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義+陳婧
摘要:本文就傳統陶瓷工藝和現代陶瓷工藝創新的關系進行分析探討,對傳統陶瓷工藝和現代陶瓷工藝之間的傳承、創新、融合及現存的矛盾提出建議。
關鍵詞:傳統陶瓷 現代陶瓷 工藝創新
陶瓷工藝作為我國的一項古老工藝,發展至今,現已成為一種廣泛流傳于世界的文化現象。陶瓷工藝在發展過程中,經過一次次改革和創新,才有了今天完善的制作工藝?,F代陶瓷工藝在傳統陶瓷工藝的基礎上融入了新的元素,帶有明顯的時代牲,與傳統陶瓷工藝已有了明顯的區別。
一、陶瓷工藝簡介
陶瓷早在石器時代就已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貯存器皿。陶瓷產生的初期是為了實現存貯功能,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陶瓷工藝的發展,陶瓷具有了觀賞性,成為一種常見的工藝品,隨著陶瓷工藝衍生而來的陶瓷文化更是風靡全球。
陶瓷在西方的發展,為現代陶瓷工藝的形成帶來了新鮮的血液,羅丹、德加·雷諾阿等一批美術大師也加入了陶瓷工藝的創作,為陶瓷藝術的發展帶入了新風格。
二、傳統陶瓷工藝
傳統陶瓷工藝的概念是用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通過人工加工后得到的工業產品。早期的制陶工藝十分簡單,只需將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進行混煉,再制作成形,最后煅燒就可得到各種形狀的陶器成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陶器的制作工藝越來越復雜,成品陶器也越來越精美。商周時期,已經形成了專門生產陶器的工種。到戰國時期,制陶工匠在陶器上畫上了各種美麗優雅的花鳥和紋飾,而且已開始使用上釉工藝,使陶器表面變得更加光滑有色澤。這一時期使用的釉主要是鉛釉,而到了西漢時,出現了多種彩色釉。到了唐代出現了著名的陶器品種——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一般以黃、褐、綠三種顏色為主,也有少量的其他顏色。唐三彩的出現,標志著陶器的種類和色彩更加豐富,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制陶史上的一個巔峰時期。
瓷器的出現是以白陶工藝為基礎的,在商代時人們就已學會了使用高嶺土煅燒白陶,當時的燒陶溫度可以達到1000℃以上。隨著制陶工藝的不斷改進和煅燒溫度的不斷提高,至唐代已有瓷器出現,其質量已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準。到了宋代,瓷器得到飛速的發展,燒瓷技術完全成熟,并且出了龍泉窯、越窯、景德鎮窯、耀州窯等著名的瓷窯,其中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被后世合稱為五大名窯。而景德鎮瓷器更是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美名享譽古今。造型優美、裝飾豐富、品種繁多、風格獨特的景德鎮瓷器暢銷海內外。在景德鎮瓷窯眾多的瓷器中,以青花、玲瓏、粉彩和顏色釉最為著名,被合稱為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元代景德鎮青花瓷的發展達到一個高峰。到了明代,青花在元代的基礎上變得更精美,出現了許多光彩奪目的作品。其中青花玲瓏瓷更是以玲瓏剔透、晶瑩雅致而成為古今中外制瓷史上獨樹一幟的佳作。
到了清代,瓷器受到琺瑯彩制作工藝的影響,在五彩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釉上彩,使瓷器的色調變得淡雅柔和,瓷器表面有粉潤的光澤,這就是形成于康熙晚期的粉彩瓷器。直到此時,陶瓷工藝的發展已達成熟,傳統陶瓷工藝達到巔峰。
三、現代陶瓷工藝
由于傳統陶瓷的煅燒工藝已完善成熟,現代陶瓷工藝在成型、煅燒等制作技術方面并沒有太多的改良創新,最大的改進就是由傳統的炭窯燒制改為現代化的電窯燒制。與傳統的炭窯相比,電窯除了環保節能外,也更容易控制溫度,對陶瓷工藝的發展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進步。除此之外,現代陶瓷工藝的創新更多是體現在藝術加工上。由于西方審美標準與東方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對我國的藝術發展,特別是美術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在陶瓷工藝的外形方面。
在陶瓷加工過程中,對造型、色彩、花紋圖案等方面的加工制作,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許多西方審美元素,使陶瓷這一古老的工藝煥發出新的光彩,特別在是造型和色彩的運用上,極大地豐富了陶瓷的種類、陶瓷工藝的表現形式以及陶瓷文化。
由于科技的進步,陶瓷工藝自然而然的也和科技聯系起來,使陶瓷的功能在除了充當日常生活中的存貯器皿和觀賞藝術品外,更成為工業生產的重要零部件。陶瓷具有堅硬的質地,還有耐腐蝕、不氧化、不導電、耐高溫和容易加工成形等特征,利用這些特征,陶瓷廣泛應用于火箭制造、軸承、氣輪機構葉片等工業產品的零部件,成為國防、宇宙航天等科技領域和民用工業生產領域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四、傳統陶瓷工藝與現代陶瓷工藝的關系
在功能上,雖然現代陶瓷工藝大大豐富了陶瓷的功能,使陶瓷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但陶瓷的傳統功能并沒有因此而衰落。在日常生活中,陶瓷依舊是最常用的且必不可少的存貯器皿和供人觀賞的藝術品,甚至由于現代陶瓷工藝在造型、色彩和圖案等藝術方面的極大發展,越來越多的精美瓷器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藝術上,雖然西方美術元素的融入,讓陶瓷在表現風格上有了極大的轉變,與傳統陶瓷藝術的表現形式有明顯不同,在視覺感官上帶給人們極大的美的感受,但這也導致許多從事陶瓷工藝的人員開始盲目地追求流行樣式,甚至是全盤西化,對傳統審美一刀切,極力排斥傳統陶瓷工藝中對美的理解和表達理念,而這恰恰是傳統陶瓷工藝的精髓所在,是陶瓷文化形成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傳統陶瓷工藝文化的精髓,就是不了解陶瓷文化,就無法更好地詮釋陶瓷文化的內涵。
盡管陶瓷工藝的發展需要創新精神,就像五彩瓷器吸收琺瑯彩制作工藝的精華從而形成著名的粉彩瓷器,就像在傳統陶瓷工藝的基礎上引進西方審美元素和現代科技,形成風格獨特的現代陶瓷工藝。但創新的基礎是了解陶瓷的發展歷程,了解陶瓷文化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審美理念以及陶瓷文化的內涵和精髓,這就離不開傳統陶瓷工藝,整個傳統陶瓷工藝的發展史,就是陶瓷文化的基礎,沒有傳統陶瓷工藝,就不會有陶瓷文化,更不會有現代陶瓷工藝。
五、結語
陶瓷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需求,使人們的生產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甚至因為融入了藝術創作,使陶瓷成為精美的藝術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和審美需求。而在陶瓷的發展史上,傳統陶瓷工藝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陶瓷工藝的基礎,完善了陶瓷的加工技術,為現代的陶瓷工藝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F代陶瓷工藝的大膽創新將陶瓷工藝和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使陶瓷的功能更加豐富。可以說傳統陶瓷工藝和以創新為主要特色的現代陶瓷工藝是相輔相成的,陶瓷工藝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創新,傳統陶瓷工藝之所以得到順利發展,正是因為不斷的創新,而現代陶瓷工藝的出現和發展也是創新的結果。在未來,陶瓷工藝的進一步發展依舊離不開創新二字,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使陶瓷工藝更加精益求精,創造出更加精美、功能更豐富的陶瓷,使陶瓷文化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 1 ]高揚.工藝傳承與創新在景德鎮現代藝術陶瓷創作中的作用[J].陶瓷學報.2014.35(5):548-552
[ 2 ]聶鵬,曹義和.從工藝和材料的運用談景德鎮現代陶瓷綜合裝飾的創新[ J ] .景德鎮高專學報.2013.28(2):125-126
[ 3 ]易湘信.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 4 ]何科丁.淺談新時期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的“現代風”[ J ] .江蘇陶瓷.2015.48(6):15-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