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
探討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護理管理質量提高的作用
李朝霞
目的研究在對護理管理質量提高中,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將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職的76名臨床護理人員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分為對照、實驗兩組,對照組38名,實驗組38名,對照組使用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實驗組使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兩組對各自的管理模式進行一年的實際應用。對所有進行實驗的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工作操作水平以及相關知識理論分別在實驗前后進行考核并向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對各組的工作質量進行分析。結果對照組的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工作操作水平以及相關知識理論考核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問卷調查的分析發現,實驗組的護理工作人員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工作人員大幅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以及患者滿意程度可以通過新型的護士分層管理模式來實現。
護理管理質量;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實際效果
我國各地醫院中對臨床護理有許多的管理模式,其中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是眾多管理模式中比較先進、實際效果好的一種管理模式[1]。本文將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職的76名臨床護理人員作為實驗研究對象,研究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作用,進一步的分析該管理模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將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職的76名臨床護理人員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所有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7.6±2.2)歲,學歷:25名本科、33名大專、18名中專,職稱:2名副主任護師、19名主管護師、31名護師、24名護士。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實驗組各38名,對照組使用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實驗組使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將兩組護理工作人員的年齡、學歷、職位等進行比較,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實驗組管理模式 實驗組使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崗位進行分層:建立管理小組,并對小組也進行分層。根據護士學歷、年資、工作能力、職稱等,分為N0、N1、N2、N3、N4五個層級,對不層級護理工作人員制定不同的工作內容、責任,各層級的護理工作人員必須將自身的職責落實到實處。護士長全面管理,高層級護士對所負責區域的護士進行管理,指導各個護士的護理工作,同時對下層級的班次安排、患者分配、病區巡視、服務質量監督等一系列工作進行指導,輔助護士長的管理工作,對護士長及上一級護士所傳達的指令要嚴格高效的執行。護士長根據自身所管理的患者、工作內容,對不同層級的護理工作人員進行不同的專業知識培訓,制定有效的考核方式,將考核與護理工作人員的績效、晉升相掛鉤,增加護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針對不同層級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特性,進行合理的調休,提高工作期間的工作效率、質量。
1.2.2 對照組管理模式 對照組護理工作人員使用傳統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進行護理工作,本文中主要研究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因此對傳統常規的管理模式不予闡述。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合統計可知后,使用傳統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的對照組中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工作操作水平(83.82±1.92)以及相關知識理論考核(85.83±2.02)低于使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實驗組,對 應 為(93.72±2.92),(95.83±1.82),t=13.927,t=18.382,P=0.000;其中對患者問卷調查的分析發現,對實驗組中護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滿意程度為94.74%(36/38),對照組為73.68%(28/38),χ2=9.284,P=0.000。
當前在臨床護理時,分層級管理是一種全新的方法[2],并且也在近些年來得到了較多關注。從概念上講,分層次管理實際上就是對護士進行層次分級,并讓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實施不同方法的護理[3]。
從概念上講,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就是根據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學歷、工作能力等對其進行分級[4],并且通過分級結果明確各個等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5]。可以說分層管理模式是當前比較先進的護理管理方法[6],在實際的護理管理過程中,能夠將護理責任分配到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工作中[7],從而較好的避免工作重復以及工作不科學等諸多問題,讓護理工作和流程更佳規范,并且增強護理人員的成就感和責任感。尤其是使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后,更是能夠明顯提升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以及業務水平,可改善護理質量,最終可最大程度的提升醫師、科室和護士的配合以及患者家屬的滿意度[8],相比常規護理管理模式有著極大優勢,其應用效果尤為明顯。
從本文中研究結果中可以說明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能夠讓患者擁有更好的護理服務,優秀的護理服務能夠幫助醫生了解病情,更好的治療疾病。
[1] 周志堅.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22):179-180.
[2] 李世艷,張樹香.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4):247-248.
[3] 劉改云. 探討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6):216-217.
[4] 劉莉.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4):140-141.
[5] 張偉,蘇秋平,朱穎.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4):502-503.
[6] 普榮仙.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2):252.
[7] 陳麗.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2):160,162.
[8] 賈莉霞.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作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7):206.
Effect of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LI Zhaoxia Nursing Departmen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76 clinical nurse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equally.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ir own respect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a year of actual application. The level of nursing operation and related knowledge theory were tested for all involved nursing staff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quality of work in each group was analyzed by questionnaire to patients.ResultsThe level of nursing operation and the related knowledge theory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0.05) and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und that the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new type of nurse management model.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 actual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25-015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5.081
包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護理部,內蒙古 包頭 0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