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富枝
摘 要:目前,我國大多數服役橋梁已經達到了設計期限甚至出現超限服役問題,進而導致大量病害、缺陷問題頻發,難以滿足當前橋梁工程高速發展的需求。如將此類橋梁全部拆除新建,則成本較高。為此,做好橋梁檢測及加固技術研究意義重大。
關鍵詞:混凝土橋梁;檢測施工;加固技術
中圖分類號:U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4-0129-02
作為人類社會生命線工程的主要構成部分,橋梁工程在公路運輸系統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進一步提升道路橋梁技術等級的同時,橋梁結構形式也越來越多,如懸索橋、斜拉橋及連續剛構橋等,此類橋梁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為我國橋梁建設積累了大量施工經驗,標志著我國已邁入世界橋梁技術先進行列。但因使用荷載及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將導致橋梁使用性能衰退、結構安全性下降,進而縮短橋梁使用壽命,產生大量安全隱患。為此,必須高度重視已建橋梁工程的質量,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質量檢測及加固工作。通過檢測及加固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正確評價橋梁結構性能,延長已建橋梁承載力,是全面提升我國橋梁工程建設事業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
1 混凝土橋梁檢測技術要點分析
1.1 工程案例
某大橋總長20.5km,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41.5m為路幅寬度,變截面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為此橋主橋,20m先張法空心板梁為引橋,橋面連續,橋梁總長312m。主橋上部為三跨40m+65m+40m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單箱雙室直腹板連續箱梁。19m為單幅橋寬度。綜合考慮各項施工因素,選取支架分段現澆施工法進行主橋連續箱梁施工。腹板束、頂板束及底板束為箱梁縱向預應力鋼束類型,需兩端張拉縱向鋼束。選取三柱式鋼筋混凝土橋墩作為主墩下部結構,2x2m為各墩柱尺寸。鉆孔灌注樁為其基礎形式,2.5m為主墩承臺厚度。單排三柱式為主引橋間的過渡墩,并將蓋梁設置到墩頂位置,1.6m為蓋梁中心高度。
1.2 靜載試驗
按照本橋試驗要求,選取靜載試驗對大樁號方向右側橋進行測試。橋梁結構計算時,應選取Midas/Civil專用程序。4車道為此橋單幅橫向設計,計算時選取公路-I級荷載加載,布載以4車道為主,且以0.67作為橫向折減系數。按照活載作用下主橋內力包絡圖可以對所有測試控制截面加以確定,且按照包絡圖將所有控制截面的實際位置確定出來。
1.2.1 測點布置
第一,應力測點。選取振弦式應變計對箱梁所有截面混凝土表面應力進行測量,測試內容為控制截面應力分布規律、受力性能。腹板應變測點與上翼緣、底板之間的距離均為5cm。
第二,撓度測點。測量主梁豎向撓度時,應將棱鏡設置于箱梁底部,并選取全站儀測量三角高程。
1.2.2 加載工況
選取30t車進行靜載試驗,要求等效加載。根據Midas/Civil軟件計算影響線布置車隊縱向位置,為確保試驗效果,以某特定荷載工況為例,選取靜載試驗效率系數控制試驗荷載大小、加載位置選擇。其公式如下:
其中,靜載試驗荷載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內力計算值由Ss表示;
控制荷載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內力計算值由S表示;
按規范取用的沖擊系數可由μ表示;
靜力試驗荷載的效率系數可由ηd表示。
1.2.3 試驗數據
第一,應力數據如表1所示,其中正為拉,負為壓。
第二,撓度數據如表2所示,負為撓度變化向下。
1.2.4 試驗結果
第一,試驗荷載影響下,與理論計算值相比,所有控制截面撓度實測值略小,撓度校驗系數在1.0以下,且實測最大撓度在L/600以下,結構剛度與設計要求相符;
第二,試驗荷載影響下,與理論值相比,所有測試截面關鍵測點應力值略小,1.0以下為應力校驗系數,且結構強度與設計要求相符。
2 混凝土橋梁加固技術分析
某橋梁工程為鋼筋混凝土拱橋,三孔,凈跨20m,5肋4波,橋面凈寬為人行道(2x1.5m)+行車道(7m),屬于重力式橋臺。因其自身存在承重構件設計尺寸小、配筋少及水泥混凝土強度不高等問題,長期荷載作用下,此橋梁已經進入了大修階段。因本橋所在位置具有較大交通量,整體更換橋面難度大,極易出現交通擁堵現象。除此之外,因橋下具有較高水位,選取現澆混凝土或噴射混凝土施工也極為困難。因此橋橋面破損率僅有25%左右,無需對橋面鋪裝進行整體更換,可選取局部修復的方式,需包鋼處理橫系梁,并焊接橫系梁鋼板和主拱肋外包鋼板,形成一個整體,以此達到整體性提升的目的。填縫隙時可選取微膨脹材料,保證鋼板、錨栓和原主拱肋能夠一起受力,具體加固工藝如下:
(1)選取錨固鋼板加固方式用于主拱圈拱肋與橫系梁,6mm為鋼板厚度,選取專用材料對鋼板和原混凝土進行填充,保證其能夠和原有拱肋形成一個整體,基本等同于鋼管混凝土結構,并對橫系梁包鋼,保證其和主拱肋形成一個整體,進而提升橋梁的穩定性。
(2)裂紋集中部位為拱圈、橋臺及拱波表面,補強時可選取碳纖維布粘貼施工方式,而局部破損位置補強或修復時可選用環氧樹脂砂漿。其他位置應做好防碳化處理工作。其主要施工工序包含粘貼鋼板與防碳化處理,具體施工流程如下:
1)粘貼鋼板:第一,清理干凈拱肋與橫系梁之后,缺陷位置修補可選取環氧砂漿施工;第二,清理并打磨處理混凝土、鋼板表面;第三,鋼板、橫系梁粘結應選取專用粘膠。結構膠配置時,可將ZLPJ-B包鋼灌注結構膠分為2組,混合比例為4:1選取電動攪拌機進行充分拌和,要求合理控制攪拌量;第四,固定時可選用粘結內漲螺栓及射釘加壓方式;第五,鋼板進行防腐處理。第六,常溫下進行結構膠養護、固化作業,超過20℃,則1d強度適中,3d后即可受力使用。
2)無機防碳化處理:第一,腹拱圈、橋體表面防碳化。橋梁結構混凝土表面雜物清理干凈,直到堅實基層露出,如表面平整度不足,應及時做好修補工作,材料為環氧砂漿。構件混凝土處理后,需打磨好其表面,隨后在處理后的構件混凝土表面選取空壓機噴射水泥漿,構件水泥漿噴層凝固后,可在其表面噴射無機封閉膠,確保不會腐蝕混凝土表面。第二,拱肋包鋼鋼板表面防碳化。鋼板外表面除銹、清理后,應在鋼板表面均勻涂抹有機高強結構膠,且在有機膠上均勻噴灑干砂,確保其具有粗糙的表面。最終在鋼板外表面上涂刷無機膠攪拌的水泥漿,防止銹蝕鋼板面。
(3)原橋面鋪裝拆除后,因缺乏原橋橫向聯系,必須選取疊合梁法進行C40混凝土的再次澆筑,厚度為16cm,以此達到橋梁受力性能進一步提升的目的。
(4)拆除原橋欄桿與人行道板,進行70m防撞護欄的重新安裝。
3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交通行業也得到了極大的進步。橋梁工程作為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的重點,其質量是否良好直接影響著行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為此,必須重視混凝土橋梁檢測及加固技術,全面提升檢測質量,提高加固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才能為橋梁建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介生.混凝土橋梁檢測與加固技術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