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明+韓義廣
“村志”是地方志的一種,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建設的系統工程。近年來,國家對村志的編寫越來越重視,2015年8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國辦發〔2015〕64號),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銳意進取、改革創新,依法全面推動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繁榮。截至2017年5月,先后有朱河、永安、塔元莊、教場莊、牛家莊、東莊、西兆通等36個村到正定縣檔案館查閱資料,已編纂完成的有《新城鋪村志·古都新港》《記憶丁家莊》《羅家莊村志》《固營村志》。雖然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和有關部門印發了《村志編寫指南》《地方志書質量規定》等,但仍有一些村不得章法、進展緩慢,通過研究分析癥結所在,特提出編寫村志的幾點基本要求。
首先,編好村志關鍵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村支兩委的主要責任人一定要親自抓、負全責,因為在編寫過程中要動用大量的社會資源,沒有村支兩委的堅強領導與支持,村志是不可能編好的。所以說村志編寫的水平高低,內容是否全面準確,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于村支兩委,尤其是主要負責人的認識水平。
其二,要組織一個好的編寫班子。一般情況要有3-7人組成,編寫人員素質一定要高,應有一定的文學知識和修養,寫作能力較高,在群眾中有威信,善于調查、善于考證,還要有追求真實、追求完美的精神,否則村志的質量就很難保證。
其三,要有足夠的參考資料。例如:明清、民國和建國后各個時期的府志、縣志、通史、通志,名村名鎮、文物名勝、民俗文化、歷史名人的資料,中共黨史、組織史、革命史、大事記等。還有本村的檔案要認真看,慢慢地消化,本村各姓氏的族譜都有參考價值。如果沒有大量的參考資料,村志很難說寫好。
其四,要先列好提綱。要分章節規劃好,中間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成書之后這就是目錄。
“史”和“志”是兩個概念?!笆贰笔强v向地從古到今,大事都要記,是博、大、新、精、準五項原則。要記錄有重大意義、有影響的正面事件,要有“正能量”的作用。“志”是橫向地分門別類,要厚今薄古,尤其是解放至今,要多寫、寫詳細。
“記、述、傳、圖、像、表、錄”這七個字分別有內容,可以在各個章節里恰當地使用??傊凑沼洈⑽牡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發生經過去真實的闡述,不要加個人觀點、不要評論。人物堅持生不立傳,名人錄以生為序,烈士錄卒為序,學歷錄大學本科以上,人物以當代的為主、正面的為主,以本籍人士為主。
其五,是做好資料的收集選擇。資料是撰寫志書的基礎,必須廣泛豐富、可靠、量大,口頭的、文字的、實物的都可以,如口頭傳說的神話故事、史志、碑文墓志銘、各姓氏的族譜。要博覽廣記、寧多勿缺,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收集資料越多,選擇的余地就越大。資料齊全才能選擇準確,質量才會有保證。因此,撰寫人員要勤于采訪、勤于調查研究,對史志有關的事一定要弄明白、弄清楚。
選擇資料的內容要以當代的和微觀的資料為主,要堅持六性:①地方性。重點是新、異、奇,要外村有的我有,外村沒有的我也有。②時代性。重點是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高新技術、特殊案例、跨越式發展、新農村建設方面。③時效性。要具有資政育人的作用,如產業政策、企業文化等。④存史性。包括自然人文、經濟地理,反映忠、孝、義、善的人和事。⑤資料性。越境不書,本村內的人和事要全面系統,不缺項、不斷線,要以時為序,脈絡清楚,選擇資料要科學規范、客觀真實,不弄虛作假。⑥可讀性。從實際出發,記述本村百姓關心、群眾喜聞樂見的事物。
其六,是撰寫內容要有正確的思想觀點。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內容要詳實、準確,要認真地考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能移花接木、斷章取義,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要詳略得當,要有深度、有內涵,要豐富,要實話實說,不說空話、假話。要增加亮點,要在材料特色中尋找亮點,在時代特點中尋找亮點,在圖像、照片中尋找亮點。
其七,是在語言運用上要盡量做到恰如其分。不夸大、不縮小,不能任意拔高,不搞筆下生花。時間概念上要準確,不用“目前”“以前”“以后”“很久”“最近”等。在數量程度概念上不用“相當于”“基本上”“差不多”“大概”“多數人認為”等等。要樸實不用空話套話,盡量不用“最大”“極大”“巨大”“重大”等,也不用推論之詞,如“由此可見”,更不要穿鞋戴帽之詞,如“按照……精神”“為了……采取……達到了……目的”“因為……所以”。語言要簡潔,前后不重復,詞句要流暢,書寫時要用第三人稱,不能用“我村”“我街”“我單位”等第一人稱,數字年代要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對逝人的生卒年要括注。
清稿完成后要請有關方面人員審核修改,要多方征求意見,爭取創作出精品來,為全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總字數應在30萬到50萬(包括圖片),各村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作者單位:正定縣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