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貽曉
在每年的高考錄取中,專業被調劑的考生數以萬計。許多同學到大學報到后喜憂參半——雖然大學生活很精彩,但就讀的專業不對自己的口味(興趣)。
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渾渾噩噩地度過四年,混個畢業證?可是畢業后你該怎樣去找工作呢?正確的做法是靜下心來,做長遠打算。痛定思痛后,你要走好以下幾步棋。
一、坦然接受現實
你要逐漸接受現實,要有正視現實的勇氣,做一個真猛士,然后思考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如何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許多同學覺得在大學里學到的知識都是無用的,其實不然。我有個鄰居,她大學畢業后,先是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幾年,后來竟然去賣化妝品、保健品了,還成了公司的年度銷售冠軍。公司開會時,一些沒上過大學的銷售代表委屈地說:“我沒上過大學,沒她懂得多,所以銷售業績不好。”因此,你要踏實地讀完大學,大學里有很多有用的知識,只要你認真學習,就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爭取轉專業
對于轉專業,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大學規定學生在大一時不分專業,到大二才重新選專業;有的大學采取考試的形式,允許少數學生申請調整專業;有的大學則不允許學生申請調整專業。到了大學后,你要咨詢輔導員或學長學姐,打聽出所在大學的確切規定。如果能夠調整專業,入學后就要抓緊時間準備相關科目的考試,爭取考出理想的成績。
三、不忘初心,矢志不移,跨專業考研
如果入學后不能調整專業,也不要氣餒,天不會塌下來,人生道路千萬條,你一定能走出別樣的精彩。例如,到了大四,你可以報考心儀專業的研究生。盡管難度大些,但跨專業考研的學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
入學后,你要趕緊找到心儀專業的課程表,盡可能多地去旁聽。大學課堂是開放的,你可以隨意去聽你心儀專業的課程。不要給自己制造壓力,覺得難度太大,要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跨專業考研成功的人是非常多的。
大學時,我隔壁宿舍一哥們兒,平時考試成績一般,本科畢業后竟然考取了建筑學研究生,后來還成了博士,實現了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讓人刮目相看。
四、不想退學或轉學,那就走自考或修雙學位之路
在大學里,同學們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對專業缺乏必要的了解,學習一年半載后,對所學專業了無興趣,死活學不下去了,也不想考研究生。那該怎么辦呢?北大學子周浩因對所學專業沒有興趣,痛不欲生,最終不顧家人反對,轉學到了技術學院。現實中還有研究生畢業后實在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重新上技校的新聞。
當然,很多學生未必有周浩這樣的魄力,如果不想退學或轉學的話,那就自考所喜愛專業的本科學位吧,或者修個雙學位,畢竟大學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可以學到真本領。畢業后,你就沒有這么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了,到時候想再學習其他專業的知識,你可能就要走成人高考的途徑了。
五、轉行或創業——不想做銷售的會計不是好士兵
有些學生畢業后,發現自己無法適應或不喜歡與大學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我遇到這樣一個朋友,本科階段時,他在一所重點大學讀會計學專業,畢業后到某大型國企擔任會計,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不錯,但他就是不喜歡這種整天與數字打交道的工作,也不喜歡這樣安逸的生活,他想做些有挑戰性的工作。盡管生活在農村的父母不同意,他還是在工作半年后辭了職,去了杭州某民營企業做銷售,吃過很多苦,如今已是該公司的全國銷售總監。
我聽完他的故事后,覺得不可思議,問了他一連串問題。
“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十七八歲就去做銷售,你二十八歲才去做銷售,業績能追上人家嗎?有可比性嗎?”
——“讀過大學的人去做銷售,思路、眼界、做法跟沒上過大學的人的確是不太一樣的。我做銷售雖然用不到大學所學的會計知識,但我學的其他知識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
“你是重點大學會計學專業的畢業生,去做銷售,你學的專業知識不都白學了嗎?這是不是人才浪費?”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業,去挑戰自己,何樂而不為?”
在現實生活中,所干工作和所學專業不對口的人有很多,有些人是為了謀生,而有些人是主動轉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六、多考幾個資格證書不是壞事
在大學期間或者工作期間,結合自己感興趣的行業,趁早多考幾個資格證書,也算未雨綢繆。我有個女同學在大學學的是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她發現自己不想從事心理方面的工作,就去應聘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工作。老板直接問她:“你沒學過人力資源管理,怎么工作?”她回答得很從容:“沒事,我可以慢慢學,努力學,工資你隨便開。”成功應聘后,她開始認真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并順利考取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資格證書。一年后,她應聘到另一家中型企業;再后來,她應聘到一家更大的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部經理,成為名副其實的白領。
其實,人生的選擇有千萬種,不管你走上哪一條路,都要始終相信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問題多,提早規劃,你才會走得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