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艷
在北京市科委、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的支持下,由北京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主辦,創客總部和北京院市合作協同創新聯盟承辦的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高峰論壇6月7日在北京舉行。
論壇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為主題,旨在匯集京津冀科技主管部門、在京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業、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機構代表共同探討科技成果的轉化的問題,通過向廣大創業者分享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方法和路徑,從而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加快功能完善、運行高效、市場化的京津冀技術轉移服務體系構建。
北京院市協同創新聯盟理事單位授牌儀式也在活動中舉行,投資北京國際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7家單位作為“北京院市合作創新聯盟”的首批成員被授予了牌匾。
推動區域協同創新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光連在論壇上介紹了北京市科委在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創新方面的布局和工作進展。他表示,目前京津冀三地協同創新已取得重要進展,一是政策互動;二是加強資源共享;三是充分開放市場,特別是科技市場。其中,京津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重要內容。下一步,京津冀也將積極推動成果轉移轉化的平臺建設。
在政策互動方面,為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北京相繼出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關于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工作方案(2015—2017年)》等文件。
《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了“整合區域創新資源,打造京津冀創新發展戰略高地”的要求。該方案指出,要加強宏觀指導和政策支持,結合產業鏈布局需要,培育具有產、學、研協同特征的科技企業集團,推進其在京津冀地區聯動發展。要建設協同創新平臺載體,圍繞鋼鐵產業優化升級共建協同創新研究院,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共建科技孵化中心,圍繞新技術新產品向技術標準轉化共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圍繞首都創新成果轉化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
北京市科委出臺的《關于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工作方案(2015—2017年)》,對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工作進行了細化,并提出要積極打造創新成果平臺,例如“共建創新成果中試基地”,將北京相關創新主體的研發成果在京津冀地區進行中試、孵化,推進其產業化發展,實現首都創新資源助推當地產業培育提升。“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圍繞京津冀地區企業、科研機構等技術需求,組織北京創新資源、科技成果進行對接,鼓勵北京地區創業團隊、投資機構等在三地進行成果轉化。
在資源共享和開放市場方面,近年來,北京市科委下屬的事業單位北京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依托首都高校院所、中央企業等創新資源,積極開展科技交流、技術對接等,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預期協同創新發展。目前,該中心已與23個省市共計35個地區建立了合作關系,重點開展了京津冀區域的科技合作與交流等工作,在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中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搭建成果轉移轉化“橋梁”
知識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知識產權保護也被視作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誠如清華大學成果與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張友生在論壇上所言,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是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保障,也為知識產權在成果轉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創造了條件、開拓了空間。無論轉移形式的選擇、交易價格的確定、獎勵資金的計算、兼職轉化或離崗創業行為的規范,能否創造知識產權、如何運用知識產權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
張友生表示,目前在知識產權及技術轉移方面的主要問題在于全周期服務能力的不足。現在高校、科研機構等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作為管理和服務部門,我們需要開展知識產權全過程服務,包括專利導航分析、技術評估和專利布局、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商務談判和簽訂協議等等,目的是把發明人的原始創新通過高質量知識產權保護起來。這需要建設一支市場化、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服務團隊。應該說,目前同時懂技術、法律和商業的技術經理人非常少。
尋求專業化的中介機構的服務也是科研人員和機構的一種選擇。作為技術轉移與技術商業化服務機構的代表,科威國際技術轉移有限公司總經理譚鴻鑫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中,技術轉移中介服務機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在不斷完善,面向市場的新型服務模式不斷涌現,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政策驅動、多主體聯動的局面。但是也要看到,我國技術轉移服務市場仍然發育不足,服務鏈條還不健全,尤其市場化的服務機構動力不足,還需要政策引導和培育。
北京院市合作協同創新聯盟的成立也是京津冀三地通過市場化手段整合資源,促進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一種嘗試。
2016年12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北京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投資北京國際有限公司、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自愿發起成立北京院市合作協同創新聯盟。聯盟的性質是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目前有包括中科院所、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及高新技術企業等42家成員單位。聯盟通過搭建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相關機構合作服務平臺,以市場化手段開展政策宣講、技術對接、成果轉化等工作,促進院市雙方交流合作,推進院市合作有關工作任務的實施落實。
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李靜在論壇上表示,北京院市合作協同創新聯盟是很好的抓手,今后將開展市場化運營的方式落實加強院市合作,推動院市協同創新發展,推動成果轉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