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悅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石梅小學幼兒園
孩子的世界
文/丁悅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石梅小學幼兒園
時間:2017年3月17日
地點:大操場大型攀爬玩具區
幼兒園晨間戶外互通游戲時間,很多孩子都來到了大型攀爬玩具區。在短短半個小時時間里,這里來了一撥又一撥的孩子,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游戲。
游戲開始后,孩子們逐漸增多,而且出現了從下往上爬,堵在滑梯口的現象。我輕輕提醒以后,孩子們都能糾正自己的行為。其實這些游戲規則孩子都懂,但是規則要內化為他們的行為,并且形成習慣,就需要成人反復不斷地提示和鞏固。
有兩個特殊孩子,小方和小鐘,今天都參與了這個游戲。小方一開始不排隊,我提醒了一下,他聽不懂。我一邊拉著他,一邊反復、慢慢地說:“排隊爬,跟在這個妹妹的后面。”他真的跟著了,不知道在平時的活動中,小方會不會這樣聽話。第二次再玩這個攀登游戲的時候,他竟然自己排隊了。有點自閉癥傾向的小鐘,一直在看我。我和他說:“從上往下滑。”他沒有重復我的問題,而是慢慢地按照要求在玩。沒有老師的手拉手,沒有老師的人盯人,只是簡單的提示,孩子玩起來了,這就是學習。對于這些特殊的孩子,能夠在集體中自由地玩耍,就是一種成長。真希望下一次,能夠更加近距離地走進這些特殊孩子的心中。
一個小女孩,今天就玩了這一個爬鐵桿的游戲。第一次爬的時候,她很小心,似乎上不去也下不來。我幫助了她一把,并對她豎起了大拇指。第二次,她尋找我的目光,等我看她,她很艱難地完成了爬的動作。第三次,顯然她的動作熟練和迅速了很多。第四次,她伸出了友愛的手,幫助同伴。這一次一次的反復,就是學習,是不斷地探尋更加方便和靈活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中,一種堅持始于興趣,也緣于教師適時地幫助與鼓勵。這種堅持,就是一種核心的學習品質。這個孩子沒有說過一句話,但是她向不認識的孩子伸出援手,不就是社會性的一種表現嗎?
一個女孩子對我說:“老師,你看到剛才和我在一起的那個人了嗎?”我連這個孩子都不認識,更不要說和她在一起的是誰了。但是就是那么短暫的相遇,這個女孩很執著地下了滑滑梯到處去尋找。也許是一段能夠不斷延續的友情,也許是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的一種緣分。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交往,是孩子最需要,也是時代最需要的核心素養。我們的教學活動設計再精妙,形式再豐富,也僅僅是說教,但是真的要踐行,那是多么難。這就是游戲對于孩子的價值,對于學前教育的價值。
5班的弟弟和中1班的姐姐今天特別開心,特地找到我說:“丁老師,今天我和弟弟一起玩。”那種姐姐的責任感和弟弟的幸福感讓我好動容。我真的希望老師們都來看看這溫馨的一幕,發自孩子內心的,沒有任何虛假掩飾的話,特別動聽。互通游戲,讓很多原本不認識的孩子走到了一起,也讓很多原本有聯系的孩子玩得更開心。
觀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把觀察到的事情記錄下來,更是一件開心的事。蹲下來看看身邊的孩子,他們身上的確有著天使般的品質,需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當你真的進入到孩子的世界,你會發現那是真善美的世界。觀察是我們走進孩子世界的一把鑰匙,讀懂孩子、走進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