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食品安全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豬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豬肉的質量對于人們的健康安全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而生豬定點屠宰監測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對出場生豬的身現狀進行監測,保證生豬的生命健康,保證生豬產品的質量。然而,在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實際進行期間常常會因為多種原因導致監督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下去,這對人們的飲食健康安全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對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并為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關鍵詞: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05
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的提升,對于食品質量安全也給予出了高度的重視。我國食品相關部門規定,豬肉在流入市場時,必須要做好生豬的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只有生豬的標準全部達到指定標準時才能進入市場,供給人員使用。現階段,我國各個職能部門對于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已經做好了分工工作,并加強對生豬定點監督管理,嚴格遵守國家指定標準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豬肉的質量,保證人們可以食用健康、放心的生豬肉。
1 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在開展生豬定點檢疫工作時,常常會因為多種原因導致屠宰檢疫的監督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下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 屠宰場分布不合理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畜牧業發展迅速,養豬規律越來越大,各個地區的生長定點屠宰場數量也日益增加[1]。雖然說,各個地區的生豬定點屠宰場較多,但是生豬的分配不合理,不能做到每一個屠宰場中都會分配到生豬,從而導致生豬定點屠宰工作監督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下去。
1.2 相關硬件設施簡陋
在開展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時,相關的監督管理設備簡陋,不能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而導致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提不上去,嚴重的話還會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問題,這對人們的飲食健康來說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2]。
1.3 監督監管難度較大
現階段,開展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時,一些工作人員只重視自身的經濟效益,從而導致對其的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下去。還有一些屠宰場在監督管理工作時相關的檢疫工作主要由屠宰場代收,對于檢疫相關費用收費不合理,相關監督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下去,嚴重影響了生豬的食用質量。
1.4 檢疫工作隊伍綜合素質水平較低
現階段,在開展生豬檢疫工作時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與專業知識技能較低,對生豬的檢疫工認識度不高,嚴重影響了生豬檢疫的工作質量與效率。還有一些檢疫工作人員的責任心較低,對檢疫工作認識不到位。
2 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提高對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的認知
在開展生豬定點檢疫工作時,相關部門應該提升監督管理工作整體水平,建立一項完整的監管制度,明確部門的工作責任,加強對生豬定點建議的管理。當地的檢疫部門還應該制定一項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度,加強內部管理嚴格遵守國家指定標準開展檢疫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檢疫工作質量與效率,保證生豬質量。
2.2 加強對生豬定點屠宰場的監督管理
做好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意義就是保證人們可以吃到合格、健康、放心的豬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們的飲食安全。因此,在開展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時,應該加強各個屠宰場對生豬屠宰場、檢疫環節的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指定標準開展生豬的屠宰檢疫工作。
2.3 建立高素質的生豬檢疫工作隊伍
在開展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時,應該按照國家指定標準來挑選生豬檢疫工作人員,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與專業知識技能,開展崗前培訓工作,讓工作人員掌握基礎的檢疫技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豬檢疫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在開展生豬定點監督管理工作時,還應該明確工作人員的在自身責任制度,開展工作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了解工作人員的工作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為其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
2.4 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協作管理
在開展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時,還應該各個職能部門的責任制度,加強各項工作任務的管理,保證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按照國家制定制度進行,從而保證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工作可以順進行下去,從而豬肉的食用安全。
3 結語
豬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其安全性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只有嚴格遵守相關制度進行生豬定點屠宰檢驗,加強對生豬定點監督管理工作,讓工作人員明確自身的責任,嚴格遵守國家指定標準開進行,從而保證豬肉的食用安全,保證社會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泰巍.生豬屠宰檢疫中對豬丹毒的檢驗檢疫與處理[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1(01):56.
[2]李桂珠,李品煒,王云鳳,阿志波.淺談生豬定點屠宰檢疫[J].云南畜牧獸醫,2015(0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