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輝+賀黔陽+德吉



摘 要:分析林芝市2010—2014年春油菜產量性狀與其生育期的主要氣象要素平均氣溫、降雨量、日照的關系表明:春油菜莢果主要由有效分枝數,籽粒重與千粒重、實際產量有關,實際產量又與生育期的主要氣象要素有關;氣溫對春油菜播種、出苗時間的早晚有一定的影響;5月份日均氣溫多在10℃以上,對春油菜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利,如果在冷冬年份,日均氣溫在10℃以下,則不利于春油菜的正常生長與發育;春油菜灌漿成熟期受水熱條件的影響較大,使千粒重處于上下波動狀態。
關鍵詞:林芝;氣象要素;春油菜;生育期
中圖分類號:S56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86
引言
對于農作物而言,其生長過程受環境條件的影響非常大,且良好的環境條件對農作物產量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在各種環境條件中,氣象條件對作物產生的影響最大。就當前階段而言,我國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對作物產量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但氣象條件作為重要的環境條件之一,仍是導致作物產量出現重大波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進一步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提升作物產量,就必須對氣象條件進行充分利用。林芝市地處西藏東南部(N2652~3040′、E9209~9847′),平均海拔高度3000m左右,氣侯溫和、日照充足,光、溫、水條件搭配較好,有利于春油菜(以下簡稱油菜)的種植。油菜栽培分布于林芝各縣。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油菜產量產生影響的主要氣象因素包括光照、氣溫及降水量。本文利用林芝農業氣象觀測站資料和大田油菜的相關調查數據,分析油菜種植的有利和不利的主要氣象要素。通過對油菜生長期間的氣象條件進行分析,探究油菜產量與氣象條件的關系,提出了發展春油菜種植生產的建議。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林芝油菜種植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促進油菜生長發育,提升油菜產量。
1 資料與方法
根據林芝農業氣象站觀測數據,對2010—2014年林芝農業氣象觀測試驗田和林芝縣附近同類型(品種、播種時間、土壤類型)油菜大田的田間記載數據中選取出苗期、現蕾、抽薹期、開花期和成熟期5個生育時期的3—7月≥0℃積溫、日照時數、降水采用Excel 2000對數據進行簡單處理并進行分析,研究氣象因子對油菜生長的影響。
2 分析與結果
2.1 油菜播種主要氣象要素對苗期的影響
在油菜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氣候條件的要求較高,適于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且油菜種子休眠期并不明顯,待種子成熟后將其播種在適宜環境下等待發芽。油菜種子播種后出苗時間受氣溫條件的影響非常大,通常而言,日均氣溫在18℃左右時,出苗時間在4d左右;日均氣溫在12℃左右時,出苗時間在7~8d左右;日均氣溫在8℃左右時,出苗時間則會超過10d;日均氣溫低于5℃時,根、芽的生長速度則明顯降低,出苗時間可達20d甚至更久。林芝縣油菜一般在每年3月上旬旬末—3月中旬左右播種,
此時剛開春溫度回升的慢,氣溫在5~6℃,作物出苗需10~15d。2014年油菜在播種—出苗期的≥0℃為86.7℃,降雨量為8.5mm,日照時數在67.7h,作物在3月9日進行了播種,作物在播種前進行了灌溉,但在播種后由于日照偏多土壤蒸散較快,作物在3月24日出苗,使出苗比其它年推遲了10~12d,土壤墑情較差,導致苗勢較弱。2011—2012年作物在播種時3月中旬溫度偏低,降水和日照正常略少播種時間與歷年相比推遲了3~4d,作物分別3月11日和3月15日播種,在3月30日和4月6日出苗,播種—出苗期的≥0℃分別為111.6℃、161.4℃,降雨量分別為13.9mm、25.6mm,日照時數分別為100.6h、131.5h。整體主要氣象要素與歷年相比正常。2010、2013年3月中旬氣溫偏高、降水正常略少、日照偏多作物在3月11日和3月9日播種,均在3月24日出苗。2010播種—出苗期的≥0℃在104.7℃,降雨量為20.0mm,日照時數為87.7h,2013年播種—出苗期的≥0℃為123.5℃,降雨量為18.9mm,日照時數為95.5h、因此氣溫對作物播種、出苗時間的早晚有一定的影響(見表1)。
2.2 主要氣象要素對油菜蕾薹期到開花期生長的影響
油菜播種—出苗后一般在5月上旬—中旬進入蕾薹期,此時作物受氣溫、降水、日照的影響每年蕾薹期有所不同,2012、2013年5月上旬油菜進入蕾薹期氣溫偏低1~2℃,降雨正常略多,日照偏少17~18h。使油菜的蕾薹期生長比歷年遲4~5d。2010、2011年5月上旬氣溫偏高1~2℃,降雨正常略偏,日照偏少6~7h,使油菜的蕾薹期生長與歷年相比正常。油菜開花期較適宜于14~18℃的日均氣溫條件。如果日均氣溫在10℃以下,則開花出現明顯減少;如果日均氣溫在5℃以下,則停止開花;如果日均氣溫在0℃以下,則會導致花果的嚴重脫落,同時發生分段結莢。據林芝站農業氣象觀測站觀測資料顯示,2010—2014年的5a間,2014年度的油菜花期最早,在5月12—18日;2014年5月平均溫度在13℃與歷年偏高1℃,降水偏少3成,日照偏少10h,開花比2010—2013年早4d左右。2010、2011年度油菜開花期在5月14—20日,此時氣溫偏高1℃左右,降水正常略多,日照正常略少。2012、2013年度油菜花期在5月14—28日;2012、2013年度油菜因受5月上旬氣溫偏低的影響,花期與歷年推遲5~6d。
2.3 主要氣象要素對油菜莢果成熟期的影響
油菜莢果成熟期對氣象條件要求較高,在光照條件充足的情況下,適宜在19℃左右的日均氣溫下生長,如果日均氣溫低于9℃,或高于25℃對莢果的生長發育過程均產生不利影響。6月下旬—7月為油菜莢果綠熟—成熟期,此階段如不多雨寡照天氣,一般對油菜的產量形成影響不大,有效分枝數油菜花序和花芽的分化通常在油彩畫的生長后期階段,有效分枝數能夠對油菜總產量產生明顯的影響。主要氣象要素條件對苗期與有效分枝數有一定的影響,與苗期時的平均氣溫有關,但與苗期時的降水量關系不大。這表明油菜在苗期隨著平均氣溫的升高,其出苗和發芽愈迅速;隨著雨日的增多,期出苗發芽日數延遲,進而能夠有效促進油菜在苗期的快速生長。由于油菜葉片生長部位的不同時期形狀也不同,著生在主莖基部的為長柄葉、中部為短柄葉、上部為無柄葉,在生長過程中,有效分枝多發生于上部無柄葉的葉的節位上,少數在短柄葉的節位上。所以,加強苗期管理可使幼苗能很好地發棵、生長健壯敦實促進主莖葉生長點最大限度地分化出葉芽,進而增加有效分枝數、總葉數、擴展單葉面積,促使花芽快分化、多分化,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油菜產量(見表2、3)。
根據以上圖標顯示,油菜灌漿成熟期的水、熱條件對千粒重的影響很大,常常導致千粒重的上下波動。
3 病蟲害對油菜生產的影響
3.1 病蟲害種類
油菜一生主要有4病3蟲。病害為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蟲害為菜青蟲、蚜蟲和潛葉蠅等。其中菌核病為真菌性病害;病毒病、霜霉病、自粉病為細菌性病害。
3.2 危害部位
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蚜蟲既危害葉片也危害莖桿;菌核病在油菜抽薹開花前危害葉片,以后菌絲進入莖桿危害;菜青蟲、潛葉蠅為害葉片。
3.3 危害情況及防治
在以上的4病3蟲中,以菌核病危害的損失最大。該病只能以預防為主,防治效果差。菌絲一旦進入油菜莖桿后迅速繁殖危害,造成莖桿或分枝內部空殼,引起全株或部分分枝死亡,使營養物質不能上下傳輸,導致嚴重減產。主要在油菜初花期用80%多菌靈750g/hm2,對水450kg進行噴霧,可防治蚜蟲和菜青蟲并兼治病毒病。
4 討論
4.1 早播的油菜能提早成熟
在海拔2000~3000m,正常年份油菜3月上旬播種育苗較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的提早成熟1周左右。
4.2 油菜苗期受氣溫的影響不大
從5a的研究情況看,3—6月份氣溫對油菜的生育期影響不大。
4.3 長期低于10℃的氣溫對油菜生育期影響大
2012—2013年度油菜由于5月上旬的旬均溫低于10℃,抽薹期較正常年份晚4~5d,初花期較正常年份晚3~6d,終花期較正常年份晚5d左右,成熟期較正常年份晚10d。
4.4 5月份高溫能提早油菜開花
5月份10℃以上的高溫天數多,能明顯加速油菜開花。
5 結束語
通過氣溫對油菜生育期影響研究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受溫度的影響不同,特別是5月份10℃以上的高溫天數多,能明顯加速油菜開花;若是冷冬年份,且氣溫長期低于10℃,嚴重推遲油菜的發育期。從而,根據油菜生育期的氣溫的高低,可以提前預測油菜的成熟期,合理的安排農事活動,為農業的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氣象局.農業氣象規范(上卷)[M].北京:氣象出版社, 1993.
[2]中國氣象局.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辦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7.
[3]韓國平.近50a青藏高原氣候變化及其對農牧業的影響[J].資源科學,2011(10).
作者簡介:冉光輝(1976-),男,土家族,貴州沿河人,工程師,本科,從事綜合氣象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