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制度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
農村財務問題歷來是農村工作的難點重點 ,也是廣大農民最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近年來,國家在農村財務管理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法規及制度等,各級各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就農村財務管理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㈠村干部及其他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村會計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責任感不強、無證上崗、對新會計制度不熟悉,難以適應當前農村財務管理要求。
㈡財務公開落實不到位。有些地方村干部在進行財務公開時弄虛作假,避重就輕,只公布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真正群眾關心的問題等卻被干部故意“忽略”,群眾無法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
㈢民主監督發揮作用不大。部分農村監督委員會成員財務水平有限,不認真審查單據,不認真履行職責,沒有起到監督的作用。
㈣財務制度不健全,缺少良好的監督體系。村財務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規章制度,包括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開支審批制度、財產物資管理制度、結算資金管理制度、現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財制度等,但部分村干部有財務制度執行不嚴,有章不循,有規不依的現象。
㈠政治思想、素質較差。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較低,對黨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學習放松,缺乏管理經驗,不能正確履行職責。
㈡對農村財務管理力度不大。鄉鎮機構改革后,經管人員相對減少,對村級財務的管理職能有所削弱;村級財務管理缺乏透明度,財務公開力度不夠;代理會計把關不嚴。
㈢財務公開不到位,管理不民主,監督乏力。
㈣對農村財務問題重視不夠。有些村干部對農村財務管理不重視,對群眾反映的財務方面的問題不進行認真的調查和處理。
㈠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將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到位。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如財務審計制度、集體資金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民主理財制度等,使財務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更加具體化。保證財務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不走樣,為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提供有力保障。
㈡加強審計理財監督,建立完善審計制度,切實有效地做好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審計工作專業性、業務性都很強,應配備專門的審計人員,專職審計人員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高的政策水平,較強的業務能力。應搞好農村財務專項審計,定期進行現金審計,對離任干部進行離任審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㈢堅持民主理財,夯實村級財務管理基礎。充分發揮民主理財監督作用。一是民主推選理財人員,由群眾民主推選有一定文化素質和財務知識、敢于說話、對群眾負責的黨員群眾,組成村級監督委員會。二是提高監督委員會成員的理財水平,定期對理財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理財人員的理財業務水平、監督能力,同時及時登記處理理財意見。民主理財時,理財組要及時對違規違紀情況進行登記,并拿出處理意見。三是大力推進民主議事制度,充分發揮群眾管理集體財務的積極性,堅持村議事會審議制度,村集體每年的重大財務活動必須征得村議事會討論審議。

㈣加強農村財會人員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理財水平。一是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農村財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和工作指導,不斷學習充實新的財務管理知識。二是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素質。廣泛開展農村財務人員思想品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敢于照章辦事。三是堅持獎罰制度。對堅持原則、按章辦事的財務人員,維護其合法權益;對不堅持財務制度、違犯財經紀律、不適合在財務崗位工作的人員,堅決清除出財務人員的隊伍,促進財務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吳玉娥 高密市醴泉街道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