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勁靜
繼股價“閃崩”、臨時停牌、擬出售上游資產之后,貝因美又因出現業績大變臉成為近期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其半年報業績預告已是連續4年大失水準,是變臉“慣犯”
資本市場從來都不缺焦點,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貝因美”,002570.SZ)就因繼股價“閃崩”、臨時停牌、擬出售上游資產之后,又出現業績大變臉而成為近期的焦點。
近日,貝因美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大幅向下修正公告稱,公司預計上半年凈虧損在3.5億-3.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為2.14億元。而在今年4月份,公司就曾在公布第一季度業績時預計,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00萬-5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為何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里,業績出現如此大的變動?是如公司所稱配方注冊制的發布對公司造成了這樣大的影響,還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據統計,2013年以來,貝因美已經在4年里發生過6次業績“變臉”,成為名副其實的“變臉王”,特別是每年的中報業績預告,竟連續4年無一次估準。貝因美為何會頻頻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
7月11日下午,貝因美股價在8分鐘內突然閃崩,引發大量資金出逃。以超大單和大單為代表的主力資金出現超過9600萬元的凈流出,另有近2.2億元的賣單封死跌停而未能出逃。這是否因為出現內幕消息泄露而造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如何保障投資者利益?
針對以上問題,《投資者報》記者多方聯系貝因美相關人士,但無論是電話還是郵件,均無人給予相應解釋。
業績變臉“釘子戶”
近日,貝因美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一季報中的預計盈利2000萬元-5000萬元,修正為預計虧損3.5億元-3.8億元。
短短三個月,就出現3億多元的業績預估偏差。貝因美稱,主要原因為配方注冊未在預期時間發布,奶粉新政配方注冊過渡期行業秩序持續混亂,公司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渠道商審慎觀望,導致當期銷售少于原預計,致使業績出現了虧損。目前,貝因美國內5個工廠的配方注冊申報工作已全部完成。
對于貝因美的解釋,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配方制遲遲未能落地導致乳企焦慮恐慌和不敢放開生產而影響業績,這種情況在很多企業都存在。配方制延期并非是主因,主要還是貝因美企業自身的問題:投資決策、財務資金壓力或斷源、產品銷售不力、成本控制不佳等。
但在同樣的背景下,為什么其他企業的業績就不受影響或只受輕微影響呢?比如君樂寶、飛鶴等還取得大比例市場增長。
數據顯示,與躋身國產奶粉前三甲的飛鶴相比,貝因美業績顯得黯然失色。此前飛鶴乳業總裁蔡方良在公司55周年慶典上透露,受高端奶粉銷售增長的帶動,預計今年總體業績有望增長45%。而此前飛鶴發布的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34%。
貝因美業績變臉的理由得不到市場人士的認可,除了以上原因以外,還有個至關重要的原因——貝因美堪稱A股市場里業績變臉的“慣犯”。
記者查看貝因美歷年公告發現,自2013年以來,貝因美已6次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其中,半年報業績預告連續4年大失水準。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修正后的業績虧損7.5億-8億元,而前次預計的年度凈利潤為虧損3.8億-4.1億元。
針對貝因美是變臉“慣犯”的情況,曾有投資者不滿地表示,“去年來一次修正,今年又來一次,這公司一年玩幾次股民?”“公司管理問題看來還是不少,看這兩年的財報真的無語,像只猴子上躥下跳。為什么每次都變化那么大?”今年的業績變臉,有部分投資者質疑貝因美“數據造假”、“沒誠信”。
閃崩背后的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貝因美業績大變臉的前三個交易日,其股價就出現異常波動。
7月11日開盤,貝因美股價平開后走低,上午還在跌3%左右,到了午后,在沒有什么利空消息的情況下,貝因美突然急速下跌,多筆大賣單密集涌出,隨后迅速奔向跌停。雖然整個過程只有8分鐘左右,但已有超過18.1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總金額約2.2億元。主力資金大規模流出,超大單與大單合計凈流出9654萬元,市場成交總額2.49億元。
從7月11日的龍虎榜席位來看,中投證券南通姚港路營業部賣出2409萬元,華福證券廈門湖濱南路營業部、中信建投證券蘇州工業園區星海街營業部、海通證券蘇州南園北路營業部、中信證券海寧海昌南路營業部也分別賣出20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5家營業部席位合計賣出8441萬元。
就在閃崩的第二天,貝因美便發布公告臨時停牌,稱其在籌劃向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有限公司等關聯方出售重大資產。從公告看,貝因美籌劃的資產出售極其倉促,甚至連中介機構都未確定。
股價大跌之后,貝因美連續發布兩條有關上市公司的重要信息,披露公司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擬出售重大資產。這一時間節點引來監管層的質疑,深交所就此發出關注函。關注函要求其詳細說明,將2017年半年度預計凈利潤修正為大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要求其說明籌劃資產出售以及本次業績預告大幅修正事項的信息保密措施及具體執行情況,是否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形,同時報送本次業績修正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
截至目前,貝因美還未就上述問題做出正式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披露2016年報時,貝因美也因業績問題遭到深交所的問詢,其回復時表示,2016年,公司業績主要受市場假冒奶粉事件及奶粉新政配方注冊過渡期行業秩序混亂影響,加上傳統渠道轉型不利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