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0年以來,隨著我國造林綠化、園林綠化力度不斷加大,苗木基地建設也在各級政府政策和市場引導下得到迅速發展,僅河北省5a內新發展苗圃53000hm2,而河北省南和縣5a就新發展苗圃面積達到6667hm2,年生產各類苗木1.1億株。隨著苗木基地建設面積的迅速擴張,2016年苗木價格一路下跌,如2011年3cm法桐單價23元,是2016年2.3元的10倍,大規格的苗木價格也下降許多。目前,苗木供大于求,銷售困難,再加上工人工資和農業物資,苗木種植進入困境。苗木種植企業(戶)多數出現再投入資金短缺、不投入前期投入收不回來的局面。許多苗木種植小戶棄地或改種農作物,苗木種植20hm2以上的企業(戶)資金緊張,有的地租都交不起,工人工資不能按時發放。但也有部分苗木種植企業調整種植結構早、起點高,效益客觀。在苗木市場行情的從高到低的巨大變化中,怎樣才能提高苗木種植基地建設的經濟效益,現結合筆者20多年的經驗,就如何選擇苗圃地和打造高效益的苗木基地建設做如下簡單闡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苗木基地建設;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723.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52
1 苗圃地的選擇和規劃
1.1 地理位置
應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靠近公路或道路比較暢通的地方,通向苗圃地最少要有一條6m以上的主道路,以利于以后苗木的出圃和苗圃所需物資的運入和輸出。
1.2 土壤
一般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結構疏松,通氣性和透水性良好的壤土、壤質沙土作為苗圃。以中性、微酸性或微堿性的土壤為好(pH6.5~7.5)。可以根據土壤性質選擇性的繁育苗木,如砂質土可利用其耕作方便,進行播種、扦插,以栽植鄉土樹種為主;黏土質土地可培育一些錯季節銷售的苗木,以搶占時機,提高苗木價值。此外,在條件允許下,利用肥料和容器即可解決沙土地土壤肥力差、帶不成土球的問題。
1.3 灌溉條件
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是建立苗圃的必備條件。因為苗木需水量大,一般每3.33~5.33hm2要配置1眼機井,最多不超過8hm2。
1.4 道路設置
苗圃地道路規劃合理比較關鍵,關系到以后苗木的輸入、運出和用工的多少。道路要規劃成網格化,每個網格300~400m2,最大不超過500m2,主道路寬6m以上,輔助道路3m以上。
2 苗木培育的幾點建議
2.1 引進苗木要高起點
苗木市場發展到今天,已不是靠引進一兩個接穗,自己進行簡單繁重就能賺大錢的時候了。少量引進、緩慢擴繁的推廣形式,極易造成跟風現象,引進品種時,一定要判斷準確,大膽地高起點引入,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便進入實用階段,才能真正做活一個品種,才能較長時間保護自己的利益。如培育15cm的國槐可以直接栽植10cm的國槐,3a后即可達到15cm。
2.2 栽植要有規模
為便于銷售,培育每個樹種、每個規格,在栽植數量上要有一定的規模。6.67hm2以下的苗圃培育2個樹種,6.67~20hm2可以培育2~4個樹種,33.33hm2以上可以培育5~8個樹種。最好有自己的主打樹種和主打樹種規格。根據園林綠化和造林綠化需要苗木規格的不同,確定苗木培育面積。如培育造林苗速生楊、毛白楊要在3.33~6.67hm2以上,培育園林綠化苗木8cm的國槐至少栽植2hm2,培育10個法桐要在3.33hm2以上。
2.3 注重培育高質量的鄉土樹種
培育傳統的鄉土樹種是苗木花卉基地建設的立足之本,因為每個省市地區都有傳統的栽植樹種,造林綠化首選當地傳統樹種,用量比較大。此外,苗木質量是苗木銷售的關鍵,所以要加強管理,保證苗木干直、苗相好、無病蟲害。有條件的可適度培育一些造型苗木和彩色樹種,做到“他有我優,他優我新”。
2.4 大中小結合,培育大苗
栽種不同規格市場都有需求的苗木,根據市場變化在不同年份銷售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苗木,同時按照預計年限要求,培養合適規格的大苗,增加產品的價值,也可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2.5 苗木培育和綠化公司相結合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綠化工程采取招標的形式,要求有資質的綠化公司去承包,甚至自己確定綠化方案,這就為自己苗圃的苗木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市場,增加了苗木附加值。因此,有條件的苗圃一定成立自己的綠化公司,或與其他綠化公司建立合作。
2.6 抓住機遇,把握大型林業工程
全國各地每5a都要做一個林業長遠規劃,每年又有具體的實施方案。這種工程有許多的行政力量在里面,它是市場不能做到的,具有規模性和實效性,機遇往往掌握在有準備的人手中。
3 培育大苗如何選擇樹種
3.1 根據園林使用效果進行選擇
并不是所有的園林苗木都是大苗俏銷,有些大苗甚至因為不便于園林使用而成為廢品。常做綠籬的一些苗木,如金葉女貞、大葉黃楊等,當其超過1m以后,不能用作常規的的綠籬材料使用時,其市場空間會大為減少,甚至無人問津(球類造型除外)。適宜做大苗培育的園林樹種,從使用效果上看,必須具備如下特點。
常規苗也可使用,大苗也可應用,但大苗應用效果更好、更快。如許多落葉喬木國槐、法桐、白蠟,作為工程苗時一般在胸徑5cm以上時就可以用,但如用10cm胸徑的苗會使效果更好,如果到20cm時,帶冠帶土球移植,則會使其設計效果立竿見影。這類苗木將隨著行業的發展需求量越來越大。這類苗木包括落葉喬木、常綠喬木和花灌木。
在園林行業中有較長的使用歷史,需求比較穩定的傳統苗木。這種大家長期都在使用的品種,決定了其在一定時期內的不可替代性,會降低因培育大苗導致生產周期延長而帶來的市場風險。
壽命較長、觀賞效果較穩定和沒有明顯缺陷的樹種。有些苗木雖然傳統上一直在使用,效果也較穩定,但存在明顯的缺陷。如法桐,因為其不可代替的速生性和觀賞效果,多年來一直成為落葉喬木中的主角,但其“纖毛”的污染作用也很嚴重,甚至能致癌,一旦新的樹種出現,它將會被淘汰。因此,用這些有明顯缺陷的樹種培育大苗時,一定要根據市場情況,確定截止年限,預計培育時間,不能搞長期發展。
3.2 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進行選擇
有些園林樹種由于其自身的生物學特性,決定了其不適合進行大苗培育;有些是因為成活問題,如非常不耐移植的樹種——燈臺樹,其小苗移植成活困難,大苗移植更為困難,作為常規方法培育大苗,結果肯定不會理想。這類苗木如果發展小苗也只能搞容器苗;還有一些苗木,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較為苛刻,不要進行大規模的大苗培育,因其狹小的市場空間將帶來較大的風險。
另一類苗木,是由于其自身觀賞特性和生物特性導致不能培育大苗的,如竹類,作園林應用時,一般很難保證較粗單株的延續觀賞效果,一般在移栽后觀賞效果較理想的竹干于翌年或第3年一次長成。作為圃苗生產來講,只能養其根鞭,促其移植后能很快地恢復長勢,抽出較為粗壯的竹筍;而不能先培育出粗的竹干,再做為大苗出售。
還有一類苗木不適宜做大苗培養,或在一定時期內不宜做大苗培養。這類苗木品種,由于其引入時間短,一般人缺乏培育經驗,對其大苗、成樹的實際應用效果和適應性也不了解,盲目大規模進行大苗生產會有很大的風險。
適宜做大苗培育的樹種應該具備以下生物學特性:大苗移植易于成活,或采取一定措施后可保證成活;該樹種本身具有較為廣闊的適生區域;進行大苗培育可保持或提高該樹種的園林使用價值。
3.3 根據該樹種的市場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進行選擇
一個苗木品種的市場發展空間決定了它的市場需求。選擇一個品種作為大苗培育時,一定要對其將來的發展空間作出預測。最終決定其市場發展空間的因素仍是該品種自身性質和其在眾多園林樹種中所處的相對位置。如國槐即可作為園林觀賞樹用,又可作用材樹種,并且全國任何地方都能栽植,用量大,作為大苗生產選擇時,國槐就會有明顯的優勢,預見的市場發展空間大。
3.4 根據自己的技術能力和其他客觀條件進行選擇
根據自身的綜合條件決定選擇大苗培育的品種是保障項目成功的基礎,只有與自身條件相結合,包括自身的技術水平、資金投入和圃地的自然條件,才能使項目更易取得成功。選擇培育哪些品種,培育成什么規格,培養期限多長,預計投資多少資金,對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方可進入實際運作。
作者簡介:胡蘇英(1972-),女,副高級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推廣——經濟林栽培技術和苗木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