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粟裕的軍事戰略思想

2017-08-26 19:57:29朱楹
百年潮 2017年8期
關鍵詞:戰略

朱楹

開國大將粟裕,是我黨我軍杰出的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長期革命和軍隊建設中,粟裕歷任我軍各級指揮員,直至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常務委員會委員。無論斗爭環境怎樣殘酷,敵情怎樣嚴峻,粟裕始終以堅定的政治信念,以奇謀、奇兵、奇戰,屢建殊勛,為黨史軍史增添光輝。

“作為軍事指揮員,應該懂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個指揮員對戰略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頭腦,才能

運籌自如地指揮作戰?!?/p>

粟裕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5月在黨組織安排下,他參加了共產黨員葉挺任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二十四師教導隊。6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之后參加南昌起義,追隨朱德、陳毅轉戰閩粵湘贛邊地區,走上井岡山。從井岡山到贛南、閩西,尤其在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和幾次反“圍剿”作戰中,他在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下,由基層干部迅速成長為紅軍高級指揮員。在此過程中,粟裕逐漸領悟到中國革命戰爭的特殊作戰形式和戰略奧秘。他說:“我跟隨毛澤東、朱德同志學習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體會,是戰爭有它自己的規律,克敵制勝的辦法必須依據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和戰爭內在的規律去尋找。我學到的這條道理,使我終身受益?!彼谠_€說:“我在中央紅軍經歷中的又一個重要體會是,從領導層的幾次爭論中,從正反兩方面逐步加深了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長期性和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的理解,逐步加深了對積極防御和誘敵深入戰略方針的理解。我感覺到,作為軍事指揮員,應該懂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個指揮員對戰略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頭腦,才能運籌自如地指揮作戰。在我以后的作戰生涯中,長期遠離中央,所以,我對于盡可能地去了解和學習戰略問題格外重視?!?/p>

在經歷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中,粟裕積累了各個層次的作戰經驗,他善于總結實踐經驗并使之上升到理論高度,也善于學習和吸取古今中外先進軍事思想,更善于在革命戰爭實踐中,靈活運用各種軍事戰略思想。粟裕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紅十軍團在皖南與敵周旋,他提出以分散游擊戰打擊敵人的建議,可惜未得到軍團主要領導的重視和采納。后來,紅十軍團主力部隊在江西懷玉山慘敗,粟裕無比痛惜,幸而他率領紅十軍團先頭部隊突破敵人圍追堵截,將部隊帶到了閩浙贛蘇區。

之后,粟裕率紅軍挺進師,在浙南堅持三年游擊戰爭,在挺進師處于強敵“圍剿”的險惡形勢下,他以毛澤東、朱德在井岡山總結的十六字訣為指導,提出主力部隊跳出包圍圈,以積極行動到敵人后方去,調動敵人;針對敵人“大拉網”戰術,采取與敵“相向對進、易地而戰”的打法,變“敵進我退”為“敵進我進”,豐富和發展了游擊戰的戰術原則和內容。在失去與黨中央和上級領導機關聯系的情況下,粟裕適時提出和實行了兩個戰略轉變:一是正規軍向游擊隊、運動戰向游擊戰的轉變;二是民主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轉變。并適時調整作戰方針和政策策略。在不知道國共已達成聯合抗日協議的情況下,他以戰略家的眼光,分析各種信息,覺得國共合作有可能實現,審時度勢,主動向國民黨地方當局提出聯合抗日的主張,取得成功。粟裕這一系列正確的做法,使挺進師在浙南國民黨統治的腹地創建了縱橫250公里的根據地,在全國革命低潮中掀起局部地區的革命高潮。部隊得以堅持和發展,為黨保存了有生力量。1938年3月,粟裕率挺進師離開浙南,編入新四軍序列時,除帶走相當于入浙時的兵力外,還給當地留下相當數量的部隊和較雄厚的干部力量。

“戰爭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對比,也是政治、經濟力量的對比,是各種力量的總決賽?!?/p>

抗日戰爭爆發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黨中央、毛澤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蔣抗日,到敵人后方去,減租減息,發動群眾,發展壯大人民軍隊,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政治戰略。軍事戰略則實行持久戰,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對這一軍事戰略,粟裕不僅在理論上研究總結,更將之深化、發展、運用于戰爭實踐。

黨中央、毛澤東把游擊戰提到了戰略的地位后,粟裕很重視。1937年10月,粟裕率領的紅軍挺進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浙閩邊抗日游擊總隊,粟裕為總隊司令。在游擊總隊舉辦的干部訓練班上,他就向部隊連以上和地方縣以上干部作了抗戰形勢的報告,并講授游擊戰。1938年1月,粟裕兼任浙閩邊抗日救亡干部學校校長,又專門向學員們講授了游擊戰爭的戰略意義和戰略戰術,指出:“抗戰以來的事實證明,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只有正規軍在正面進行的正規戰爭是很不夠的,必須同時在敵人后方開展游擊戰爭,才能實現全面、全民族的抗戰,才能最后把侵略者趕出去?!?/p>

當時的軍事戰略方針是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對于像江南蘇中這樣沿江臨海的水網平原地區,能否開展游擊戰,建立根據地,中央尚有疑慮。因此,1938年4月24日,毛澤東在電復新四軍副軍長項英的電報中指出:“先派支隊去溧水一帶偵察甚妥,惟須派電臺及一有軍事知識之人隨去?!彼谠.敿词苊?,出任新四軍抗日先遣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在接到毛澤東電令僅四天后即率部從新四軍軍部皖南巖寺出發,先行出師江南,執行戰略偵察任務。偵察結論是:只要揚長避短,機動靈活,依靠群眾,在江南水網地區也能夠開展抗日游擊戰,建立根據地。這樣,1938年5月4日,毛澤東又復電項英,指出:“在一定條件下,平原也是能發展游擊戰爭的。”要求新四軍在偵察部隊出動之后,主力即可跟進,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建立以茅山為中心的根據地。還應準備分兵一部進入蘇州、鎮江、吳淞三角地帶,再分兵一部渡江,進入江北地區。

粟裕在深化、發展、創新運用中央軍事戰略思想的過程中,于1938年6月,首先在江南的鎮(江)句(容)公路上組織指揮了韋崗伏擊戰,打響了新四軍江南抗戰第一槍,繼而進行小丹陽反“掃蕩”、奇襲官陡門等多次作戰,連奏凱歌。

在創建蘇中抗日根據地的斗爭中,粟裕堅決執行中央的決策。粟裕從戰爭全局考慮,認為:蘇中是華中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中戰略區南部的一個前哨陣地,又是將來向江南發展的一個重要基地。在抗日戰爭乃至整個民主革命進程中,具有特殊戰略地位。確定蘇中抗日斗爭的指導思想,必須把現階段的抗戰任務與將來實現民主革命的總任務聯系起來。蘇中的抗日斗爭,不僅應求得軍事斗爭的勝利,還應把蘇中建成基本根據地,而不是游擊根據地或游擊區。粟裕的這一認識與中共中央的指示完全一致。1941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在電報中說:“目前華中指導中心應著重三個基本戰略地區”,即鄂豫陜邊、江南根據地和蘇魯戰區,特別強調蘇魯戰區是“目前華中的基本根據地”和“向西向南發展的策源地”,它“在總任務上的作用是出干部、派軍隊向西邊南邊去的地方,好像漢高祖的

關中”。

在具體指揮作戰過程中,粟裕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優勢,削弱敵人優勢,在戰略戰術和戰法上超越敵人。根據蘇中的實際情況,采取要點爭奪、道路改造、河流上筑壩、改橋,利用蘇中擁有400余里海岸線的條件,建立海防團,積極發展海上斗爭等措施,以積極的主觀能動性,變于敵之有利為不利,變于我之不利為有利,把蘇中抗戰進行得有聲有色、轟轟烈烈,有效地打擊了日寇,將蘇中地區建成了鞏固的抗日根據地。

在作戰形勢的把握上,粟裕根據抗戰不同階段的實際,在堅持基本游擊戰的同時,適時組織訓練部隊,進行運動戰、攻堅戰,提高部隊戰斗力,建設、鞏固、發展根據地,讓持久抗戰的戰略思想綻放光芒。比如:1939年11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不久,粟裕作為副指揮(指揮為陳毅),敏銳地意識到新四軍一旦執行向蘇北發展的戰略,面對強敵與頑軍,必然有一場反磨擦的大兵團運動戰、陣地戰,這對由紅軍游擊隊改編的江南新四軍來講,明顯地存在著不能適應的嚴重問題。因此,粟裕不失時機地于1940年4月為準備向江北發展而集中整訓的主力部隊指戰員,親自講授了《關于組織戰斗》,同年7月又講授了《戰時參謀工作》,他指出:“什么叫組織戰斗?戰爭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對比,也是政治、經濟力量的對比,是各種力量的總決賽。要保障戰爭的勝利,一定要把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的力量組織好;戰爭的哪一方能多動員些力量,哪一方就多一層勝利的保障?!薄半S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式武器不斷產生出來,同時戰爭的性質、戰爭的范圍和規模、戰爭的形態和手段都在不斷變化,于是軍隊的指揮關系也在不斷演進?!彼馕渡铋L地告誡大家:“可能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打大規模的仗。打大仗,不像打小仗那樣,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這樣多人,如果打不好,走是走不了的?!?/p>

正是有了粟裕的戰略遠見和指導,有了精準的戰役訓練、組織指揮,才保證了江南新四軍渡江后很快奪取黃橋決戰的勝利,在蘇中站穩了腳跟,打開了華中抗戰的局面。

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粟裕分析國內、國際戰爭形勢,結合蘇中抗戰形勢,在戰略相持階段即判斷抗戰局部反攻的到來,親臨戰場實地偵察,周密組織,發起車橋戰役,推動蘇中戰局發展。

1944年9月,為迎接抗戰大反攻的到來,遵照中央意圖,粟裕率軍渡江南進,于1944年底至1945年初進入浙江天目山地區,建立蘇浙軍區,大力發展蘇南、浙西、皖東地區的抗戰。在浙西勝利進行三次反擊國民黨頑軍進攻的戰役中,提前實現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在抗日戰爭中,粟裕依靠駕馭全局、掌握未來的戰略思想及這一思想指導下的戰略行動,圓滿完成中央賦予的任務,收復大片國土,擴充了部隊。粟裕還非常重視軍隊建設,重視提高部隊干部、戰士的文化素質,重視部隊技術兵種建設。他利用蘇中靠近京滬杭的地利條件,大量吸收知識分子參軍,使新四軍第一師營連干部的知識分子比例達到百分之六七十,在師團干部中還吸收了一些大學生、留學生,部隊文化水平提升后,更加機動靈活。

對于部隊裝備這一關系戰爭全局的戰略要素,粟裕也極為重視。他靠繳獲的三門山炮起家,創建了蘇中軍區第一個炮兵連。在敵人嚴密封鎖的情況下,粟裕派人從上海采購軍工生產急需的機床、無縫鋼管等,動員一批技術人員來到蘇中解放區,加強新四軍軍工生產。新四軍一師主力向蘇浙挺進時,蘇中軍工廠突擊生產了500多門大小迫擊炮、5000多發炮彈,在天目山反頑戰役中發揮巨大威力。1945年12月,粟裕組織發起高郵戰役,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后,對拒不投降的日偽軍最后一戰的勝利。

一旦戰爭爆發,將不是“圍剿”與

“反圍剿”的重復,而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決戰,是敵我雙方在全國諸多戰區、戰場的

交鋒與較量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先后擔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等職。他對于我黨我軍戰略思想的重要貢獻,突出表現在戰爭初期,建議中央依托解放區作戰,誘敵深入,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爭取主動,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戰略進攻階段,建議中央華野的一、四、六,三個縱隊暫不過江,集中兵力于中原地區尋機殲敵打大仗;戰略決戰階段,建議中央發起淮海戰役,并建議將小淮海戰役推進為戰略決戰的大淮海戰役,將國民黨主力殲滅于長江以北。這些建議實施后大大推進了解放戰爭的進程。

抗戰勝利后,粟裕看到內戰不可避免,他對未來這場戰爭的特點和規律,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后形成了解放戰爭初期關于內線殲敵的戰略思考。粟裕認為:經過抗日戰爭,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在軍事、政治上均有重要變化。國民黨的正規軍發展到430萬人,且接收了日軍投降時交出的和美國援助的大批先進武器。同時,蔣介石作為勝利國國家元首的身份得到確認,蔣介石和軍閥之間的戰爭已不復存在,軍閥之間的混戰也難以再發生。在這種形勢下,國民黨將全力進攻消滅共產黨,以鞏固其獨裁統治。而此時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我軍兵力已發展到127余萬人,解放區城市達506座,人口1.3億,而且除新四軍第五師懸于中原地區外,各解放區均已連成一片。一旦戰爭爆發,將不是“圍剿”與反“圍剿”的重復,而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決戰,是敵我雙方在全國諸多戰區、戰場的交鋒與較量。而戰爭初期,不可避免地有一個我方變被動為主動的過程,實現這種轉變的決定因素,是大量殲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因此,我軍戰爭初期應以大塊解放區為依托,充分發揮解放區人力、物力、政治、軍事等優勢,充分利用內線殲敵的有利條件,大量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奪取戰爭主動權。

1946年6月下旬,當國民黨向我解放區實施全面進攻時,黨中央提出了一個南線作戰的戰略計劃,要山東、太行、華中實行外線出擊,向南作戰,打亂敵人的軍事部署,迫使敵人談判。對此,粟裕認為,在敵強我弱的總形勢下,關鍵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不斷削弱敵人。各戰略區和主要作戰方向,應充分利用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不宜過早作戰役性配合。如急于作戰役性配合,我軍兵力去外線集中決戰,則敵人的兵力必作更大集中,對各個殲敵極為不利。為此,他于6月27日向中央軍委和陳毅建議:在蘇中先打一仗再西移。中央軍委對此建議極為重視,確定華野部隊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西移至外線。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于7月13日至8月27日,連續進行了七場作戰,七場連勝。“七戰七捷”的蘇中戰役,為我軍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戰爭初期的內線作戰方針提供了經驗。確定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移至外線,這是戰爭初期中央軍委對原定戰略計劃的一次重要調整,對于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毛澤東在8月28日為中央軍委起草的致各野戰軍、各軍區首長電報中,贊揚粟裕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對粟裕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作戰方針給予充分肯定,建議向全黨全軍推行運用。

1946年10月,山東、華中兩大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簡稱華野)后,中央指示: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指陳毅、張鼎丞、鄧子恢、曾山、粟裕、譚震林共同決定),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此后,粟裕利用內線前沿和縱深的有利條件,先后籌劃、組織、指揮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蒙泰戰役、孟良崮戰役等,取得了空前大捷,累計殲敵30萬以上,其中包括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七十四師在內。

1947年夏,遵照中央部署,我軍由戰略防御發展為戰略進攻,為配合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華野7月分兵,外線兵團一度被動應敵,非戰斗減員嚴重,為此,中央急電粟裕速赴外線魯西南,統一指揮外線兵團作戰,粟裕遂提出華野外線兵團主力挺入隴海路南,破襲津浦線,威脅徐州的建議。毛澤東說粟裕的建議“極為正確”,明確華野外線兵團的作戰范圍為“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運河以西,平漢以東”。并指出:“我華東軍在第一年作戰中,已表現自己為全國各戰區戰績最大的軍隊?!苯又谠T谕饩€指揮了沙土集戰役,穩定了戰局。

1948年1月27日,中央軍委指示粟裕,為迫使敵人改變戰略部署,吸引敵軍二三十個旅回防江南,由粟裕率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第六共三個縱隊,渡江南下,在南方數省執行寬大機動作戰任務,并要粟裕“熟籌見復”。粟??戳诉@個指示,立即意識到中央軍委采取這一重大戰略決策,是為了進一步把戰爭引向敵人的深遠后方,主要是配合中原戰場我軍作戰,發展戰略進攻。這一戰略行動能否達到預期目的,不僅對中原戰場和華東戰場有重大影響,而且對解放戰爭全局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如何實現這一戰略意圖?存在兩種戰略設想:一是分兵渡江南進,一是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區打大殲滅戰。究竟采取何種戰略行動,粟裕格外慎重。他一方面積極做渡江的準備工作,一方面集中精力反復思考。經過一個多月的深思熟慮,粟裕覺得,從全局來看,為了改變中原戰局,進而協同全國其他各戰場徹底打敗蔣介石,我軍應盡可能地爭取把敵人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從當時情況看,在中原黃淮地區,我軍打大殲滅戰的條件正在成熟。如果我三個縱隊渡江南進,僅能調動江北部分敵軍回防江南,但是調動不了敵人在中原戰場的四個主力軍。其中第五軍、第十八軍是蔣嫡系、重裝備,到江南水網地帶難以發揮作用,蔣介石不會調動他們到江南和我們打游擊;而第七軍、第四十八軍是桂系,蔣從政治上考慮不會縱虎歸山。如此既調不走敵人中原的重兵,又將分散我軍兵力,增加我軍在中原戰場打大殲滅戰的困難,這樣就難以在短期內改變敵我兵力對比,打掉敵人優勢,進一步改善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同時三個縱隊加上地方干部近十萬人,渡江后在國民黨統治區轉戰幾個省,行程幾千里甚至上萬里,在無后方條件下,同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作斗爭,預計將有五六萬人的減員,而用同樣代價,在江北可以殲敵三至五個軍。粟裕根據上述思考,于4月18日向中央軍委提出了華野三個縱隊暫不渡江,留在中原會同華野其他縱隊和中原野戰軍一起打大殲滅戰的建議。中央對粟裕的建議極為重視,于4月底5月初當面聽取了粟裕的匯報,采納了粟裕的建議,同意華野的三個縱隊暫不過江。但要求粟裕在四至八個月內于中原殲滅敵人五六個旅至十一二個旅。并決定陳毅調中原去工作,陳在華野的黨政軍職務由粟裕代理。

粟裕立下“軍令狀”后不久即發起豫東戰役,只用五天時間就攻克國民黨河南省府開封,并殲援敵一部,共殲敵四萬余人,取得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實現了戰役轉折。當時天氣炎熱,有人認為部隊太疲勞,不宜再打第二仗,中野領導也決定先休整一個時期。而粟裕認為:豫東這一仗是對中央戰略決策的實戰檢驗,是扭轉中原戰局的關鍵一戰,開封一仗更為調動敵人,當前敵人果然被調動,我軍必須連續作戰,敢打硬仗,不怕犧牲,堅持按預定作戰計劃,集中優勢兵力,尋殲援敵于運動之中。于是向中央上報自己的思考和部署。第二天即得到中央復電同意,認為部署甚好。粟裕當即發起殲滅國民黨援敵區壽年兵團于睢杞地區的作戰,經六天激戰,殲滅該兵團部及整編七十五師師部和第十六旅。并給來援的黃百韜兵團以殲滅性打擊。第二階段又殲敵五萬余人,加上第一階段的殲敵數,共計殲敵九萬余人,相當于當時國民黨軍十二個旅,創造解放戰爭以來我軍一個戰役殲敵數的空前記錄。此時距粟裕向中央立下“軍令狀”僅兩個月。

豫東戰役后,根據中央意圖,粟?;I劃、部署、指揮了濟南戰役,殲敵十萬,拉開了戰略進攻向戰略決戰轉折的序幕。還在濟南戰役之前,粟裕就已思考打下濟南后華野的行動方向:如回師中原,將處于敵武漢集團與徐州集團之間,面臨兩面作戰。而戰爭發展的態勢和規律是,隨著敵我兵力和技術裝備的變化,我軍打殲滅戰的規模將不斷擴大,進而形成同敵人的戰略決戰。要決戰,戰場的選擇,徐淮地區比中原地區更為有利。為此,粟裕在濟南戰役勝利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于1948年9月24日晨,向中央提出了發起淮海戰役的建議,次日即得到中央批準。

淮海戰役于1948年11月6日發起后,粟裕密切關注和研究華東和全國形勢,有幾個重大變化引起他的注意:第一,遼沈戰役已于11月2日結束,東北野戰軍可入關作戰,華北敵軍已無南調可能;第二,淮海戰役開始后,敵已放棄海州,我軍隨即占領海州,敵從海上增援淮海已無可能;第三,中野主力在鄧小平、陳毅率領下已進入徐州西南地區,中野和華野已由戰略上的配合發展到能夠戰役上協同;第四,徐州戰場上的何基灃、張克俠即將率部起義。同時,粟裕還觀察到徐州之敵,有退守淮河以南的征候。粟裕分析:在南線同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遂于11月7日在魯南碼頭指揮所,與參謀長張震徹夜長談后,于11月8日凌晨向中央提出南線決戰的戰略構想,提出:華野在殲滅黃百韜兵團后,主力不再向兩淮、海州發展,而是轉向西攻擊徐蚌線,抑留敵于徐州及周圍殲滅之。9日,軍委即復電指出:“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中央采納了粟裕的建議。至此,淮海戰役發展為南線決戰。

在整個淮海戰役中,為保證戰略決戰的實現,粟裕的指揮始終著眼于全局,著眼于戰場實際及其瞬息的發展變化。戰役原定于11月8日發起,但是當他觀察到海州之黃百韜兵團有西移的跡象時,立即決定提前兩天于6日發起戰役,贏得了分割包圍殲滅該兵團的有利戰機。11月19日,華野向退守碾莊的黃百韜兵團發起總攻,只用三天時間就全部殲滅了該兵團全部,共計五個軍12萬人。

淮海戰役進入第二階段,殲敵目標是在雙堆集被包圍的國民黨黃維兵團,圍殲任務主要由中野擔負。按說粟裕此時可以松口氣歇一歇了,但是粟裕后來卻說,在他一生指揮過的最緊張的三次戰役中,這是其中的一次。因為在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粟裕面對南北兩大國民黨重兵集團,北面有杜聿明率領的30萬人馬,南面有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的12萬人馬。粟裕分析:徐州之敵的動向無非有兩個,一是固守,二是突圍。如果敵突圍,我們必須把敵人圍在一定地域內,以求全殲。敵突圍方向有三:一是向東經連云港海運南逃,但其在短期內籌措解決裝載30萬人馬的船只碼頭是困難的。二是直奔東南走兩淮,經蘇中轉向京滬,但這一地區河川縱橫,水網地帶,不便于敵大兵團重裝備行動。三是沿津浦路西側繞過山區南下,這一帶地形開闊,道路平坦,適于敵大兵團運動,如果杜聿明走這一路,既可解黃維之圍,又可與南面的李、劉兩兵團相呼應。所以,粟裕判斷徐州杜聿明兵團突圍,極大可能走這一路,應部署華野主力于淮海戰場,以掌握戰場主動。

可是,就在這時,粟裕卻收到軍委發來的敵情通報,稱杜聿明將從兩淮方向撤退。這就使粟裕十分為難了,他認為敵人不會走兩淮,可萬一敵人果真從該方向逃竄,而我華野部署失當,貽誤軍機不說,將勢必影響同國民黨軍的戰略決戰。如果相信這個情況,而杜聿明兵團又沒有從這個方向走,而是向西南突圍與黃維會合,后果更難設想。粟裕再三思考分析,認為:敵人走兩淮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敵人真的走兩淮,他要經過的地區是水網地帶,速度不會太快,我軍發起緊追也可以趕得上,于是便果斷地將華野在北面的七個縱隊部署于徐州以南的津浦路兩側,注意力的重心仍然放在徐州西南方向。

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率30萬人馬撤離徐州,果然向西南逃竄,證實粟裕的分析判斷是完全正確的。粟裕立即從南線抽調三個縱隊,和北線的七個縱隊,加上剛南下的渤海縱隊,共11個縱隊,采取多路多層尾追、平行追擊、迂回截擊、超越攔截等方法,向杜聿明集團兜圍,斷其向南逃路,結果于12月4日拂曉,華野將杜聿明集團全部合圍于徐州西南,即河南永城縣的陳官莊地區,并于12月6日全殲向西南突圍的孫元良兵團。

這時,淮海戰場形成了華野、中野分別在三個戰場作戰的態勢,兵力均感不足,萬一哪一方出亂子,勢必影響整個戰局。粟裕認為:必須實行戰場再轉兵,集中力量先殲滅雙堆集被圍的黃維兵團。為此,粟裕于12月10日向中央軍委及中野建議,再由華野抽出一部兵力,以求先殲滅黃維兵團,然后再集中華野全力,解決杜聿明兵團。中野接到粟裕電報后,立即通過電話與粟裕商定,由華野再抽調三個縱隊和炮兵一部,由陳士榘參謀長率領,前往參加對黃維作戰。這樣,五天以后的12月15日,全殲黃維集團的戰斗勝利結束。1949年1月10日,華野于陳官莊地區全殲了被圍的杜聿明兵團,至此,淮海戰役全勝收兵,共殲敵55.5萬人,其中華野殲敵44.3萬人。

淮海戰役以60萬兵力決戰國民黨軍80萬兵力,奪取了決戰勝利,創造了戰爭奇觀。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實踐證明,粟裕這一時期的戰略思想,正確反映了解放戰爭的客觀規律,能動地推動了戰局和戰爭進程向有利于我黨我軍的方向發展,對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系統提出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略戰術構想

新中國成立后,粟裕在擔任軍委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期間,提出了建設諸兵種合成的現代化軍隊的思想,提出陸軍以發展特種兵為主,特別是注意發展坦克部隊和自行火炮部隊,以建立機械化部隊為主。他建議全軍以發展海、空軍為重點,特別要注意發展收效比較快的空軍。粟裕還領導編制了新中國我軍第一個作戰計劃,提出建立戰略預備隊,部隊野營拉練以及建設國防鐵路、公路、開鑿黃河隧道和軍民兩用運河等戰略性建議。

1958年,粟裕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批判,此后長期蒙冤,受到不公正待遇,被迫離開了總參謀長的崗位,調到軍事科學院工作,但他仍然沒有放下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研究,他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結合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軍隊技術裝備發展的新情況,深入調研思考,不斷向中央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建議。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形成了一個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作戰預案。1979年1月,粟裕在中央黨校和軍事學院所作《對未來反侵略戰爭初期作戰方法幾個問題的探討》的報告,便是他多年研究的結晶。報告從敵我雙方已發展、變化了的實際出發,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既講理論原則,又講具體辦法,系統提出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略戰術構想,率先沖破軍事領域里的禁區,對我軍在未來反侵略戰爭初期的作戰指導思想、戰略戰術,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三種作戰形式的結合運用,保存自己和消滅敵人等,提出新看法、新對策。

針對林彪、“四人幫”以教條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態度對待毛澤東思想的做法,粟裕強調要實事求是地分析戰爭的具體情況,實事求是地研究戰爭及其規律。他說:“毛澤東同志指導戰爭的基本原則仍然適合今天的客觀情況,但是,也必須結合實際、靈活運用;有的原則,已經不適合今后戰爭實際的,應當敢于突破;至于限于歷史條件,毛澤東同志沒有提出的、沒有講過的,而在今后戰爭中又是必須解決和回答的問題,則要敢于創新、敢于發展。我們這樣做,不僅不是違背毛澤東軍事思想,恰恰是真正堅持了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針的這個正確原則?!?/p>

縱觀粟裕一生,他之所以能在各個歷史時期均能提出獨到的戰略思想,源于他的善于學習,獨立思考;源于他善于從系統論的軍事哲學高度,結合實際,運用唯物辯證法分析掌握戰爭規律;源于他對歷史負責的斗膽直陳精神。有一次,我陪粟裕看望葉劍英元帥,臨別時,葉帥送他出門,粟裕說:“不要送了,不要送了!”葉帥說:“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將軍了,怎么能不送呢?”粟裕說:“我只是把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同具體情況結合起來,起了個聯絡員的作用?!比~帥說:“那就不簡單了!”

粟裕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統兵風范,不僅贏得了黨和人民的敬重,也深得戰場上對手的佩服。1979年,粟裕訪日期間,日本官員對粟裕表示了極大的

敬意。

評價一名軍事家,主要看他的軍事思想、軍事指揮藝術在當時和超越時空的歷史影響。粟裕卓越的軍事理論和戰爭實踐,為中國軍界樹立了榜樣。粟裕無愧于當代杰出的軍事家、戰略家、一代名將的稱號。(編輯 楊琳)

作者:粟裕秘書,《粟裕傳》編寫組組長

猜你喜歡
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實施農村“黨建護航”戰略的創新實踐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0:56
戰略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戰略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略
導致戰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解放戰爭戰略考
軍事歷史(2002年4期)2002-08-21 07:47:44
清代初期兩次對臺作戰的戰略指導
軍事歷史(2000年1期)2000-12-06 05:54: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9啪在线视频| 女人天堂av免费|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一级全黄毛片|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丁香婷婷久久|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青青久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亚洲精品你懂的|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日韩无码白|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99热最新网址| 国产久草视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网| 国产欧美性爱网|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彩视频| 99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夜夜嗨|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拍在线|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9cao视频精品|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色综合中文|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女人一级毛片| 欧美性天天|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高清| 日韩欧美91| 在线a网站|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9啪在线视频| 国产91在线|中文|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电影|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