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惠 張 潔
丹心解病痛 履職為民生
——記市人大代表王永清
楊金惠 張 潔
剛剛做完兩臺手術的王永清回到辦公室已經中午一點多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過后沖進來一位中年婦女,她緊張地站在王永清面前,“王主任,今天上午我父親腿摔折了,去了兩家醫院都因為我父親歲數大建議回家保守治療,但老人因為肺栓塞長期吃溶栓藥,現在已經大出血昏迷了,我實在沒辦法懇求您救救他吧。”王永清聽后二話沒說,不顧勞累馬上安排住院,然后聯系內科緊急進行搶救,家屬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就是王永清,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骨一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生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他,少年時因母親積勞成疾患上克山病,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再加上地處偏遠山區,看著母親的痛苦和家人的焦急,做醫生的樸素愿望就在心里牢牢扎下了根,立志要為父老鄉親解除病痛。那時,他每天要跋涉二十多里山路去上學,走累了就倚著樹干邊休息邊復習當天功課,憑著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終于在高考那年如愿以償進入醫學院。畢業后的十幾年時間里,他一邊在臨床兢兢業業地工作,一邊刻苦學習,陸續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畢業后分配到天津第四中心醫院。經過了十幾年的學習和實踐,積累了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專業醫生。
作為醫生,王永清用精湛的醫術不遺余力地醫治過無數危重病人,贏得了病人和病人家屬的信任;作為市和河北區兩級人大代表,他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為民代言,獲得了群眾的紛紛贊譽。

患者李大娘患胸椎管狹窄癥,壓迫中樞脊髓神經造成截癱,先后求醫于北京兩所專科醫院,但因手術風險實在太大,都被拒絕接診。2016年,被病痛折磨幾近崩潰的李大娘打聽到天津有位不愛拒絕病人的骨科專家王永清,令她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線希望。在仔細了解患者病情之后,王永清特別理解醫院拒診背后的苦衷。“一是患者至少需要實施胸椎后方和前方兩次手術,手術難度大,而且極其危險;二是病人年近古稀,是否能挺過手術后并發癥很難有保障”。在醫患關系微妙的當下,這種醫療危險系數過高的病例,拒診是醫生最安全的選擇。但當他面對患者那充滿求生欲望的眼神和家屬殷切的期盼時,這個長在大草原的男子漢發誓無論承擔多大的風險,也要堅守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為患者解除病痛。
為確保萬無一失,他不知道提前演練了多少回,最終,歷時六個半小時的手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筋疲力盡的他剛剛走出手術室,患者的兒子跪倒謝恩,喜極而泣,一家人相擁痛哭的場面讓王永清鼻子發酸。望著這“劫后重生”的一家人,連日來所承擔的巨大壓力一掃而光,他說:“能夠看到老人家重新站起來,自己付出再多都值得”。
王永清已經記不清見到過多少手術難度大的病患,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有被醫院拒診的經歷,輾轉多地后,來到天津尋求希望。每每看到病患滿懷希望的神情和家屬們殷切不安的期盼,他都會暗自發誓,無論承擔多大的風險,都要承擔起醫生的天職,堅守救死扶傷的職業信念。許多年來,患者們送來的一面面錦旗從不曾被他展掛,因為他說,“我做醫生的初衷是為了治病救人,不是為了獲得榮譽,能夠在有生之年幫助更多地病患找回健康,對我而言就是榮譽,我有今天是黨和人民給我的,我要將全部所學回饋社會。”正是這種心系患者、情牽病人的赤誠之心,使他深受病人的尊敬和愛戴,他以一顆醫者的仁心,詮釋著醫生這個職業的責任與擔當。
時光荏苒,王永清已經從醫30多年,他攻克了骨科重點和難點的人工關節置換與骨結核診治。他有8項科研成果通過省市級科技成果鑒定;有專利12項,其中“鎖定帶鎖髓內釘”等5項專利成果已轉換為產品,并被北京、天津等地骨科醫療器械生產廠家生產使用。同時,他還是“鋼板下加牛心包墊預防局部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等10個科研項目的第一研究人,其中三項成為天津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兩項為衛生局基金項目、一項與內蒙古科技廳合作并獲得專項科技基金……
作為市、區人大代表,他憂國憂民的情懷更值得稱道。
2012年,王永清當選為天津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今年又被選為河北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同時擔任了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職務,這使他倍感身上責任之重大。在與選民見面會上,他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并與選民建立起微信聯系,通過微信平臺與選民互動,收集選民意見,為民代言。自當選市人大代表以來,王永清先后撰寫了加快醫聯體建設、規范護工管理、加強精神病診斷證明管理、骨科微創手術納入醫保、盡快落實在津居住的外地老人享受本地同等待遇等意見建議,并提出解決方案。每條建議都關乎民生,針對性強,充分體現了人大代表為民代言的責任意識。其中,今年關于加快醫聯體建設的建議被列為市長重點督辦建議,為優化天津醫療資源配置,健全醫療服務體系,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推進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5年,各類傷醫事件和醫鬧行為愈發嚴重,擾亂了醫院正常秩序,危及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王永清意識到保護患者、醫務人員和醫院合法權利的當務之急,是加強醫院安全管理,于是在市人代會上建議“解決強占醫院病房、維護醫院正常秩序”,同時提出“亟需制定醫院安全的相關法規的議案”,得到市人大常委會的重視。在充分調研和論證基礎上,2017年,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并出臺了《天津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條例》,為維護醫院醫療秩序,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由于平時病人多、工作忙,他就利用和病人接觸的機會,留心傾聽群眾的訴求和困難,在為民代言的同時更好地為民服務。天津市紅十字會和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聯合發起了“援助股骨頭壞死和膝關節骨關節病貧困患者健康大行動”,王永清就是主持者和專家組帶頭人,專門為生活確有困難、急需手術的股骨頭壞死和膝關節骨關節病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治療服務,共計60余人受益。2015年,中華慈善總會在全國啟動幫助貧困關節病患者實施救助手術的“春立陽光計劃”,王永清也是該公益項目的發起人之一。與此同時,他多次進行公益電視講座,普及骨科健康知識,希望大家治于非病之時。
這就是王永清,一位享譽骨科醫學領域的權威,一位高尚的醫生、一位人民信賴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