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在日常45#圓鋼的生產過程中,由于到站鋁含量的不穩定,常常導致連鑄機絮流、停機事故的發生,而且還影響鑄坯表面和內部質量,通過現場跟蹤調查,45#圓鋼進LF爐到站鋁含量的命中率得到明顯的提高,由鋁含量的不穩定引發的45#圓鋼絮流、停機事故的比率明顯降低。
關鍵詞:45號圓鋼 出鋼溫度 出鋼碳 鋼包下渣
中圖分類號:TF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c)-0123-02
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形勢異常嚴峻,宣鋼公司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圓鋼的生產已成為新的效益增長點。45#圓鋼是其中主要品種之一,其主要用于生產無縫鋼管,管坯對鑄坯的表面和內部質量要求較高,所以冶煉軋制工藝非常嚴格。45#圓鋼對鋁含量有著特殊的要求,由于在日常生產中鋁含量的不穩定,常常造成45#圓鋼絮流、停機事故的發生,所以必須提高鋁含量的命中率。
1 原因分析
通過現場跟蹤調查,調查人員發現在整個煉鋼生產過程中,影響進站鋁含量命中率的因素有很多:裝入量不穩定、出鋼溫度偏低、出鋼碳不穩定、鋼包下渣。
2 改進措施
2.1 裝入制度
進精煉鋼種應該保證鋼包凈空在400~600 mm,特制定裝入量要求(見表1)。
為保證準確的裝入量特要求如下:(1)嚴格控制折罐兌鐵量,對折罐的裝準率進行量化考核。(2)勤打爐口避免因爐口粘渣太多蹭包口影響兌鐵量。(3)加強爐前工的操作技能。
經過11月份的冶煉數據統計比較如下:改進前因裝入量偏差導致進站鋁不達標爐數的比率為35%;經過改進后,11月共煉45#含鋁鋼77爐,因裝入量偏差導致鋁含量不達標的爐數為5爐,比率為6.5%。
經過11月份的生產實踐證明通過對裝入量的穩定控制,45#鋼進站鋁控得到了很大提高。
2.2 45#鋼放鋼溫度
針對45#鋼放鋼溫度偏低的問題,根據以下因素做出相應調整:(1)提高合金料溫度,保證合金料在烘烤爐中加熱20 min以上。(2)放鋼溫度必須保證合金料完全融化,并有一定的吹氬時間。(3)因鋼中的氧和溫度成正比關系如圖1所示,出鋼溫度過高導致鋁收得率低,所以出鋼溫度不宜過高。
通過以上分析及生產實踐我們要求45#鋼進LF爐的進站溫度要比液相線溫度高20 ℃~40 ℃(液相線1495)即到站溫度要求1 515 ℃~1 535 ℃,這就要求轉爐放鋼溫度必須在1 580 ℃~1 620 ℃才能滿足要求,而通過實踐證明在此出鋼溫度,鋁含量的命中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改進前因放鋼溫度導致進站鋁不達標爐數的比率為33%;經過改進后,11月共煉45#含鋁鋼77爐,因裝入量偏差導致鋁含量不達標的爐數為7爐,比率為9.1%。經過11月份的生產實踐證明通過對放鋼溫度的攻關,45#鋼進站鋁控得到了很大提高。
2.3 穩定出鋼碳的措施
由終點碳對爐渣氧化性的影響圖,可知出鋼碳越高氧化性越低,鋁收得率越高,但考慮到放鋼低磷(P%≤0.015),又提高了出鋼溫度,終點碳不會太高,從鋁收得率的穩定性計,我們要求出鋼碳含量C%0.10~0.20。
為穩定出鋼碳,技術員充分發揮了副槍動態終點控制技術的優勢,但運用副槍確定終點碳也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影響,例如:(1)副槍連接失敗導致影響過程測試,從而導致終點碳不達標。(2)副槍測試結果與化驗室實際分析偏差大。(3)爐前操作不當,影響測試結果。
針對以上影響因素采取以下措施:(1)加強副槍設備的日常點檢與維護,保證副槍連接與測試成功率大于98%。(2)保證副槍探頭質量達標,并定期對副槍進行校驗。(3)加強爐前操作,副槍測試前2 min內爐內不再入料,過程測量完畢后,根據測得的溫度、碳含量,決定繼續吹煉的時間、供氧流量、槍位以及是否需要補加冷料等,副槍過程測量完畢后,距離終點一般也只有2 min左右的吹煉時間,而副槍在過程測量時氧槍供氧流量已降至20 000 m3/h以下,屬于軟吹狀態,當流量恢復至正常時距離終點提槍時間已所剩無幾,為保證終點溫度成分均勻,爐前操作一方面將槍位降至最低1.4~1.5 m,另一方面將供氧流量調高,最高可達38 000 m3/h。當終點提槍停止吹煉后,鋼水靜置時間保證在0.5 min以上,方可執行終點測量,目的也是為了使鋼水內的反應趨于平靜,保證測量數據準確無誤。
2.4 嚴格控制入鋼包渣量
嚴格控制入鋼包渣量,具體措施如下:(1)勤清理爐皮渣,防止放鋼過程中爐皮渣掉落鋼包。(2)每爐出完鋼后加擋渣帽,預防出鋼前期下渣,且要求搖爐工在搖爐時,轉爐在0℃~40 ℃時慢搖爐以防止爐渣從爐口溢出,在搖爐至40 ℃~50 ℃爐渣接近出鋼口時,要求速度要快且一步到位以減少爐渣從出鋼口流入到鋼包當中。(3)轉爐倒爐放鋼前添加300~500 kg的白灰,將爐渣黏度調高,減少出鋼中期漩渦卷渣量,在出鋼到臨界高度時,適當搖動爐子破壞漩渦以減少漩渦卷渣量。(4)定期對擋渣塞車進行定位,保證擋渣球投放準確位置,提高擋渣成功率。(5)加強對出鋼口的維護,保持出鋼口周圍爐襯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證擋渣成功。
3 結語
經過11月份的生產實踐,通過對裝入量、出鋼溫度、出鋼碳及入包渣量的改進控制,進LF爐到站鋁含量的命中率得到明顯的提高,由鋁含量的不穩定引發的45#圓鋼絮流、停機事故的比率明顯降低。
參考文獻
[1] 黃希祜.鋼鐵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
[2] 管挺,孫鳳梅,王建華.轉爐雙渣冶煉工藝優化[J].煉鋼,2015,31(3):5-8.
[3] 張承斌.煉鋼學[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