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升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氯堿廠,山東淄博255411)
電解整流系統可靠性設計分析
王永升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氯堿廠,山東淄博255411)
介紹了幾個常用的可靠性參數,依據可靠性框圖技術,通過可靠度的相關分析,找出系統可靠性的薄弱環節。通過硬件的冗余配置和軟件的容錯編程,提高了整流系統的可靠性。
可靠性框圖;可靠度;MTBF;冗余;容錯
可靠性工程是賦予產品可靠性的一種綜合技術:設計奠定可靠性,精細制造保證可靠性,用心維護保持和延續可靠性。可靠性設計就是要在構思、定義、研制階段中考慮可靠性要求,以保證未來產品有較高的可靠性。評價某一設備可靠性的具體指標是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亦稱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現在UPS廠家多在說明書中列有該項,這主要是重要場所要求不間斷供電,保證這一任務的UPS必須要高質量、高可靠性,如此,促使生產廠家在可靠性的追求上投入較大、取得的成效也大,且使可靠性得到量化。國內整流器廠家在這方面的工作還相對落后,希望通過本文論述能對生產和制造企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整流器的可靠性也能量化,以后的說明書中也有MTBF指標。
系統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設計的目的是找出設計產品潛在的失效模式和薄弱環節,通過設計進行預防和改進,從而消除失效模式和薄弱環節。
可靠性設計的任務是通過設計確定系統可靠性。
系統可靠性定量衡量的幾個參數為平均故障率λ(t);可靠度R(t);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
1.1 平均故障率λ
平均故障率為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產品的故障總數與壽命單位總數之比。

式中:rg—出現故障的次數,個;No—CPU數量,個;t—工作時間,h。
如:一批CPU 1 000個,開始工作5 000 h,內有100個出現故障,工作5 000 h時的平均故障率:

1.2 可靠度R(t)

可靠度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式中:No表示t=0,開始時的產品總數;r(t)表示在0到t時刻的工作時間內,產品的累計故障數。
1.1 例子中CPU的可靠度為:

實際上,可靠度隨運行時間在變,因此R(t)是一函數,其與平均故障率λ的關系為:R(t)=e-λt。
1.3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
產品從開始工作直到出故障所經歷的時間稱為無故障時間。在一批產品中每個無故障時間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依據定義可得: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與平均故障率λ的關系表達式為
2.1 可靠性框圖技術
可靠性框圖是研究系統可靠性的重要工具,其最基本的類型是:串聯系統;并聯系統,在此基礎上又派生出一些其他類型,整流系統的可靠性問題也僅與這基本的類型有關,故僅討論串聯與并聯系統。
2.2 串聯系統及其應用分析
組成系統的所有單元(子系統)中任一單元故障均會導致整個系統的故障稱為串聯系統。其可靠性框圖模型見圖1。

圖1 串聯系統可靠性框圖
它有n個單元(子系統)串聯而成,設各單元的可靠度分別為:R1,R2,R3,…,Rn,則整個系統的可靠度為:R=R1×R2×R3×…Rn。由于每個單元的可靠度Ri的取值范圍在0~1之間,故從設計角度出發,為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應從下面幾方面考慮。
(1)盡可能減少串聯的單元數,而每一單元內部要多用集成電路,少用分立元件,減少元器件的種類與數量;
(2)提高單元的可靠性,即降低其故障率λ;
(3)系統中某一單元的可靠度比其他單元的低較多時,可適當采用高質量等級軍用元器件或更改單元設計,以提高單元的可靠度。
對于整流系統來說,其可靠性框圖模型見圖2。

圖2 整流系統可靠性框圖
則整流系統的可靠度為:R=R變壓器×R整流器× R冷卻系統,由于變壓器的使用年限為25年、MTBF為 1.75×105h,這相當于運行后20年內不會出故障;而冷卻系統都是2臺水泵,1開1備,其能在線維修,故其可靠性也很高,可靠度可近似是1。如此,決定整流系統可靠性的便是整流器了,為使其在15年的使用年限內可靠工作,整流器內部諸多單元設計需遵從以上三方面。
2.3 并聯系統及其應用分析
組成系統的所有單元(子系統)都發生故障時,系統才發生故障稱為并聯系統。其可靠性框圖模型見圖3。

圖3 并聯系統可靠性框圖
它有n個單元(子系統)并聯而成,設各單元的可靠度分別為:R1,R2,R3……Rn,則整個系統的可靠度為:R=1-(1-R1)(1-R2)…(1-Rn)
如果并聯的各單元是同類型的,則可靠度R=1-(1-R1)n,而R1為每一單元的可靠度。為直觀的分析問題,把n=1、2、3時,也就是1個單元并聯(1+0冗余)、2個單元并聯(1+1冗余)、3個單元并聯(1+2冗余)時的可靠度R與每一單元可靠度R1相對應的坐標曲線見圖4。

圖4 冗余數與可靠度對比圖
由圖4可看出如下趨勢。
(1)同一冗余系統,隨單元自身可靠度的不同,其系統冗余后可靠度的增幅不同;
(2)系統可靠度隨冗余單元數的增加而增加;
(3)在R1較小或較大時,1+n冗余與1+(n+1)冗余的可靠度R值越來越接近。
為定量分析,再列出R1隨冗余數變化值對應表,見表1。

表1 R1隨冗余數變化值對應表
依據表1中數據,從理論上有以下分析。
(1)單元的可靠度在0.9以上時,1+1冗余的系統可靠度就相當高了,沒必要再增加冗余單元;
(2)單元的可靠度在0.8~0.9時,1+1或1+2冗余即可;
(3)單元的可靠度在0.7~0.8時,1+2或1+3冗余即可;
(4)單元的可靠度在0.7以下時,建議采用高質量等級軍用元器件或更改單元設計,以便提高單元的可靠度。
以上僅是理論上提高系統可靠度的分析,實際中還要考慮投資、裝配尺寸、冗余單元之間實現功能切換的難度、編程規模、系統自身功耗、是否能在線更換等實際問題。例如,某單元可靠度0.7,其尺寸較大,單元制造價格較便宜,可在線更換,那么其1+1冗余也是完全可以的。總之,單元的冗余數要根據情況的實際,尤其是投資情況確定,使產品具有高性價比。通常冗余技術不宜普遍采用,只能有選擇地用于失效后非常嚴重的場合。離子膜電解對整流系統的可靠供電有較高的要求,故整流系統中采用了冗余技術。由于各整流器廠家的控制方式不同,在此,僅對共性的冗余單元列舉如下。
(1)工作電源冗余:雙交流電源,雙電源模塊的冗余;
(2)反饋信號冗余:交流與直流信號的冗余;
(3)同步信號冗余:由不同的采樣點采來2個相互獨立的同步信號;
(4)通訊系統冗余:上、下位機和通訊介質的冗余;
(5)控制觸發單元(控制調節器)冗余:大多是同構1+1冗余,也有的是異構1+2冗余。
以上單元多采用了1+1的冗余,從實際應用來看,能滿足生產的可靠性要求,這些單元的冗余設置通常是經常出故障的環節,經過應用后,感到有必要冗余,在后來的設計就完善上了。可靠性研究到家的廠商,設計之初,通過可靠度的定量計算、分析,然后簡約的串聯單元+必要適度的單元冗余,便完成了優化設計,且預知產品的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MTBF再經過產品實際應用的檢驗,就出現在了產品說明書中。
3.1 故障聯鎖輸入信號的處理
線路故障的發生有2種情況,一種是開路,是由于斷線、接線端子松動、端子等接觸面氧化后接觸電阻增大等原因造成的,開路發生的概率占線路故障的90%以上;另一種是短路,是由于兩芯線間絕緣老化、外力擠壓、端子受潮等原因造成的,短路發生的概率占線路故障的10%以下。線路故障可引起聯鎖誤動或拒動,對開關輸入信號來說:新上整流系統,一般的故障保護設備都有一開、一閉2對觸點(兩常開或兩常閉觸點也一樣),將其都引入控制系統,在控制系統中做一邏輯,當一對觸點動作時,僅報警,只有2對觸點同時動作時,才聯鎖停車。
而線路故障(不論是開路,還是短路)對于模擬輸入信號來說,因為線路故障后模擬信號的數值將變為零,聯鎖的結果也表現為誤動與拒動。
對于模擬輸入信號來說,選擇的模擬信號為:4~20 mA,1~5 V(或1~10 V),這樣正常時,模擬信號最小值也在4 mA或1 V以上,當線路故障時,輸入信號會變為0,可在控制編程時,做一判斷邏輯,只要模擬輸入信號為0就是線路故障,此時僅報警,再延時一段時間后(如果值班人員這期間仍沒檢查、處理好)聯鎖停車,至于延時時間的長短,要看具體是何故障,有無后備保護等具體情況來確定,這樣就可使整流設備具有一定的容錯功能。
3.2 存在邏輯關系量的處理
將同步信號的A、B、C三相同時引入控制系統中,由于三相的相位差是固定的120°,因此,整流器可采集其中某一相的過零點作為同步基準便可,6個觸發脈沖依次移相60°輸出。但當這一相斷線(熔斷器熔斷)時,會導致同步故障,正常只有一相為工作相,其余2相為備用,可以通過軟件的編程來實現,只要A、B、C三相同步信號有一相正常,6個觸發脈沖依次正常輸出,整流器就能正常工作,目前國內廣州擎天等企業已經實現。
國外的一些整流器廠商非常重視產品的可靠性分析,把整流器的可靠性進行了量化,如瑞士的ABB公司,其對每一單元、環節都進行可靠性的分析、計算,在此基礎上確定達到預期可靠度的設計方案,確保高可靠性整流器的先天優勢。可靠性設計的內容不僅限于本文提到的簡化、冗余設計,還有降額設計、耐環境(溫度、濕度、振動、腐蝕、輻射、電磁兼容等)設計等環節。可靠性設計僅完成高質量產品的第一步,還要經過精細的制造工藝,方可產出高質量的整流器,總之,高質量整流器的獲得要經過一系列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無論在可靠性的廣度,還是深度的論述上,限于篇幅而未展開,旨在通過本文,引起關注,促進國產整流器可靠性設計工作的縱深發展,使整流器產品不但能告知出廠時的質量情況,還能告訴用戶產品出廠后在有效使用期內的失效概率有多大(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備件更換、預知維修、產品升級換代更有針對性,以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就可保證整流器的可靠運行。
Reliability design analyzing of electrolysis rectifying system
WANG Yong-sheng
(Chlor-alkali Factory of Qilu Branch SINOPEC,Zibo 255411,China)
Firstly,we introduce several commonly used reliability parameters.Then,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 technology,we find the weak link of the system reliability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liability.Finally,the reliability of rectifying system is improved by hardware redundancy configuration and software fault tolerance programming.
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reliability;MTBF;redundancy;fault tolerance
TM461
B
1009-1785(2017)07-0008-03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