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人的皮膚有分泌和排泄的功能,并且主要是通過汗腺進行的。汗腺又分為大汗腺和小汗腺,它們各自有其不同的生理活動,但都具有分泌和排汗的功能。
小汗腺
小汗腺幾乎分布全身,它們是一端閉塞的長管形腺體,位于真皮與皮下組織交界處紆繞成線球狀,旋轉而上,穿入表皮,最后在皮膚表面開口,成為漏斗形汗孔。成年人皮膚上的小汗腺約有500萬個,平均每平方厘米有300個左右。因人種、年齡、性別及部位等而有所不同。在手足掌跖處小汗腺最多,約有600個以上,大腿處最少。
小汗腺活動受神經支配,按其活動可分為活動狀態和休息狀態,受溫度、精神因素、藥物及飲食等影響。通常小汗腺具有以下功能。
散熱降溫功能:體內外溫度升高時,排汗可散熱降溫。正常人在一晝夜不可見出汗的數量達500~700克。由于水分不斷蒸發,帶走大量熱量。在高溫環境中,可見性出汗散熱降溫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出汗受阻,將使體溫升高,造成一系列不良反應。
保護皮膚功能:汗液能補充表皮角質層水分的散失,以保持角質層含水量。汗腺與皮脂腺形成一層脂膜,使皮膚柔軟、光滑、濕潤。汗液中乳酸與氯化物等又是維持皮膚酸堿度的主要成分,對外界有害物質起到屏障作用。
排泄藥物功能:汗液能排泄一些藥物,如磺胺藥,氨基比林,巴比妥類,酒精及鉛等。
代替腎臟的部分功能:皮膚中大量的汗腺,有類似腎臟的排泄機能,體內新陳代謝的部分產物可通過它來排泄出去。腎功能障礙或水腫時,可通過發汗來排泄水分和一部分代謝產物。
大汗腺
大汗腺分布部位與小汗腺不同,主要存在于有毛的腋窩部位,也可見于臍窩及乳頭附近。大汗腺腺體很大,直徑可達200微米,比小汗腺大10倍以上。大汗腺分泌物通入毛囊內,其導管短而直,在皮脂腺出口的上面,不參與體溫調節,開口于毛囊處。
通常,人體都有一種體臭味,且隨人種、性別、年齡及氣候等有所不同,有一定遺傳性,有的人大汗液中的臭物質多,即腋臭。另有少數人的大汗液中有較多有色物質,可使汗液呈現出黃色、黃褐色、綠色、青色、紅色等等。在腋窩部最常見,常可染污腋部衣衫。
根據皮膚出汗量的的不同,又可將大汗腺分為全身性與局限性二種。
全身性:全身性多汗是指病人全身皮膚出汗過多,是一種異常的生理性反應,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的癥狀之一。容易發生褶爛或痱子,毛囊炎及癤病也是易患的并發癥。
局限性:局限性多汗癥往往發生于手掌、足底、頭皮、面部及腋窩等處,常呈對稱發生,但也有少數人發生于一側或是身體上某一小片部位。常見的有病人的手心、足底經常淌流汗液,在情緒緊張時更加明顯。有不少人足汗過多,汗液分解后,釋放出很臭的氣味。汗液浸腐皮膚使皮膚輕微發紅及疼痛。足汗多的人也容易患足癬和跖疣,且頑固難治。
大多數多汗癥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每當感情沖動及精神緊張時,手掌足底會大量的出汗。因此,治療最好是找出并去除病因。由于精神緊張引起的應施行精神療法,可用溴劑、奮乃靜、安泰樂等藥物。
全身性多汗癥可用抗膽堿藥物如阿托品內服可暫時有效,但可引起口干、皮膚潮紅等不適。全身出汗者在洗浴后,用清水沖凈皮膚,擦干后,外搽明礬飽和液或25%氯化鋁溶液,然后任其自然干燥。
足部多汗者要選用透氣性能良好的鞋襪,經常洗腳及擦干皮膚,外用25%氯化鋁溶液。也可用明礬水洗腳。臨睡前在鞋內放一些浸有10%福爾馬林液的棉球。常用明礬水洗腳能保持皮膚的干燥,有效地抑制足汗分解產生足臭。(編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