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的逐步加快,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建筑的綠色生態和諧。這樣不僅有利于節約能源,同時還能有效降低污染,使各種資源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而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往往與小區居民生活質量密切相關。有效的給排水設計既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又能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并有效節約水資源。基于此,文章將專門就綠色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給排水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2-0090-02
1 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給排水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為了確保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系統能夠得到合理設計,并發揮出最強的作用效果,并滿足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特點,在此之前,應當明確給排水設計所應堅持的原則,并緊緊圍繞這些原則進行探索與設計,以提高設計的實效性。目前,在綠色住宅小區給排水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應堅持以下原則。
1.1 充分滿足各種用水需求
從給排水系統的基本設計角度看,最基礎性的原則應當是考慮小區內各種基本用水需求,在設計過程中一一給予滿足。通過對整個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內部需要涉及多項基本用水需求,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應兼顧綠化用水及景觀用水,以保障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正常安全運行,讓各個系統發揮自身應有價值,正因為這樣,滿足各種基本用水需求也就成了給排水設計所應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
1.2 節水原則
從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應用特點分析,在進行給排水系統設計時,還應充分考慮其節水性特點,這是給排水設計應當堅持的一項關鍵原則。為了確保這種節水原則能夠得到充分落實和設計應用,必須做好和基本用水需求的協調工作,既要讓各自用水需求得到滿足,同時還要盡可能地提高給排水系統在正常運行過程的節水能力,以免造成水資源的無端浪費,同時,還應加強一些新型水資源的推廣與運用,促進節水能力提升,從而盡快實現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的基本目標。
2 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分析
2.1 合理制定用水規劃
為了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使小區綠色生態環境和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在對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系統進行設計時,必須根據城市總體水資源與水環境規劃,針對住宅小區用水制定相應地用水規劃,規劃的總體原則是高質高用和低質低用,對市政供水以外的水源進行充分利用,尤其是生活污水和雨水,都必須在適當處理后予以回收再利用。下面進行具體介紹:
一是水量平衡。根據《水工業工程設計手冊》中關于建筑和小區給排水用水定額的相關規定,并結合相關設計規范,對小區生活用水、污水排放、雨水收集量進行合理計算,進而給出在充分考慮雨水和污水回收利用時,市政供水系統需要提供的水量。
二是節水率以及回用率指標。在根據水源質量等級進行利用的原則基礎上,對計量收費標準進行合理確定,對水龍頭出水壓力進行合理控制,下雨天氣收集雨水進行回收利用,對生活污水進行回收處理后進行再利用、選用各種節水器具或設備減少市政系統提供的用水量,從而有效節約用水,并確保節水率大于20%,中水與雨水的使用量占到小區用水總量的30%。
三是技術經濟比較。為了保證水資源利用過程中的經濟性,必須在選擇小區水系統方案的過程中,應當針對污水和雨水的不同回收利用目的以及工藝方案進行全面評價,經過權衡比較后獲得最佳方案。在方案比較過程中,必須利于當地實際情況,充分考慮管理簡便、運行穩定性,并采用價格低廉的水水系統及處理技術,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效益。
2.2 雨水系統的設計
一方面,是雨水的直接利用。一般而言,對雨水進行直接利用就是將雨水進行直接收集,并作為生活雜用水,將其引入到小區中水處理站。如果住宅小區全年降雨不夠均衡,那么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就應當留存較大空間以調節蓄水量,一旦雨季來臨,就可以利用專門的裝置系統,對雨水進行集中收集,再經過統一凈化處理,并根據用水需求的不同不斷凈化水質,再提供給居民使用,這樣就能做到對雨水的多元化利用,實現對水成本的有效節約。
另一方面,雨水的間接利用。對雨水進行間接利用就是在對雨水進行簡單處理后,讓其通過回灌或地表徑流的方式回流至地下水層。最簡單的間接利用方法就是讓雨水經土壤滲透至地下水層。在設計過程中,可以采用滲透管、溝、渠等裝置,讓其替代部分雨水管道,以加速滲透,當雨水徑流至網管后不僅能夠繼續滲透,還可以自由流動。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重現期的降雨量,如果降雨量達不到重現期的降雨量,那么滲透設施就能滿足所有的徑流滲透需求,而如果降雨量超過重現期的降雨量,那么僅有滲透設施根本就無法滿足徑流量的滲透需求,那么就需要利用管網系統將多余的徑流排出至市政雨水管網中去。
2.3 中水系統設計
為了促進住宅小區給排水系統節水效果的提升,還應加強對中水系統的探索與設計,讓中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能有效提高節水效果。在中水系統設計過程中,必須明確水源,中水系統水源往往是居民生活產生的洗浴用水和雜排水,如果直接將這部門水源排入市政管道系統,勢必引發十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因此也就有必要進行收集和利用。為了確保中水的收集和利用率,應當對中水量進行合理預測,并對其在整個給排水系統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和價值進行分析,重點分析中水如何匯集到給排水系統中,及時對供水計劃進行合理調整,從而有效節約傳統水源。但是,為了保障中水系統設計的合理性,應當對中水處理系統進行合理布置,從而使中水水質在給排水系統中得到合理優化,進而讓其在后續應用過程中讓其自身價值得到合理體現。
2.4 選擇節水水龍頭
居民日常用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以水龍頭的沖洗量,因此合理地選擇節水水龍頭往往能夠有效降低水資源的耗用量。比如說,在生活過程中,洗東西時用水量比較多,而洗手需要的水量則比較小,如果使用節水水龍頭,則能夠很好地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一般而言,節水水龍頭往往帶有充氣水龍頭和延遲自閉式沖洗閥。對于充氣水龍頭而言,主要是通過在水中加空氣的方式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而延遲自閉式沖洗閥則利用的是延遲自閉功能來實現有效節水。在給排水設計過程中,應當合理制定水龍頭額定流量標準,并根據生活用水需求的不同安裝流量不同的水龍頭,在滿足生活用水的同時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節約。
2.5 采用小容積水箱便器
在小區給排水系統設計過程中,應當應用和推廣一些容積較小的水箱大便器,因為傳統的大便沖水器的水箱容積較大,往往會造成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當加大對節水型大便器的研究與推廣,不僅要滿足小區居民生活工作學習需要,同時還要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應當大力推廣一些容積較小的大便器,以加快小區給排水系統的優化進程。實踐表明,使用兩檔水箱要比傳統水箱更加節水、干凈和衛生。
2.6 綠化、景觀用水子系統的設計
住宅小區綠化用水時,盡量避免利用市政管道系統進行澆灌,而應使用雨水、生活污水以及經過處理的生活用水,確保水質能夠適用于灌溉。而景觀用水應當根據小區地形的實際特點,并制定出合理的小區規劃方案。同時,水景工程的池水、噴泉以及流水等設施,并合理設置循環系統,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水資源浪費。
2.7 消防給排水系統的設計
應對建筑安全系數進行充分考慮,應當根據建筑規劃和結構進行合理設計。因而在消防栓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栓口靜壓,并經過嚴格計算決定是否增壓或減壓,以實現對栓口靜壓的合理控制,防止壓力過大或不足。如果壓力過大,應當采取減壓設計的方式,如果壓力不足,則應進行增壓。同時,在設計自動滅火系統的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噴施系統和警報閥的設計,以免不能及時報警或正常噴灑,以免耽誤火災撲救時機,合理確定噴頭位置,盡量與建筑結構特點相符,將數量控制在八個以內。另外,在消防排水過程中,應當盡量滿足快速排水要求,防止出現消防積水,以免對建筑結構造成二次損壞或者電源短路,可以通過預埋排水管的方式提高消防排水速度。
3 結束語
綜上,只有努力做好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才能讓小區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使其生活質量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對于建筑設計人員來說,在給排水設計過程中,既要滿足各種用水需求,又要充分考慮其節水性能,并在設計之前,制定合理的用水規劃,在此基礎上,還要做好各子系統的設計工作,選擇節水水龍頭,采用小容積水箱便器,從而確保居民各項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并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節約。
參考文獻:
[1]張俊勝.基于住宅給排水綠色建筑設計的探討[J].裝飾裝修天地,2016(15).
[2]侯仲海.住宅小區給排水設計思路及要點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1).
[3]姚卿.生活小區給排水生態化設計的思考[J].四川建材,2016,42(3):281.
[4]陳瑩瑩,焦亮.淺析城市綠色小區建筑給排水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5).
[5]鮑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綠色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3).
[6]陸躍軍,付智愈,李延輝.綠色建筑給排水技術應用探微[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5):0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