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宏書+吳雨明+何玉安+劉書凱+周曉燕+王林玉+汪漢成+楊春元



摘要:為了探尋適合貴州市貴定縣煙區地膜井窖式煙苗移栽的最佳煙苗素質,比較了不同素質煙苗地膜井窖式移栽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煙葉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適合當地的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最佳煙苗素質要具備剪葉1~2次、苗齡45-60 d、莖高4~8 cm、功能葉4~7片/株。該結果為當地全面推廣烤煙地膜井窖式移栽提供了技術支撐。
關鍵詞:烤煙;地膜;井窖式移栽;煙苗素質;貴定縣
中圖分類號:S572.8(734GD)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4-2699-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4.025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the tobacco seedlings with suitable quality for film mulching pit transplanting process in Guiding count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processes on development of tobacco plants and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were compared. Result presented that the best quality of tobacco seedlings was that cut leaves for 1~2 times, seedlings age at 45-60 d, stem height 4~8 cm, and functional leaves 4~7 blades per plant. The results provided good evidence for film mulching pit transplanting.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 pit transplanting; tobacco seedling quality; Guiding county
近年來,井窖式移栽技術在貴州省煙區得到廣泛推廣,井窖式移栽已成為當地烤煙生產的主要移栽方式。井窖式移栽的推廣,解決了無需進行多次剪葉培育高莖煙苗和縮短育苗時間的問題,實現了適時移栽、煙苗深栽、栽后煙株早生快發的目標,有效保障了烤煙大田生長時間[1-5]。同時,井窖式移栽在育苗和移栽環節方面較常規移栽用工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期烤煙生產人工缺乏的問題。雖然井窖式移栽較常規移栽優點多,但在生產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其中在移栽時對移栽煙苗素質把握不好就是一個較普遍的問題,有的移栽苗過于嫩小、根系不發達,有的又過于高大、僵老,導致栽后煙株的生長發育狀況不及常規移栽正常,從而影響到井窖式移栽技術的正常推廣。針對貴定縣煙區井窖式移栽過程中移栽煙苗素質存在的問題,課題組在貴定縣具有代表性的植煙區域進行了不同素質煙苗地膜井窖式移栽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煙葉質量特征的影響試驗,以期找出適合當地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的最佳煙苗素質,從而為全面推廣烤煙地膜井窖式移栽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于2012年在貴州省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屯腳實施,該地地理位置是北緯26°43.157′,東經107°13.200′,海拔1 159 m。試驗地前作為玉米,沙壤土,肥力中等,土面平整。
供試品種為畢納1號,由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具體見表1。各處理大區對比,不設重復,每處理種植面積300 m2。4個處理安排在同一塊地,試驗地的土壤肥力均勻一致。移栽期根據試驗要求的煙苗素質確定,本試驗點的移栽期在2012年4月8日至5月2日。各處理的種植密度、施肥量、打頂留葉、成熟采烤等統一按照貴定縣2012年烤煙生產標準化管理技術方案執行,地膜井窖式移栽技術按照貴州省2012年烤煙生產主推(示范)技術要點執行。
1.3 調查測定指標
1.3.1 生育期 記錄各處理的移栽期、團棵期、現蕾期、打頂期、腳葉成熟期、頂葉成熟期。
1.3.2 移栽煙苗素質測定 移栽當天測量不同素質煙苗的有效葉片數、莖高、莖圍,測定單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1.3.3 煙株農藝性狀調查 調查時間為移栽后60 d,各處理分別調查代表性煙株10株,調查內容包括株高、莖圍、單株葉數、最大葉長、最大葉寬,都取平均值。
1.3.4 經濟性狀 各處理分別掛牌進行烘烤,烘烤結束后各處理初烤煙的分級嚴格按照國標執行[6],價格按照2012年貴州省黔南州煙葉收購價格執行,調查內容包括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桔色煙比例等。
1.4 數據處理
試驗所得數據應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程序處理[7],并制表,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移栽煙苗素質測定
各處理移栽煙苗素質測定情況見表2。從表2可見,在播種期相同的情況下,移栽煙苗素質不同導致移栽期早晚不一致。在一定的苗齡范圍內,隨著苗齡的增加煙苗的葉片數、莖圍、莖高以及干物質積累逐漸增加,煙苗素質也逐漸提高。從移栽時間及地膜井窖式移栽的操作角度來看,以處理2和處理3的煙苗素質相對較適宜。
2.2 生育期調查
各處理的生育期調查結果見表3。從表3可見,用不同素質的煙苗進行地膜井窖式移栽,從移栽期到團棵期所需的時間以處理2和處理3最短(54 d),處理1最長(62 d),處理4比處理2和處理3推遲2 d;各處理煙株從團棵期至現蕾期、打頂期、腳葉成熟期所需的時間長短差異不大,但各處理煙株從腳葉成熟期到頂葉成熟期所需時間長短存在明顯差異,其中處理1最短(43 d)、處理4最長(51 d),處理2和處理3分別比處理1推遲1-3 d;從各處理的大田生育期來看,以處理2和處理3的最短(125 d),處理1和處理4相對較長(132 d和131 d)。從以上調查數據分析可看出,處理2、處理3相應素質的煙苗進行地膜井窖式移栽,有利于煙株早期的早生快發,能適當縮短大田生育期,這對于提高烤煙的經濟性狀有積極意義。
2.3 農藝性狀
各處理煙株的農藝性狀調查、分析結果見表4。從表4可見,栽后60 d,各處理煙株的株高以處理2最高、處理1最低,處理2、處理3與處理4、處理1之間差異顯著(P<0.05),處理2與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處理4與處理1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各處理煙株的莖圍、單株葉片數差異不顯著(P>0.05),但均以處理2、處理3相對較粗和較多;最大葉長、最大葉寬以處理2最大、處理1最小,處理3、處理4介于二者之間,處理2、處理3的最大葉長與處理4、處理1之間差異顯著(P<0.05),最大葉寬與處理1之間差異顯著(P<0.05),與處理4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以上情況說明,移栽煙苗素質不同,栽后60 d的農藝性狀表現各異,其中以剪1次或2次葉、苗齡在45-60 d、莖高4~8 cm,功能葉4~7片/株的處理2和處理3煙苗實施地膜井窖式移栽較適宜,栽后有利于煙株的早生快發;而煙苗太?。ㄌ幚?)或移栽時間過晚(處理4)都不利于煙株正常的生長發育,不能產生理想的農藝性狀表現。
2.4 經濟性狀
烘烤結束后各處理經濟性狀調查、分析結果見表5。從表5可見,處理2和處理3與處理1和處理4相比較,在產量和產值上差異顯著(P<0.05),在均價、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和桔色煙比例指標上略有增加,但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用剪1次或2次葉、苗齡在45-60 d、莖高4~8 cm、功能葉4~7片/株的煙苗進行移栽,不僅利于地膜井窖式移栽操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烤煙的經濟效益。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在貴州省貴定縣煙區實施地膜井窖式移栽的煙苗剪1次或2次葉、苗齡在45-60 d、莖高4~8 cm,功能葉4~7片/株,則其煙苗大小較適合當地的移栽時間,有利于地膜井窖式移栽的操作,并能促進煙株早生快發,農藝性狀表現較好,還可適當縮短烤煙大田生育期,從而提高烤煙的產量、質量和上中等煙比例,整體綜合表現較佳。因此,貴定縣煙區適合當地地膜井窖式煙苗移栽的最佳煙苗素質為剪1~2次葉、苗齡45-60 d、莖高4~8 cm、功能葉4~7片/株。
參考文獻:
[1] 邱雪柏,高維常,陳 偉,等.井窖式移栽煙田溫濕度對煙株前期生長發育的影響[J].煙草科技,2015,48(7):20-24,35.
[2] 李長權,楊文鋼,黃點平,等.六盤水煙區烤煙井窖式移栽配套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2):9-11,13.
[3] 羅會斌.烤煙井窖式移栽技術[J].農技服務,2012,29(3):344, 353.
[4] 李喜旺,周為華,蔣 衛,等.烤煙“井窖式”移栽技術推廣總結[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545-546,563.
[5] 艾永峰,羅會斌,龍鵬臻,等.煙苗剪葉次數對井窖式移栽煙株生長發育的影響[J].煙草科技,2014,47(9):80-83.
[6] GB 2635-1992,烤煙[S].
[7] 李益鋒,王朝暉,劉東輝.利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農業常用田間試驗進行方差分析的探索[J].作物雜志,2005(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