深刻的認知,也可以在此過程中教導學生如何正確保護學校設施。如見到綠油油的草地時,教師要告訴學生花草均有生命,誰也不可以隨意踐踏小花小草等。在參觀學校陳列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學校的發展歷程,并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將來為學校爭光,為自己爭光。
(三)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
鑒于小學生各方面認知能力不強,在學習品德課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更深層次的講解,最好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些。另外,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應事先進行課程資源的收集,在此過程中社區教育資源往往十分重要。社區教育資源包括多種,如鄉土地理與民風習俗,或是傳統文化與名人故居等,均可以用作教學資源,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根據教學任務在社區收集相關信息,并在第二節課上課時作出展示和講解,以及學生在其中學到了哪些知識,此種方式也是促進學生提升自我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3]。
(四)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
如今已經進入網絡信息社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網絡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網絡可以提供巨大的信息量,可以為補充課程資源發揮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做到對信息的有效篩選,盡量不要應用小學生無法消化的知識案例,也不要使學生對網絡世界產生更大的好奇心,否則對小學生而言只能是弊大于利。
綜上所述,研究關于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關系到我國小學品德教學質量的提升,也關系到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更與小學生品德素養養成和各方面能力提升等方面息息相關。當代社會,小學生往往會利用網絡途徑接觸到很多與之年齡不符的事情,此種情況下教師和家長必須做好教育說服工作,品德課程也是此方面重要的課程之一,然而在新時代下以往固有的教學資源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朱雅文.讓品德課程資源“豐滿”起來:小學品德課程資源開發利用途徑探索[J].教育科學論壇,2010(2):14-16.
[2]任莉寅.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學品德課程生活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亞太教育,2015(15):28.
[3]黃智明.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電子書包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24):68-7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