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糯玉米一年兩季錯時栽種效益高

早熟糯玉米在烏溪村可以栽種兩季,第一季賣得早,第二季賣得晚,這種錯時節的栽種方法,避免和其他玉米常規上市的“高峰期”碰撞,價錢只高不低。
人勤春來早,春節剛過完,不少農民朋友就勞作在田間地頭,抓住有利時機,開始了春耕生產。3月6日,筆者來到貴州省大方縣黃泥塘鎮烏溪村一塊早熟甜糯玉米基地,只見一條條白色的塑料薄膜縱橫有序地排列在田地間,數十位村民正扛著鋤頭在地里耕作,很是忙碌。
“最近氣溫還比較低,正在對玉米進行蓋膜。”種植戶馬開珍告訴筆者,今年她種了0.13公頃早熟糯玉米,從2月20日左右就開始播種,最近幾天育苗移栽后,正在整地蓋膜。由于忙不過來,還請了幾名當地村民來幫忙。
馬開珍說,玉米通過地膜覆蓋栽培,不僅能起到防寒、保水、保肥作用,還能縮短玉米生長時間,有效提高產量。
“提早播種就可提早上市。”據了解,正常糯玉米播種大約在三四月份,上市時間為七八月份,而在五一前后,馬開珍的糯玉米就將上市銷售,價格可以達到每千克6元左右,相當于正季糯玉米的3倍。
不僅如此,在5月上市銷售之后,馬開珍還準備播種第二季,這樣就會趕在國慶節前后上市,填補糯玉米的市場供應淡季,可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馬開珍面帶笑容地說:“種這個糯玉米我已經種了8年了,按去年我種的0.13公頃地來說,需要肥料150千克,加上人工、地膜、引水等,大概需要投入3000元左右,收入將近20000元。”據黃泥塘副鎮長劉紅介紹,栽種早熟糯玉米需要蓋地膜,667平方米地需要2.5千克地膜。為了帶動貧困戶增收,鎮里每667平方米補貼500元,讓所有貧困戶都來種植早熟糯玉米。
今年,黃泥塘鎮的早熟甜糯玉米種植結合全鎮的板塊經濟、春耕生產規劃布置,在黃泥村、黃泥社區、西河村、化理村、雞場村種植早熟甜糯玉米533余公頃。截至目前,落實種植面積300余公頃,涉及12個村民組,595戶。其中,3.3公頃以上連片3片;20公頃以上1片。目前,已經開始種植。在烏溪村,黃泥塘鎮發展高產、優質、安全、高效早熟甜糯玉米壯大農業產業的同時,強化打造“烏溪甜糯玉米”品牌,合理規劃和提升農業產業布局,著手建立高效農業生產觀光示范園,結合黃泥塘鎮的優勢,積極推廣觀光型經濟作物種植,努力把黃泥塘鎮建設成為一個集生產、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的農業科技觀光示范園。
(愛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