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魏慶印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騰飛,諸多環境污染方面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特別是對煤化工企業而言,大量工業廢水的產生及處理不當的問題,已然成為阻礙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因此,該文首先從我國煤化工企業廢水產生的主要來源及特點入手進行深入了解,進而對我國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及其實際應用做出更加細致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煤化工 廢水處理 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X7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c)-0134-02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及市場經濟的大力推進,以煤為原料進行化學加工、轉化及綜合利用的大型化工工業,在我國工業體系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我國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相對匱乏的國情之下,我國工業企業對煤炭資源的依賴性就更加顯而易見。但是由于當前我國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還不夠完善,這就造成大多數的煤化工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這些工業廢水的處理問題已經影響到煤化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如何進一步深化煤化工廢水的處理技術及其應用,已成為當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1 煤化工廢水的主要來源及特點
所謂的煤化工廢水,實際上其主要產生在煤化工廠對煤炭資源的相關煉焦、凈化及化工產品回收利用等多個生產環節中。這種工業廢水的水質通常以酚和氨為主,此外還包含了焦油、苯酚、氨、甲酸化合物、氰化物、硫化物等多種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
從煤化工廢水的成分構成及其主要來源來看,我國煤化工廢水所具有的幾大突出特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1 污染物含量較多
煤化工廢水中的污染物較多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這主要是由于煤化工生產所用各種化學物質較多,工藝技術也較復雜,其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可能產生多種污染物。而這些污染物最終大都會集中在煤化工廢水中,就造成了廢水處理較難的現實問題。
1.2 廢水物難以降解
除了煤化工廢水所含污染物較多之外,其所含成分物質大都難以降解。這也是煤化工廢水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大重要因素。也因此,即使企業采用了最專業的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也往往難以實現煤化工廢水的有效處理。
1.3 較高的色度及濁度
色度和濁度普遍較高,也是煤化工廢水較為顯著的特點之一。這主要是由于在煤化工生產的各個環節中,都會不定量地產生一些污染物質。這些污染物混合到一起后有很可能會發生各種化學反應,進而產生色度較高的物質團,進一步加大了煤化工廢水的處理難度。
2 煤化工廢水的主要處理技術及其應用
針對上述煤化工廢水的來源及特點分析,不難看出,煤化工廢水對環境具有較大的污染性與破壞性。因此,進一步深化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則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我國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已經研制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廢水處理技術。通常而言,根據煤化工廢水的主要來源及其特點,并結合廢水處理的幾大環節,將廢水處理技術大致分為以下3種。
2.1 預處理中的物化法處理技術
首先,我們必須對煤化工廢水進行預處理,這時我們就需要利用到預處理技術。所謂的預處理實際上就是利用相關技術與設備對煤化工廢水進行隔離處理,將廢水中含有的油性物質先隔離出來。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沉淀并處理廢水,直至其達標后再送入生產廢水調節池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常用的廢水預處理技術多為隔油、沉淀、氣浮等物化法處理技術。其中,隔油法主要分為重力分離型、旋流分離型以及聚結過濾型3種,而重力分離型又可細分出平流式、斜管式、平流斜管式、平行波紋板式、斜交錯波紋管式等多種分離方式;氣浮法則主要包括溶氣氣浮、擴散氣浮和電解氣浮3種方式。當然,如果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酚或氨,我們還需要對其進行回收預處理。這時通常采用方法主要有蒸汽法、吸附法、萃取法、液膜法、氧化法、離子交換法等多種技術方式。
2.2 生化處理技術
煤化工廢水經過預處理后,還需要針對廢水的特性再進行一定的生化處理。特別是針對煤化工廢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而言,這種生化處理環節可以更好地完成廢水處理與分解。通常,在生化處理環節我們常用的技術大致可以分為5種方式。
2.2.1 A/O廢水處理技術
所謂的A/O廢水處理技術,實際上就是利用普通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硝化與反硝化作用進行廢水的處理,進而將廢水中的氮、碳等物質分離出來,實現脫氮、脫碳的目的。因此,這種技術也被常被稱為厭氧/好氧性廢水處理技術。
2.2.2 A/A/O廢水處理技術
A/A/O廢水處理技術又稱為厭氧/缺氧/好氧型性廢水處理技術。這實際上就是在A/O廢水處理技術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厭氧處理,并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廢水中較為難降解的有機物質的處理,進而達到有效分解廢水的目的。
2.2.3 序批式活性污泥廢水處理技術
序批式活性污泥廢水處理技術,則是一種通過對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改良,進一步利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自身代謝,實現對廢水中污染物的好氧與厭氧反應,使廢水中的各種污染成分的含量達到可排放標準的廢水處理技術。
2.2.4 載體生物流化床廢水處理技術
載體生物流化床廢水處理技術,又稱CBR廢水處理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通過對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等基礎原理的配合運用,以實現廢水處理的一種技術方式。但是在此項技術中必須注意的是: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來進行操作,才能更好地發揮此項廢水處理技術的獨特優勢。
2.2.5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廢水處理技術
此外,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廢水處理技術,也是煤化工廢水處理中的一項有效技術。該技術主要利用厭氧生物處理法來對煤化工廢水進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實現對煤化工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的轉化為與分離,進而為資源的回收利用提供積極助力。
2.3 深度處理技術
經過生化處理的煤化工廢水,其中的氨、氮等物質濃度會出現大幅下降。但廢水中還不免會存在一些難以降解的有機物。因此,我們還需要對煤化工廢水進行更加深度的處理。一般而言,其主要包括回用水處理技術以及濃鹽水處理技術兩種方式。
2.3.1 回用水處理技術
這里所說的回用水處理技術,實際上就是即廢水回用裝置調至標準水平,來對廢水進行混凝沉淀、多介質過濾、膜分離以及化學氧化等多重處理,進而保障廢水中的某些難降解有機物能夠得以徹底、深度的處理。其中膜分離處理又包含微濾、超濾、納濾以及反滲透等方式。
2.3.2 濃鹽水處理技術
經過回用水處理后得到的廢水,還要再進行一次濃鹽水的處理。在該處理過程中,我們主要采用的是雙模處理后的反滲透濃水。這是因為其鹽質量的濃度比較有利于提高濃鹽水的處理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廢水中的鹽含量進行一次提升,然后再采用機械蒸汽壓縮再循環技術對廢水進行蒸發處理。這時,鹽鹵水就可以有效被排出,待其凝固結晶成固體后再將其運送到堆填區進行埋放處理即可。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有效地完成煤化工廢水的處理,達到最終零排放的環保目的,乃至實現煤化工廢水的循環利用等。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也獲得了越來越突出的發展。因此,只有不斷深化對這些處理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才能實現煤化工廢水實際處理效果的不斷提升,進而實現煤化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姚碩,劉杰,孔祥西,等.煤化工廢水處理工藝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工業水處理,2016(3):16-21.
[2] 叢輪剛,南海娟,王翠翠,等.煤化工綜合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進展[J].環境工程,2015(S1):20-24.
[3] 柴振鵬.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4(29):272,274.
[4] 韓忠明,潘勇延.現代煤化工企業的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分析[J].化學工業與工程技術,2013(6):28-32.
[5] 游建軍,熊珊,賀前鋒.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3(2):365,370.
[6] 何鋒.煤化工廢水的來源與特點及其相應的處理技術探究[J].科技視界,2012(23):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