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
不少讀者問我,你在醫院工作,寫的又是醫院的故事,人物有沒有原型?故事有沒有取材?
我向來認為,小說是真實事件的文學映射。顧沅的遭遇,確實有些內容取材于現在緊張的醫患關系。
不可否認,小說里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他。因為他不是那么完美,有缺陷才是我們真正的人生。
我寫小說從來都不是為了紅,或者賺很多錢。我只是想發出一些聲音,能讓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圈子更好一點,明天比今天更好一點。我想讓你們知道,這個圈子里的人,是用極其微小的力量在服務著世界最多人口的國家,希望大家能夠更寬容一點,再寬容一點。診桌對面坐著的那個人,他既不是神,也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個和你一樣的、靠本事吃飯的普通人,請對他們寬容一點。
而對讀者中的另一群人——我知道你們正在圈子里,或者心生向往,準備進這個圈子。它對你們而言潔白神圣,不應染塵埃。但是我更想說的,是我放在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它。——羅曼·羅蘭
有一天,我和我們醫院急診科的一個護士聊天。她身材高挑,容貌艷麗,如果不干護士,或許可以進演藝圈。她和我說起某年大年初二的一個經歷。當時她正要給一個急診來院的小孩兒輸液,一針下去,沒有扎進血管。孩子的家屬立刻就急了,一拳打在她的胸口上。她摔倒的那一瞬間,想的還依然是“孩子手背上的針斷了沒有”,發現沒事才松了一口氣,對打她的那個家屬說:“你心里不滿,打了我,最后受傷的卻是你的孩子,何必呢?”事后家屬道了歉,孩子的針也順利扎上了。下夜班時她才發現胸口青了好大一塊。大年初二受這樣的委屈,她流了淚,第一次想到了辭職。
我問她:“那為什么你沒有辭職?”
她想了想,說:“因為我穿了這身白衣,走出醫院的時候,別人都叫我老師。”
我又問她:“恨打你的那個人嗎?”
她說:“我記他一輩子。”
“也恨別的人嗎?”
她想了想,說:“其實,絕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好的。”
是的,天空不總是陰霾,人生不只是坎坷。所以,被沉重打擊的天南留了下來,直面傷害的楊振羽也留了下來,痛失摯友的龍天甚至扛起大旗,想要改變這個扭曲的世界……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希望,只要面對它的心不會疲憊,這個世界就不會真正令人失望。
最后的最后,想說的是——
無論你情愿與否,
歡迎來到這個殘酷而又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