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積壽
摘 要:作為豬場的價值核心,母豬的飼養管理永遠是養殖人員心中的頭等大事,因為這直接決定養豬成敗以及整個豬場的生產水平以及后備母豬的產量。強化規模豬場的母豬飼養管理工作,對提高豬群平均每窩的產仔數、仔豬斷奶重,提高豬仔的生長性能和抗病能力。本文擬從規模豬場母豬飼養管理入手,著重研究母豬飼養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規模豬場;母豬飼養;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15
1 后備母豬初情期對營養的需求
全價營養水平對后備母豬來說,可以有效促進其子宮和子宮表層的生成,以及促進乳房發育,還可以加大乳的生產,及時儲備哺乳前期因身體損耗所需要的能量。相關研究已經證實,如果后備母豬飼料的攝入量要小于能讓母豬吃飽所需的飼料量,其初情期將會延遲大約9d左右。在后備母豬發育的期間,提供適量的蛋白質營養品或者富含氨基酸的飼料,對它們大有幫助。
2 后備母豬配種前的飼養管理應格外重視
后備母豬第1次配種的月齡、體重也隨之逐漸減小,而且人們在育種時采取的標準是減少背膘厚度,所以選取的母豬脂肪儲備條件一般都比較低,致使目前在規模化飼養條件下,母豬發生營養應激現象的頻率較高,進而會出現諸如下列問題,包括第1次產仔的母豬從斷奶到發情的間隔拉長,出現瘦母豬綜合征,就產仔質量和效率來講淘汰率上升。因此,此項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讓母豬今早開始繁殖,使其組織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儲備量達到最佳水準,借此來保障其優良的繁殖性能。
3 掌握好對后備母豬初情期的控制
如果后備母豬身體你各項機能良好的話,其發情期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持續5~7d,以21d左右為1個周期。飼養人員可以選擇體重在65~75kg以內的母豬作為潛力配種培養對象,將其安置在豬圈適當空間內進行訓練,在安排公豬進行刺激之前的1周內,給母豬提供最大量的飼料,在把公豬放入豬圈后,時刻記錄其發情期間的各種表現。
4 探究后備母豬不發情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如果與同圈母豬相比,后備母豬的發情期不正常或者說沒有發情期,可能是因為患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畸形或者內分泌失調等癥狀;如果與同圈母豬一樣都不發情,可能和飼養員對母豬的飼養與管理有關,比如說母豬的豬圈通風不暢、又濕又熱、光照條件也不好、吃不到營養全面的飼料、公豬刺激條件不夠;母豬過肥導致卵泡上皮脂肪變性、萎縮。如此種種都可能導致母豬不發情。應對這種現象的做法可以是,給母豬換1個豬圈;把母豬和公豬放在一個欄里;把不發情的母豬和已經發情的母豬圈在一起;對不發情的母豬使用藥物催情。
5 母豬配種之后不受胎的原因查找
發情期一切表現均正常,但是不受胎,可能是因為卵泡消失或囊腫;母豬的子宮可能發生了炎癥;母豬體格不顧健壯,顯得消瘦。預防的措施有:給患有卵巢囊腫的母豬定期注射黃體酮,具體劑量依情況而定;子宮患有炎癥的母豬可以接受已烯雌酚注射,直至炎性滲出物排出體外,而后再清洗子宮,將青霉素溶在注射用水中用授精器注入子宮;如果非經產母豬在進行了2次或者3次交配后依然無法受孕,則選擇淘汰;給身形消瘦的母豬加強營養吸收。
6 母豬出現假發情和假妊娠現象的應對方略
假發情可以通過加強對豬群的營養和管理來保障,同時關于冬季和夏季的溫度防控措施也格外重視,避免母豬的生殖器官發生病變。假妊娠的表現是母豬配種后肚子越來越大,乳房也隨之膨大,但是卻沒有懷孕,一段時間后,肚子和乳房有恢復正常了。這可能是因為胚胎早期就已經死亡而被母體吸收了,只是黃體依然存在給人帶來一種假象。防治方法可以是加強對母豬營養攝入量的調整,和假發情預防一樣,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7 關注母豬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這2個期間的飼養對仔豬的成長很關鍵,最主要的就是做好營養保護,不能營養不良,但也不能營養過剩,因此飼養人員要做好量的管控。不合格母豬要及時淘汰,這是遺傳改良必不可少的一步。合格母豬的標準不外乎就是能提供大量生長速度快、省飼料而胴體品質又好的壯豬仔。對連續2次產仔數都比較少、所產仔豬在生長速度和胴體品質上均低于平均值且過肥過重的母豬要選擇淘汰。
8 結束語
母豬的飼養管理涉及到多方面,需要從各個細節加以考慮,包括母豬出現一些不健康癥狀的應對措施、配種前后的每一個細節反應等,這樣才能保證母豬的質量以及豬仔的數量和質量,從而提升豬場的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榮杰.規模豬場新美系豬飼喂管理技術要點[J].中國豬業,2013,8(1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