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目江梅
自新課程改革提出核心素養這一理念以來,各個學科通過踐行核心素養來深化認識。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有十個,作為數學教師要通過教學實際,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征開展教學設計,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學習,參與動手操作,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并學會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這一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最佳途徑。
一、從教材內容挖掘核心素養
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技能并形成數學思想,不僅能夠認識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還能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就是數學的核心素養。數學基本技能的培養是教師將計算、認數、測量以及統計等等領域的知識教授給學生。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核心素養,通過對教材內容的表現形式,諸如對話、圖形、例題、課后練習等等進行分析,教師才能做到運籌帷幄,才能基于核心素養的了解進行新舊知識的銜接和聯系,才能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知識技能的目標設定,自此,核心素養就蘊含在知識技能的傳授中得以實施達到目標。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問題時,教學目標就是理解、掌握、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推導公式、平行四邊形的公式、平行四邊形面積正確的計算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有關平行四邊形的現實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模型思想、空間概念、符號意識以及運用意識就是數學核心素養的蘊含之意,通過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逐步在探究過程中形成有關平行四邊形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通過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建構以及在實際中的運用,一方面,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實施積累一定的數學經驗和一定的教學思想意識;另一方面,教師從思想認知到逐步外顯、由內而外地進行數學教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才能落到實處。
二、創設情境,強化核心素養
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是數學教師一直以來探索和研究的課題。隨著情境教學形式的運用,傳統教學方法漸漸讓步于這種科學的、恰當的教學形式,灌輸式教學變為啟發式的教學,被動的學生受體變為積極參與的主體,權威式的教師角色變為合作型的引導組織者。教師通過創設與數學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的情境,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中不斷探索問題并最終建構自我的數學知識體系。從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和認知特點可知,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場景更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從符合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出發,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吸收,因為只有主動吸收才能促使學生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重新建構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就要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利息”一課時,顯而易見,這個數學概念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教師鼓勵學生做媽媽的小幫手或者是將自己的壓歲錢存進銀行,積極引導學生在銀行辦理存款時選擇能夠獲得最佳收益的存款方式,讓學生對利率和利息有深入的認識。這一過程就是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身邊,生活處處是數學,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教師提前為學生設置懸念和任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為解決現實中的數學問題,主動投入到課堂數學學習中,各自以各自的學習方法去獲取和建構數學知識,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和激發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從中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也強化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培養數學意識,體現核心素養
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的主推手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數感,是一種起到積極作用的科學直覺。學生的數學態度以及數學素養就是通過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感反映出來的。具備了良好的數學意識和數感,則會對數學運算具有靈敏性,適應和感受能力都會增強。而數學核心素養就是蘊含在學生掌握和運用畫圖、測量和運算等數學知識技能,以此認知、理解、運用各種數學概念,明確概念與概念的關系,形成各種定律、法則、公式等的認知體系。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形成的過程之中,通過模型、分類、推理等方法,探索和解決數學問題,進一步促進學生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建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例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師結合教材創設情境,層層引導學生從了解相同加數連加的特點,滲透乘法的意義,同時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化符號意識、乘號的認識、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而體會乘法含義。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層次性、多樣化的課堂練習或者是課后練習,通過運用圖形、數學語言、符號等方式,數形結合,交流表達,深入理解乘法意義,增強學生數學意識,強化數感,同時對數學核心素養也進行了培養和強化。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加上不斷完善評價體系進行多元化評價,這對了解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水平、學習結果等都大有裨益,師生積極互動,學生參與積極,不斷從數學知識的接納、理解、吸收、運用中掌握數學規律,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策略地培養數學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