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珠容
『唱吧』:給你一首歌的時間『唱』出自己
◎文/張珠容
他用一款手機APP將線下KTV搬到了線上,上線5天下載量就占據APPStore榜首;又一個5天后,用戶已經突破100萬;5年時間,注冊用戶更是突破一億。他,就是『唱吧』創始人陳華。

本文主人公
從2012年5月“唱吧”上線,短短5年時間,“唱吧”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一億,估值超過40億人民幣,被譽為“最時尚的手機KTV”。那么,它是怎么做到被大眾熟知并追捧的呢?
“唱吧”的創始人陳華,是一名典型的技術男,就讀于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上大學時,他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在北大里找一個女朋友。可是,陳華性格靦腆,社交能力也不太好,想要交個女友,簡直太難了。他想我總不能在校園里拉住一個女生就跟她說我喜歡你吧?那可不是我的風格,我要以非常內斂的方式去追女生。
那時,騰訊早已推出QQ,陳華的想法是通過QQ去結識北大的女生,但是,此時QQ還不具備可搜索“附近的人”這個功能。陳華開始頭疼:我該怎么知道哪些QQ用戶才是北大女生呢?
陳華并沒有避開QQ這條路,而是鉆研了進去,研究了一段時間后,他有了一個驚人的收獲。陳華發現QQ的“按條件搜人”功能選項里,隱藏著一個非常有用的選項“郵政編碼”。他覺得很多女生在設置自己的個人資料時,都會老老實實地填寫上郵政編碼,自己若通過搜索“郵政編碼”去搜人,一定能找到很多北大女生。
果然,陳華在“按條件搜人”功能選項里填上北京大學的郵政編碼“100871”之后,跳出了很多北京大學的女生。他欣喜若狂,逐個去加QQ,開始和女孩子們聊天。那些北大女生都很驚訝,紛紛問他:“你怎么知道我在北大?我的整個QQ沒有任何特征顯示我是北大的學生呀。”
因為用了一個小小的“非常手段”,陳華認識了很多北大女孩子,其中,就包括他后來的妻子。不過,此時的陳華還不知道自己的這一舉措,其實已經為后面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2011年年底,陳華組建了自己的創業團隊,他們從幾十個創業項目里精心篩選出了一個目標項目——做一款時尚的手機K歌軟件。做出決定之后,陳華才發現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團隊里的人要么不會唱歌,要么唱歌很難聽!
一個總體唱歌糟糕的團隊,要怎么去打造出一款時尚的手機K歌軟件?想到這里陳華有點灰心。不過,他立馬想起了自己大學時找女友的經歷,他對自己說,眼前的問題里,也許就藏著一個機會!
于是,基于很多人唱歌不好聽這個問題,陳華帶領團隊打造出了特殊的“唱吧”軟件。軟件可以將聲音美化,通過一些巧妙的方法去掉噪音,再加上很多特殊的音效處理,使得用戶錄出來的聲音比想象中的純粹、好聽。
軟件的問題解決后,陳華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用戶如果去KTV里面唱歌,唱完歌朋友會給他鼓掌,這樣他就知道自己唱得好不好。可是用“唱吧”軟件唱歌,用戶無從得知自己唱得如何。基于此,他為用戶增加了“系統打分”功能。用戶一唱完,系統就會將他唱的歌跟原唱進行非常精確的對比,然后告訴用戶他擊敗了全國百分之多少的人。事實證明,這個功能不僅能夠打分,還同時起到了激勵用戶的作用。
很多唱得好的用戶,不僅希望自己能唱得過癮,還希望把自己唱的歌分享給別人。針對這個問題,陳華又給“唱吧”增加了分享的功能,讓用戶隨時能把歌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微博和QQ空間等平臺。
陳華當時經營著一個十一二個人的團隊,他們都是技術和業務能力非常扎實的人,所以第一版的唱吧并不像2012年大多數APP一樣功能缺失、UI簡陋,它剛一問世就基本擁有了今天唱吧最基本的所有功能,唱歌、美化聲音、分享、打榜,還率先實現了正方形頭像的設計,每一個打開APP的人都能看出這是一款用心打造的產品。正因如此,“唱吧”軟件的首輪傳播完成得非常順利。
“唱吧”創立不久后,不少類似的手機K歌軟件出現了。此時的陳華不慌不忙,他覺得不同的競爭時段,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2012年“唱吧”剛剛上線不久,就面臨不少競爭對手,陳華常常站在對立面去思考:如果我是競爭對手,要打敗“唱吧”,我需要做什么?他覺得,競爭對手需要做的無非是吸引用戶的眼球,那么,吸引用戶就是“唱吧”當務之急要做的。
陳華給“唱吧”添加了各種各樣的“堡壘”式便捷功能,比如增加自定義伴奏、可以合唱、可添加視頻等等。這些“唱吧”獨有的“堡壘”一經推出,用戶很是擁戴,也讓更多人紛紛路轉粉。
到了2013年,“唱吧”的用戶量已經很大了,競爭對手被甩得挺遠。此時,陳華開始關注“唱吧”的軟件自身,“唱吧”經常出現閃退、各種功能不全等問題,他覺得很對不起用戶。于是,他帶領團隊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去補齊之前所欠用戶的“功能賬”。先“對外”再“對內”,“唱吧”被陳華打造成了一個“內外兼修”的軟件。
“唱吧”的布局不止APP。近兩年,“唱吧”開始推出麥克風、車載麥、耳機等硬件產品。這些“唱吧”周邊并不是利潤導向的產品,而是作為一種補充性的產品來幫助喜歡唱歌的用戶唱出更好聽的聲音。
“唱吧”的布局也不止線上。2014年5月起“唱吧”與麥頌KTV達成戰略合作,創立全新形態的互聯網KTV實體連鎖品牌唱吧麥頌KTV,并在傳統KTV行業日漸式微的逆境中,以新型的互聯網模式開啟了快速發展通道——用戶在房間里唱歌,粉絲可以通過線上支付,給他現場送來花、送來酒水。用戶在房間里唱的歌,輕按一鍵,就能像線上一樣,分享到朋友圈、微博里。截至2017年6月,已有200家“唱吧”KTV實體店在全國開業,未來五年將實現1500家門店的目標。
“唱吧”KTV實體店的成功關鍵,在于陳華把成本降下來了。他把高成本的東西都砍掉了,比如廚房、大廳等等,用戶想吃東西,“唱吧”KTV實體店會給他鏈接各種各樣的外賣軟件,讓他們自己隨心所欲地去點。把消費門檻降下來后,很多顧客會重復消費,回頭客就一下子增多了。
看到陳華的事業如日中天,不少人問他的成功秘訣是什么。陳華說:“我們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困難,其實它們代表的都是機會。今天的霧霾很嚴重,那么解決霧霾問題就成為一個特別大的創新機會;醫院排隊很難,如何找出好的解決辦法,也是很棒的機會。面對問題,如果我們只是繞過去,也許就會錯失一次改變世界的機會,所以說問題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