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飛++楊月
摘 要:礦山井巷掘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礦山開采運輸、通風、排水以及動力供應的需求,以推動礦山開采作業的順利開展。礦山井巷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暗挖法,主要是基于該方法具有不挖開地面施工、地上作業面積小以及對地面人為活動干擾少的優勢。但是由于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是在地質結構極不穩定的地下進行的,存在諸多不確定的危險源,對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本文結合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的特點,分析了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中的危險源,并提出了有效發現和排除危險源的監理方法,旨在最大限度的確保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的安全。
關鍵詞: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危險源;辨別及監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4-0188-01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相對于其他的工程施工期危險指數更高,在施工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隨時可能引發安全事故,不僅會促使礦山井巷工程施工被迫停止,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監理機構和人員應清楚的認識到加強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時發現潛在危險因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將其消除,降低安全事故對礦山井巷工程施工的影響,最大限度的確保施工企業合法經濟利益不受侵害。
1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中危險源及產生的原因
1.1 人員墜落
人員墜落經常發生在原設備拆除或安裝的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和流程進行設備的拆除和安裝,在施工過程中又沒有佩戴相應的安全裝置,加大了其墜落事故的發生幾率。此外,現場監理人員沒有認真落實安全管理工作,沒有及時發現施工人員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使得施工人員在施工中從高處墜落。
1.2 井筒周圍巖石塌方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經常在距離水平面幾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井下進行,受施工因素以及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原本脆弱的巖石變得更加不穩定,在暗挖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圍堰塌方的狀況,使大量施工人員受傷,甚至死亡,給礦山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打擊。
1.3 井壁浮石傷害
井壁浮石傷害主要發生在盲豎井掘進以及支護的過程中,如果在施工的過程中沒有及時將井壁浮石清理干凈,也沒有進行必要的支護處理,那么就會很容易引發人員傷亡事故。
1.4 炮煙中毒
由于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屬于相對隱蔽性的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嚴重缺乏必要的通風條件,使得爆破后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無法有效的從井內排出,一旦被施工人員吸入,勢必會引發中毒事故,威脅其生命健康安全。
1.5 觸電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需要各種電力設備提動力和能源支持,但是由于地下施工的環境比較惡劣,相應的用電安全防護措施缺失,使得施工人員在暗挖施工過程中觸及到高壓設備,引發觸電事故。
2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中危險源辨別及應對措施
任何井巷工程施工企業都需要根據國家關于《重大危險源辨識》的規定,并結合礦山生產作業的特點認真的開展危險源辨別工作,尤其加大在設備拆除、安裝期間以及盲豎井掘進支護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好安全防范方案,全面消除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安全隱患,為礦山井巷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員墜落、井筒圍巖塌方、炮煙中毒以及觸電等危險源的危險等級均達到了一級,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是最為嚴重的。因此,在拆除或安裝設備時,應為施工人員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比如為施工人員懸掛安全帶,并在井筒周圍打錨桿掛設安全繩,減少人員墜落施工的發生幾率。對于井筒圍巖塌方的應對措施是對井筒周圍的巷道進行噴漿支護處理,并經常檢查周圍巖石情況,及時發現松動、變形的圍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避免對施工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在井筒施工過程中,應將井壁浮石撬除干凈,并在每隔4m處進行必要的支護,頻繁檢查支護井筒,避免其發生開裂的問題而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而對于炮煙中毒的問題,應在放炮后進行通風處理,比如在井筒開口5m處安裝風筒,及時將有毒氣體排出。并嚴格規定在爆破后30分鐘內任何人員不可進入施工現場,同時檢測有毒氣體是否超標,在確認一切安全后,施工人員方可進入現場繼續作業。此外,由于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大多使用高壓電,一旦人員觸及將直接身亡。因此,應在高壓電系統周圍懸掛警示牌,禁止人員靠近和觸摸。同時在施工現場的變電所周圍進行焊接防護欄,將施工作業區域與變電所隔離開,降低觸電安全事故的發生。與此同時,還應加大對施工現場電力設備及裝置的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有效處理。
3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中危險源監理方法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面臨諸多的挑戰,在施工過程中極易受周圍環境因素、施工人員以及施工技術工藝的影響,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不僅加大了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的難度,同時影響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獲得。因此,工程監理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認真負責,嚴格遵循國家及工程施工相關管理標準及規范,有效的落實安全管理工作,及時發現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源,并將其清除,切實保證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環境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減少企業經濟損失。因此,結合以往的實踐經驗,現將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中危險源的監理方法歸結為以下幾點:
3.1 加大現場危險源檢查與監督力度
在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現場中的危險因子最多,其破壞性最大。因此,監理人員應親臨施工現場,按照相關規范和流程認真檢查施工現場,尤其注意隱蔽部位的安全檢查,掌握原始的資料信息,協調和解決施工現場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推動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的順利開展。
3.2 加強與施工建設單位的交流與溝通
施工單位或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在安全管理層面經驗更加豐富,在管理實踐上比監理人員更具優勢。但是施工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對國家法律方針和規范的了解與認識遠遠沒有監理人員那么專業。因此。監理人員應與施工管理人員優勢互補。互相學習和理解,加強聯系與溝通,集思廣益,全面消除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危險源,最大限度的保證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安全,為企業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3.3 制定完善的檢查與監督方案
監理人員應根據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現場的特點,并結合實際施工的需求和以往的實踐經驗,制定完善的危險源檢查方案,明確檢查的內容、時間、周期等內容。同時在檢查過程中做好相關記錄,為相關工作提供依據,根據現實的變化適時調整檢查方案,從根本上消除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危險源,保證工程企業的合法經濟效益。
4 結語
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其施工周期相對較長,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影響暗挖施工的進度,同時無法確保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進一步提升工程監理的地位,強化監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促使監理人員規范辦事,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同時施工企業還應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安全制度體系,為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全面消除危險源,切實維護施工人員及施工企業的利益,進而推動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國民經濟的有序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程平陽.礦山井巷工程暗挖施工中危險源的辨別及監理方法[J].建設監理,2016,(03):62-65.
[2]王長樂.金屬地下礦山井巷施工安全風險控制[J].工程設計與研究,2008,(01):22-24.
[3]胡衛民.礦建施工作業危險源的辨識與風險評價[J].礦業快報,2005,(0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