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考生
仲夏夜,月華如水,蟬聲片片。
心事就像一盞搖曳的殘燈,被輕輕觸碰,燈光就已在婆娑里凌亂。我的頑劣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父親為此傷透了腦筋。可這一次,他什么也沒說,只是領著我來到山腳下。
“這山,說高也不高,雖不陡峭卻也是荊棘遍布。今天,你媽在下面看著,我倆比比,看誰先到達山頂。”父親指著眼前的這座山,突兀的一句話,“爬山?”我暗自忖度,雖疑惑,卻還是答應了。這山,我原先爬過,到達山頂的路也都熟悉。更重要的是,我不相信,我會輸給韶華漸逝的父親。
山就在那里,隱隱約約看得出輪廓。
開始了。我疾步跑去,沿著熟悉的路徑,一路輕松。父親也不甘示弱,一直緊跟在我身后,右手緊握著的那個手電筒,泛著微弱的白光。而我只想著如何快速地甩掉父親,一路下來,不過才幾十米,我的胳膊就有幾道荊條劃過的傷痕。腳被凹凸不平的碎石子硌得生疼。每走幾步,都有枝杈橫在眼前阻擋。我抬頭看路,只見光怪陸離的樹枝投下斑駁的陰影,一張一合,時靜時動,忽明忽暗,這暗影竟輕易喚起了我壓抑許久的恐懼。是的,我怕了,前方無盡的黑暗一點點吞噬我內心殘存的光亮,淚水和泥土混雜在一起,我想放棄了。
彼時月亮退隱,那輪殘月,像極了嬰兒未長齊的乳牙,齜牙咧嘴地做囂張狀嘲笑著。我轉過身,就在這時,一束白光出現了,從身后遙遠的地方亮了,將周圍的黑暗扯盡,劃破,綻放!是父親!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順著燈光望去,他還在費力地爬著,我可以想象他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的樣子,也可以看到他走走停停的艱辛。我突然想,不如停下來等等他吧。
燈還亮著,在我的背后。
我伸出手,拉了父親一把。
終點還有多遠?誰輸誰贏?我想,這已經不重要了。我原來那么拼命地想要甩掉他,在我心中,他雖是沉穩高大的青山,卻已是夕陽晚景。我以為我和他需要足夠遠的距離,我要展翅高飛,揚帆遠航,天高地闊,任我馳騁,父親的牽絆會讓我束手束腳。此時此刻,我才恍然覺悟自己錯了。父親雖老,他在我心中依舊是一座巍峨的青山,無論前路是一馬平川,還是浪濤洶涌,這山從不會因年華消逝而離我而去,他不會擋住我前行的腳步,只會做我背后最堅實的靠山,永遠陪伴著我。
登上山頂后,父親告訴我:“其實,山就那么高。”
是啊!山就那么高,走過最遠最難的路后,我才看懂青山的風采!
【點評】文貴創新。小作者能從文體上創新,寫一篇記敘文,敘述自己和父親的一次登山經歷,最后扣題點題:走過最遠最難的路后,自己才看懂青山的風采,讀懂父親這本書。敘事能與說理巧妙結合,實屬不易。首先要有精巧的構思,開頭能巧設伏筆,中間能掀起波瀾,結尾能余音繞梁,且能以小見大。文章中暗夜和我的頑劣埋下伏筆,中途恐懼掀起波瀾,結尾重新審視父子關系,余音繞梁,登山經歷又能以小見大,這些能統一起來,可謂難得。其次,寫好記敘文還要有蓄勢的技巧,作者能將文章的主旨和感情潛藏起來,積情蓄勢,最后于適當處爆發出來,化實為虛,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