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興鵬
摘 要:本文對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作了概述,對測量儀器不確定評定、試驗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進行了介紹,提出了完善能力驗證體系的措施。只有加強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研究與完善,才能保證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提高試驗檢測機構的驗證水平。
關鍵詞: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評定
中圖分類號:U416.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4-0078-01
1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概述
1.1 能力驗證體系研究與完善的必要性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是對試驗檢測質量的全面審核,也是試驗技術能力的有效證明,它不僅包括了對試驗檢測設備、人員、環境等的檢驗,同時也包括對試驗檢測數據處理及檢測報告驗證的質量審核。其次能力驗證是控制試驗檢測質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通過對多個試驗室檢測結果的對比,來實現試驗檢測機構能力與管理狀況的確定,有助于試驗檢測機構衡量與其它機構試驗檢測水平的差別,并有利于對試驗檢測機構的檢測運行狀態,以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發現與解決,它是全面提高試驗檢測機構競爭力的必要途徑。
1.2 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開展情況
結合當前我省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工作的開展狀況,其主要根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所頒布的機構能力驗證相關要求及規定,來進行具體的驗證開展與實施。首先進行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研究與完善,不僅促進了我國相關試驗檢測技術能力的有效提升,并且在培養能力驗證人才方面也有著積極作用。
1.3 機構能力驗證體系存在的問題
在我省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研究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突出問題和情況,其對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完善及提升有著很大的制約和不利影響。比如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不完善,會導致機構能力驗證組織在驗證管理上存在著較為突出的管理不到位,以及工作宣傳力度不夠、不夠重視等問題,嚴重制約和影響了機構能力驗證工作的開展。
2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研究評估
2.1 測量儀器不確定評定
進行試驗檢測儀器測量不確定評定,是進行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的重要基礎。首先如標準溶液的配置,其需通過數學函數建立數學模型,并對照標準物質證書,確認標準溶液有效期、純度、結構和分子量,以根據標識的純度等內容進行換算,并在數學模型中輸入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輸入量,同時要選擇合適的標準溶液線性范圍,線性范圍的設置會影響定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線性系數,因此通常選擇3-4個濃度點,標準曲線的最低點為檢測限濃度點的二分之一左右,并且待測樣品的濃度最好在曲線的中間位置,以此通過各個內容的計算與分析,形成評定系統不確定度報告,一般在不確定度報告中,不確定度取2位有效數字。
2.2 試驗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是機構能力驗證體系中的重要參數。其中,質控樣品和待檢樣品必須同時操作,并建立不確定度評價數學模型(如表1),質控樣品的添加濃度通常選擇2-5倍定量限的添加水平,以通過試驗找出測量不確定度來源,其主要為檢測人員、環境、檢測設備、樣品不均勻性、檢測方法等,因此濃度水平應盡量與所測樣品的濃度保持一致,不能相差過大,同時質控樣品可選擇在空白樣品的基礎上進行加標,也可采用已知量值的陽性樣品來進行檢驗,并需確保質控樣品和待檢樣品在檢測時,每個步驟操作的一致性,以通過研究獲得不確定度分量,降低誤差,獲得其測量檢測結果不確定度報告。
3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完善
3.1 能力驗證體系的健全
首先需對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進行健全,以保證機構能力驗證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從而提升機構驗證結果的權威性。具體為加強對能力驗證體系的認識,避免認識不足導致的驗證受阻情況發生,同時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可通過引導試驗檢測機構參與到對其能力驗證的工作活動中,從而實現對機構能力驗證體系的正確理解和認識。
3.2 建設驗證信息平臺
通常情況下,驗證主要包括項目選擇及驗證方案的設計、驗證實施、結果共享等工作過程和環節,但是這些過程與環節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不規范的問題,沒有實現統一的統籌安排與資源合理利用,因此對能力驗證體系的完善及驗證結果還存在著不利影響。由此針對這一情況,在對機構能力驗證體系建設和完善的過程中,還應對不同環節的要求規定進行完善,建立統一的、全面的、合理的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信息平臺,實現能力驗證信息資源的交流共享,并對驗證技術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進,保證試驗檢測機構驗證結果的權威性與科學性,從而加強對機構能力驗證的管理和控制,確保驗證過程的規范化。
4 結語
總之,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體系,作為實現機構技術能力與管理狀況驗證管理的重要體系,對其進行健全與完善,有利于促進能力驗證工作的發展與提升,并且對于保證工程質量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文龍,郭棟.加強能力驗證體系建設,促進檢測機構水平提高[J].現代測量與試驗室管理,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