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誠信是企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現代經濟社會中,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規范,更是一種責任,它也能間接的為企業創造效益,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有重大意義。重視塑造企業誠信文化,樹立企業誠信的價值觀和形象,形成支持企業發展的獨特文化特征。
關鍵詞:誠信;企業文化
1 企業文化和企業誠信
企業文化是在組織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其特有的信念和價值觀,是組織及其員工的準則和信仰,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體現了企業的軟實力和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彰顯著組織形象的有效載體。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發展中有導向、激勵和約束作用,是企業保持活力的重要條件。
在企業文化中誠信是基礎,“誠”是指真實,不欺騙,“信”是指遵守約定,踐行承諾。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許多企業都意識到誠信的重要作用,不同的企業會形成自身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卓越而長壽的企業有一個共同點:把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學家沙因曾說過:“大量案例證明,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動力,但是誠信為核心價值觀是萬古長存的,它是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言而無信者難以立足,企業誠信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的保障。
誠信和企業文化之間是相互影響的,誠信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對企業有深遠的影響。而良好的企業文化也會推動誠信價值觀的傳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賦予誠信新的內涵和意義,成為市場經濟運行的靈魂。
2 誠信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企業誠信扎根于企業中,支持著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商業社會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講信用。許多企業的興衰成敗都在提醒著我們,不講信譽,欺騙消費者和合作伙伴的企業注定是失敗的。誠實守信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強大和發展,還有助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
(一)誠信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推動力
誠信是企業的生存之本。一個企業要生存要追求更大的利益,誠信經營是不二的選擇,是企業在收獲利益的路上必不可少的條件。企業誠信是一種無形的資產,誠信經營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還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市場經濟中,良好的信譽可以給商品帶來附加價值,建立品牌信用,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誠信還有利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吸引投資者和人才,提高企業的招聘質量和發展空間。所以說長壽的企業都是將誠信作為其行動指南,企業誠信的缺失將會影響企業形象,大大的縮短企業的壽命,南京“冠生園”事件被新聞媒體曝光后,聲名狼藉,肯德基蘇丹紅事件披露,短短幾天內損失數千萬元,企業的競爭變成品牌和信用的競爭。缺少誠信,最終會被淘汰出局。
(二)誠信—凝聚企業的內部力量
企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把員工和組織以及組織目標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讓員工能認同、融入組織,提高員工忠誠度,使其產生主人翁意識和歸屬感。一套好的企業文化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企業的價值觀和管理理念,被員工所認同和接受,能更好的凝聚企業內部力量,不斷地鼓舞員工奮斗的熱情,為企業謀得更大的利益。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重點在于引入誠信的意識和觀念,并在工作中踐行。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導向是構建良好企業文化的基礎,員工需要把它內化為自身的素質,落實到企業日常工作中。誠信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長盛不衰、積極健康的管理理念,它可以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員工積極的完成任務,實現組織的目標。企業核心價值觀與精神影響著企業和員工,為其指引方向。把個人的目標和組織目標相統一,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愈發強大。
(三)企業誠信有助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誠信作為傳統美德,它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對于企業、社會和國家都有重要的意義。誠信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是國家良好形象的名片,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更應該在貿易往來中堅持誠信。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誠信保駕護航。然而,誠信缺失現象正嚴重阻礙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誠信的缺失讓許多企業在市場地位急劇下降,容易造成各種各樣的經濟犯罪,這樣不僅破壞了市場的秩序,而且阻礙了市場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一種有秩序守規則的現代競爭經濟,古話說得好:“誠信是金,待人以誠。行事以信,有誠則成”。加強企業文化中誠信的建設,樹立“誠信為本”的觀念,改善社會風氣和市場競爭環境,市場經濟才能井然有序地正常運行。
3 建設企業誠信文化
盡管誠信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很多企業依舊沒有誠信意識,忽略了誠信文化建設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我們國家信用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出現的誠信問題懲罰機制不健全,導致我們國家常常出現企業誠信問題,解決我國企業的信用問題刻不容緩。
(一)明確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應當承擔它本身的責任。就如沃爾頓所說:“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清楚的意識到企業的社會責任,看待企業的責任要有一種全局觀念,只有這樣,企業才是被看做是有信用,講商譽,遵守道德的組織而不是賺錢機器?!逼髽I要明白追求經濟效益不是唯一的目標,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都離不開企業的努力。企業只有通過自己的誠信經營先贏得誠信的名,才能獲得更大的利。
(二)強化企業誠信意識
企業文化的建立關鍵在于企業的領導者,公司的各項制度和決策都滲透著領導者的價值觀念和企業文化的取向,正所謂“上行下效”,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公司的員工,樹立“誠信第一”的理念,企業倡導的精神會對員工有巨大的示范和激勵作用,提高領導者的素質,強化領導者的誠信意識,認識到誠信觀念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意義。
(三)加大監管力度, 健全有關法律法規
解決企業誠信缺失的問題,政府要擔任起一部分責任,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和失信懲罰力度,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來處理市場上關于企業的問題,對誠信建設問題加以重視,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管理。還要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讓誠信缺失問題的懲罰有法律依據,提高執法者的素質和水平,保證執法的公平與公正。
4 結語
杰克·韋爾奇曾說:“缺乏坦誠是商業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企業的文化建設不能忽略誠信這個重要的因素,“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不講信用的企業和企業家可能獲利一時,但他們都不能長期的屹立不倒。企業誠信有經濟學的價值,誠信經營的企業才能在市場經濟中持續輝煌。在現代經濟發展中,企業的軟實力對于企業的意義越來越重要,重視誠信文化的培養,讓企業和員工把誠信價值觀內化為自身的素質,在平時生產經營和工作中轉化自覺地行動,這樣對保持企業的生命力和活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也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地發展??傊?,誠信是積極向上的健康文化,企業堅持誠信經營,是全社會的一筆財富。
參考文獻
[1]李華娟:《企業誠信問題研究》2005.11
[2]丁保會,李玉琴:《文化視閾下的企業誠信文化建設》2010.07
[3]許彥華:《誠信文化基因研究》[D]2013.5
[4]錢立潔:《誠信文化--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行為準則》2008.08.028
作者簡介
蘇彥霖(1995-),女,漢族,廣西人,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