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張敬輝
摘 要:通過二代及二代加堆型的規模化建設,核電工程由業主模式演化為專業承包模式,“十二五”以來,國家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核電行業面臨技術升級和走向國際的重大使命。核電站調試啟動作為電站運行前的最后一道技術屏障,對核電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必須提前謀劃,做好人力和物力的準備,以保證調試實施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調試準備 資源配置 三代 核電 控制 安全 質量
中圖分類號:TM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c)-0052-02
通過二代及二代加堆型在國內的規模化建設,我國核電建設由業主建設模式逐步演變為專業化工程公司總承包模式,并隨著技術的升級完善,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持下,肩負民族品牌“出海”的重任。調試啟動作為核電工程建設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是驗證工程建設質量、保障運行安全的關卡,是核電運行前的最后一道技術屏障。因此,做好核電項目的調試準備和實施工作對核電工程的順利進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核電調試準備
調試準備一般在核電站現場調試活動開始前,為了保證核電站調試順利進行所開展的人力、文件、計劃、物項、現場條件等相關準備工作,包括調試隊伍建設、調試管理制度建設和調試管理程序編寫、調試大綱及調試程序編寫、調試進度計劃編制、調試物項采購與管理、設計供貨和安裝標書及合同的技術支持、設備出廠驗收等內容。
2 調試準備的主要內容
按工程進程的時序,調試準備工作可劃分為項目準備、前期調試準備、現場調試準備3個階段。準備即作為實施的前提,又與實施工作交織,貫穿調試工作的過程。根據調試準備工作內容,又可分為調試組織機構和人員準備、技術和文件準備、物項和信息準備、專項準備和計劃準備幾個方面。
2.1 核電調試準備的組織機構
根據核電工程建設經驗,一般核電項目在正式開工后第8個月組建調試準備工作組,工作組由職能處室和專業處室組成,并按照各自的職責開展相關工作。基于前期經驗積累,參與調試準備各部門工作相對固化,二代加堆型調試準備工作組通常采用弱矩陣型組織。
2.2 調試人員準備
調試人員準備根據制定的核電項目調試人力資源規劃,按時進行培訓、授權和到崗。除主要管理人員外,其他人員在崗時間采用動態管理,即試驗開始前根據調試需要上崗,試驗結束后離崗。原則上,試驗負責人的到崗時間一般應在系統安裝竣工報告前3~6個月到崗,其他人員根據現場調試進度實際需要逐步到崗。在公司培訓程序的框架下,對參與項目調試的人員進行培訓與授權。調試人員的授權分為基本授權、調試授權和調試QC(Quality Control)授權3種類型。
2.3 調試技術和文件準備
調試技術和文件準備包括上游文件和技術資料的收集、調試管理文件準備和執行文件準備。調試技術和管理文件的編制必須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范的前提下,根據合同、設計、設備以及參考電廠的相關資料,制定文件體系和文檔分發管理程序。調試文件可分為調試管理程序、調試指導文件、調試執行文件和調試計劃文件。
調試管理程序包括調試活動所涉及的所有與安全、質量有關的活動,一般分為調試組織管理、調試文件管理、調試接口管理、調試實施管理、調試安全管理、調試質量管理、調試物項管理、調試專項管理、現場綜合管理9類。
調試指導文件包括調試大綱、系統調試大綱、調試導則、安全準則和調試規程導則。其中,調試大綱作為調試工作實施的統領性文件,其編制需要以系統調試大綱、調試導則等為依據。
調試執行文件主要包括調試規程和調試順序程序,在系統調試前8個月時須具備可用條件。此類文件是直接指導調試工作實施的文件,由相關系統和試驗負責人在調試大綱的指導下,結合系統和設備的本身特點和設計要求,編制具體的調試步驟和檢驗標準。
調試過程中根據不同時段,編制調試計劃,包括準備工作計劃、調試實施三級進度計劃、階段計劃、專項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等。作為調試工作時間部署的文件,計劃安排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各項工作的效率。工作計劃需按程序規范執行,并明確細度、格式和審批流程,以保證計劃的嚴肅性和準確性。
2.4 物項準備
調試物項主要包括調試備品備件及消耗品、調試儀器儀表和工器具、臨時設施等物項。根據調試工作需求,將調試物項按A、B、C分類法分類,不同類型物項分配各自采買渠道并進行總體規劃。根據工程經驗,A類調試物項(因現場需要補充采購的備品備件和專用工具)的采購由公司采購部負責;B、C類調試物項(儀器儀表、工器具、生產消耗品和現場臨時設施)和D類調試物項(辦公耗材等)由調試自行負責采購。
調試自行采購和管理的物項,需制定完善的物項的驗收、登記、倉儲、保管、保養、領用及剩余物項的處理制度,需建立物項分級控制制度,及早規劃現場的倉儲設施,明確保管設備、試驗儀器等應具備的條件。
2.5 信息準備
信息準備主要是協調建立調試信息管理系統,設專人負責總部、業主、項目部、采購部等接口關系,需盡早可用以備調試之需。該系統以計算機網絡和中心數據庫等信息技術為基礎,實現全調試周期各類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共享、傳遞流轉、查詢與報告、維護與使用,把貫穿于核電調試各個階段的進度控制、質量過程控制、移交管理、經驗反饋、物項管理等諸方面信息有效的綜合集成,及時為管理和決策行動提供準確信息,有效輔助各級管理和現場執行人員開展工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資源協調能力。
3 調試準備過程中的優化建議
在進度控制方面,調試準備工作的進度受到內部工作效率和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在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可能對整個工程都產生影響,應對影響因素進行預判是否可以在短期內恢復,同時需提前意識到環境因素消除后,由于上游工期延誤對調試準備和實施工期壓縮的風險。
在質量控制方面,調試準備工作質量將直接影響調試實施的安全、質量和進度,為了保證調試準備工作質量,特別是調試文件的質量,需采取的措施包含但不僅限于:對調試人員進行充分而適當的培訓;跟蹤設計、設備采購制造和安裝,使人員熟悉設計要求、設備性能和現場布置;設計人員參與調試核安全相關規程的審查;對重大項目的試驗方案,組織專家組進行咨詢和評審。
在安全控制方面,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相關要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項目機構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開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全員健康、安全和環保意識,最大程度地消除和降低調試期間的安全事故風險。
4 結語
核電調試啟動作為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完善自身內容和接口的同時,必然也受到上下游及發展環境的影響。三代核電作為升級后的產品,在工程中還缺乏實踐,存在設計未固化、設備選型不確定等影響調試先決條件的問題。同時,調試作為后端實施的項目,受上游工作影響很大,上游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對標準化的調試實施工作具有較大的質量和進度風險。另一方面,三代核電尤其是國際項目,根據不同業主方的需求,工程模式也具有多樣性,調試工作需適應市場要求,在模塊化、菜單式服務中謀篇布局,進一步創新優化調試準備模式,探索實現內部核心工作標準化、外部接口和流程因時因地特色化的遠景目標。
參考文獻
[1] HAD003/09,核電廠調試和運行期間的質量保證[Z].
[2]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百萬千瓦級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建設與創新管理創新卷[M].北京: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3.
[3] 美國項目管理協會.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M].3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