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女兒指著電腦里圖片問我:“他為什么摔倒啊?”所謂“他”,就是莫·法拉赫。所謂“摔倒”,那是5000米人生最后一戰,沒能完成最后超越,撲倒在地痛楚充盈于心的一瞬間。我的解釋挺蒼白,小孩子沒聽明白,沒了興趣,跑向別處去玩兒了。
真是完美古難全,連續五屆大賽1萬米和5000米“雙金王”,兩度倫敦“雙金王”以及告別賽道的“冠軍結局”都在最后一秒鐘化為銀牌鑄就的殘缺壯美。與此前所有比賽的劇情展開全然一致,法拉赫對戰非洲軍團,暗戰驚心,對手們使用一切手段只想阻隔莫·法拉赫接近終點。太多次,莫·法拉赫獨騎闖關,最后時刻彪悍的沖擊讓阻攔者和追趕者一道陷入絕望。博爾特沖刺那是閃電劈開天地,而莫·法拉赫的決勝則好似驚濤駭浪吞噬一切。
行文至此,一定有人會提醒,修辭要注意,盡可能不要用這么多形容詞,哪怕是你內心真實感受,也顯得不高級,再者給自己留余地啊。直白地講,莫·法拉赫雖然興奮劑檢測至今清白,但誰能擔保在一個有爭議的教練麾下締造出的杰作未來會不會有什么驚天逆轉等著讓世界猝不及防呢?
26年前,8歲的莫·法拉赫以難民身份逃出索馬里,落腳倫敦,自此開始不凡人生。選擇奔跑,讓他成為曠世的田徑英雄,盡管有人如今還再竊竊私語,這個索馬里來的年輕人不過天資平平,是那個叫薩拉扎的美國教練才成就了他。至于那個薩拉扎,常年帶著隊員躲在科羅拉多高原上修煉,莫·法拉赫自2011年大邱世錦賽后的每一塊金牌中都有他的塑造之功。也就是這個薩拉扎最近兩年一直在接受美國反興奮劑組織的嚴密調查,身有嫌疑,但始終沒有定論。
兩年間,莫·法拉赫一次次狂飆般掠過終點,但必須一次次面對責難,很多人的頭頂上都多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曾在薩拉扎訓練營中尋求成績突破的美國女選手卡拉·高徹告訴BBC記者,薩拉扎給過她甲狀腺藥物,并聲言此種藥物具有“治療用途的豁免權”,也就是說一旦陽性是有退路的。卡拉拒絕了薩拉扎,堅稱自己并不需要。
這一鮮活細節被反復提及,加深了不少人對于薩拉扎軍團的懷疑,莫·法拉赫的一次錯過飛行藥檢則幾乎讓想象插上了翅膀。本屆世錦賽1萬米決賽后,莫·法拉赫僅接受了對于自己友善的媒體采訪,這進一步激怒對立面,氛圍詭異。戰完5000米,莫·法拉赫總算解脫,第二天登上倫敦塔,極目遠方,直抒胸臆,向對立面開火了。“歷史永遠不會撒謊的。過往這么多年,我所取得的成就,眾人引以為傲。你可以愛寫什么就寫什么。事實上,我的成就都是艱苦付出和信念換來的,為我的國家而奔跑。”
針對薩拉扎,莫·法拉赫聲明,過往兩年,他一直都是在英國田徑隊的訓練營中度過的,與恩師之間交集不多,只是接受一些遙控的指點,到了當下的人生階段,他自己完全可以掌控訓練和比賽。另外關于他與長期用藥的另外一名教練關系不凡的傳聞,莫·法拉赫憤懣地回應,所有寫出的新聞都靠想象,而非事實,真正的事實是這么多年了,自己付出太多辛勞,承受了別人不能想象的傷痛。這些靠聯想寫稿子的記者就是要毀掉他的成就,針對這些人,莫·法拉赫撂下一句話:“如果想證明我做錯了什么,那就請拿出證據。”
明年,莫·法拉赫將正式轉型為馬拉松選手,他拒絕透露是否還會繼續師從于薩拉扎,但對于更長距離的競賽,他本人充滿了期待,因為那是異常開闊的賽道,可以躲避開來自于對手的干擾。由此可見,這些年來跑道上的心酸實在不少,如今揮別,就留與后人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