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公路交通網在社會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與日俱增的汽車數量和不斷加重的汽車載荷導致我國公路時常出現沉降、斷裂等現象,不但影響著公路行駛的舒適度和安全性,而且會大幅縮短公路使用壽命。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作為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而且影響著公路效用的發揮。本文主要圍繞影響路基路面壓實質量的因素,重點分析了路基路面壓實技術以及公路路基壓實施工的注意事項,以期能為有關方面需要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公路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4-0096-01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公路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與人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需求的日益提升,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公路路基壓實施工質量不佳造成的公路坍塌事故頻繁發生。壓實施工作為最后一道工序,對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和通行后的使用性能產生直接影響。所以,施工單位要對路基路面壓實施工加強重視,使我國公路工程事業的得到快速發展。
1 影響路基路面壓實質量的因素
(1)含水量的控制。在路基壓實施工中,路基的壓實度受其含水量的直接影響,較低的含水量會增加路基壓實的難度,而較高的含水量又會造成路基出現下降,使路基的穩定性無法得到保障。施工單位只有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學控制路基路面的含水量,才能夠使壓實質量得到保障。(2)材料配比的控制。在公路工程中,影響壓實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材料配比。盡管路基壓實度能夠通過對含水量的有效控制得到保障,不過在路基混合料中,較大的土含量會導致壓實后的路面有脹裂現象出現。因此,施工單位不但要有效控制含水量,而且要充分重視混合料配比的科學性,通過嚴格的試驗來確定材料配比,對不同材料的化學性質進行有效掌握,對其物理性質進行全面了解,從而確保配比達到理想狀態。(3)碾壓的遍數和厚度的控制。在路基路面壓實施工中,碾壓厚度受壓實度的影響,路面起皮剝離現象會因碾壓過薄而出現;碾壓頂層和底層的不均勻會因碾壓過厚而出現。因此在壓實施工中需要選擇合適的壓實機械,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對碾壓厚度進行確定。影響壓實度的另一個方面則是碾壓的遍數,不斷增加的碾壓遍數會減少對路基的密度影響,如果壓實度在10遍以上碾壓后仍然沒有達到要求標準,則需要對碾壓厚度進行降低,對碾壓遍數逐步減少。(4)材料均勻程度的控制。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需要將大量的外摻料添加在路基施工混合料中,而外摻料的均勻程度和含量則直接影響著路基路面的壓實程度。所以,想要使外摻料具有較高的均勻度,需要通過多次攪拌措施來完成,從而使壓實度得到有效提高。
2 路基路面壓實技術分析
2.1 路基壓實施工
基層碾壓施工時要配備2臺自重和激振力為48t的SD150型單鋼輪振動壓路機;配備1臺自重和激振力為52t的SD175型單鋼輪振動機。當底基層為15cm厚的低劑量水泥穩定碎石時,必須確保壓實度控制在97%以上。在進行攤鋪時,輕型壓路機需要緊跟攤鋪機其后進行碾壓施工,隨后通過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密實。
碾壓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初壓,二是復壓,三是終壓。在初壓時,在攤鋪機后面配備一臺SD150振動壓路機進行1遍的靜壓,隨后進行1遍弱振;在復壓時,通過SD175振動壓路機進行2遍強振,再用SD150振動壓路機進行1遍的弱振,確保其壓實度不小于97%;在終壓時,通過SD150振動壓路機進行2遍靜壓,當輪跡印消失后停止施工。施工時要從兩邊向中間碾壓對未設超高平曲線段和直線段進行碾壓,從內測路肩向外側路肩碾壓隊設有超高的平曲線段進行碾壓。本次碾壓要與上次的輪跡保持1/2重疊,第一遍碾壓在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結束。路面的兩側需要進行2—3遍碾壓。施工過程中要將其速度控制在每小時2—2.5km,但前兩遍的速度需要控制在每小時1.6km左右。對于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穩定碎石,不允許有車輛在其上面急剎車或掉頭,防止損壞基層表面。在處理掉頭位置和接縫處時,采用搭接法處理間隔不長的兩處施工段銜接。在前一段施工完成后需要預留5m—8m未碾壓區域,在碾壓最后一段時一同碾壓前端預留區域,在碾壓該區域時需要添水重新拌和水泥。
在攤鋪碾壓過程中,如果間隔大于4小時,則需要將橫向接縫設置在施工段,同時及時鏟除攤鋪機附近及其下面未壓實的混合料,將一橫向垂直向下的斷面挖在已壓實且高程與平整度相符的路面,隨后將新的混合料攤鋪在斷面上。在結束施工前,通過人工鏟齊端部混合料并進行碾壓施工,隨后通過3m直尺對端部平整度進行檢查,將端部厚度不足或平整度不夠的部分垂直刨除,確保后續施工過程中能夠垂直聯結。
2.2 路面壓實施工
路面壓實施工方案要根據公路的寬窄、壓路機的輪距以及輪寬進行確定。在碾壓路面時,需要嚴格控制各部分的碾壓次數。一般路面壓實施工需要選擇雙輪雙震壓路機3和6t以上膠輪壓路機3臺。一是利用雙輪雙震壓路機在溫度超過110℃的情況下進行2—3遍靜壓。隨后利用雙輪雙震壓路機配合膠輪壓路機進行4—7遍的綜合碾壓,控制溫度在90℃以上。在第三次碾壓時利用雙輪雙震壓路機在溫度超過65℃的情況下進行1—2遍靜壓。另外要通過小型振動壓路機對邊角及死角區域進行碾壓。二是要合理控制碾壓順序,碾壓施工從低處向高處均勻進行,相鄰路段的碾壓要保持30cm以上的重疊寬度,在碾壓混合料時通過霧狀噴水法防止車輛上粘附混合料。施工過程中,不允許在新鋪筑的路面上對是施工機械進行加水或加油,防止路面被油料或雜物污染。
2.3 接縫處理
在對接縫進行處理時,需要將新混合料鋪筑在接縫處,利用攤鋪機熨平板從縫后起步攤鋪,采用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向新鋪面層逐漸移動。攤鋪過程中要將橫坡度和松鋪厚度控制好,確保其與已鋪路面的橫坡和高程保持一致。同時對熨平板的高度合理設置,為碾壓留出適當的預留量。在碾壓橫縫時,需要利用雙輪壓路機進行橫向跨縫碾壓,在已完成的冷路面進行第一遍碾壓,碾壓逐漸向熱路面移動,將第一次壓入量控制在2cm左右,逐漸壓入熱路面12cm左右。隨后每完成一次碾壓,需要向新鋪一側進行15cm左右的延伸,直到在新鋪完的一側完成全部碾壓;隨后進行縱向碾壓,直到密實度與施工設計要求相符合為止。需要將相鄰上下兩層橫縫錯開1m以上的位置。通過人工夯實、熨平來處理不易壓實處。
2.4 檢測壓實度
在施工階段,通過定期檢測壓實度能夠發現各種問題,真實的反應出在外力所用下路基填料的密實度情況,使各項指標與施工要求相符合。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檢測路基壓實度,檢驗方式需要根據土質、種類以及施工方案進行合理選擇,一般采用環刀法、核子密度儀法、灌砂法以及沉降觀測法來檢測壓實度。
3 公路路基壓實施工的注意事項
(1)不允許將任何類型的主設備或機械放置在處于冷卻狀態的瀝青混合料面層中,另外為了保證避免整潔干凈,施工人員不得將礦料或油料等各種雜物傾倒在路面。(2)施工人員要綜合考慮混合料的性質、施工中溫度和風度以及路面瀝青出廠溫度后再確定碾壓段的長度,不允許對其長度盲目設定。(3)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通過開挖換土法進行路基施工,一般要挖取干凈地基下一定范圍的所有土層,隨后填充一些具有較大強度的碎石、灰土以及沒有侵蝕性的土質進行壓實施工,在軟土層低于2m的時候適用該方法。
4 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能夠看出,在公路路基的施工中,壓實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工程項目中經常出現壓實度不足的現象,影響公路的穩定性。因此,施工人員要不斷提升路基路面壓實技術水平,認真遵循施工流程,嚴格控制施工質量,使公里的密實度能夠達到施工設計要求,從而使公路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提升,進一步延長公路施工壽命,促進公路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豐,曹金鵬.基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運用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6(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