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高考中的色彩是美術考生的一大科目,在這個上面,也是短時間內最容易取得好的成績的科目,本文介紹了歷史上色彩的發展到色彩訓練的一些方法。通過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夠提高大家對色彩的認識,熟練色彩學習的技巧。
關鍵詞:美術高考;教育;繪畫技巧;色彩
色彩是一件藝術品的重中之重,在當今的美術培訓中也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對于色彩,能夠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相信對于藝考考生能夠有非常大的幫助。在歷史上的各個時期,數不勝數的藝術家在這個領域做出了許多探索,人們對于色彩的認識也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如實地再現事物的色彩已不再是唯一的標準。色彩的表現手法變得多樣化,帶有更多的主觀情感。但是,這一現狀卻很少被參加藝術高考的同學們所知道。許多同學只是知道怎么畫,卻不知道為什么要去這樣畫。這樣就很難有創造力地去表現一些事物,色彩自身應當有其充分的表現力和主觀能動性。
色彩表現的種類異常繁多,如果細分,很多藝術家的色彩表現風格都可以成為一個小類。在油畫發展的早期比較注重的是物體的固有色和明暗,畫家對于色彩的關注度就顯得不是很高。畫面中的色彩所帶有的個人主觀的感情色彩就顯得很少。西班牙畫家格列柯畫面多表現出來的色彩在現實的事物中很難找尋其蹤跡,他所采用的色調不再是以固有色為基礎,更多的帶有自己主觀的意識,把自己的個人情感加入到色彩的使用中去,即運用每種顏色給人不同感覺的特質,營造出一種畫家所要表達的氛圍。達到了一種色彩的抽象概括,其色彩運用,所以,它的色彩是非常有創造力的。力圖表精神層面的東西,不受物象色彩的制約,他根椐畫面上節奏、旋律的需要而重新組合色調,作品富有現代精神。
十九世紀由于科學對于光色的研究進步,藝術家們對于光和色有了全新的認識。出現了色彩的重大變革,于是印象主義出現了。印象注意的畫家們大膽地拋棄一些舊的色彩觀念和理論。把色彩放到了繪畫創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注重對于客觀事物的瞬間印象,強調光和色的變幻。從畫面所呈現的視覺效果,人們也可以非常強烈地感受到畫家所要表達的情感。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環境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感覺。在郭熙《林泉高致》中也提到山會因為季節時間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在色彩中也是如此,色彩在不同時間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甚至在同樣條件下,由于畫者心情的不同,畫出的色彩也是會不同。例如,莫奈在《睡蓮》、《草垛》系列中對于色彩的表達,完全相同的景象畫家在不同時間畫出的感覺就會完全不同。
所以,藝術是需要創造力的。結合時代的信息,以全新的眼光去觀察客觀世界。色彩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是一塵不變的,其發展的規律很是非常難以去追尋的。學生只有對此有一個深刻的、全面的認識,才能在長時間的色彩學習中找到色彩的技巧,才能在繪畫中考慮到跟多的因素,做到大膽的又有創新精神的創造。當前,國內藝術高考的色彩教學理論依據誰建立在印象主義的色彩理論和俄羅斯畫派的色彩理論上的,其色彩體系主要由光源色、環境色和固有色組成的,在色彩的色調上強調冷暖對比,也就是亮部如果以冷色為主,那么暗部就要以冷色為主。亮部或者暗部的色調則是在一個大的冷色調或者暖色調中追求部分的冷暖對比。在作畫的程序上,更加強調步驟性。畫完大色塊后進行局部的塑造,到最后再來統一大關系。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進行色彩的學習。但是,卻忽略了對于色彩主觀感情的表達,很難真正地激發學生的色彩創造力,有此也會失去藝術創造的生命。
在藝術高考中,不僅需要勤奮的臨摹和練習。同時,學生要充分認識色彩關系和學習一些色彩理論。知道一定的色彩知識體系,才能更加好的創造出好的作品。顏色與顏色所形成的某種關系,就是大家通常說的色彩關系。它包括色相、明度、純度和冷暖等因素,這些因素在畫面中相互聯系、影響和對比,使整個畫面產生一定的效果。如果一張畫面能明確地顯示整體氣氛,那么局部色彩也會變得協調而容易把握,那么這幅畫就有可能成為一張好畫。色彩關系合理,畫面色調感就強;色彩關系無序,畫面就缺少色調感。建立和諧、統一的畫面色彩關系是一張好畫的基礎。在畫畫中,老師經常會說到整體。那么,整體是說素描還是色彩呢?答案應該說都是,國內高考的大色塊鋪色就是有助于加強畫面整體表現的方法。很多的同學覺得這樣不能直觀的表達描繪對象的細部。對于初學者而言,從某個局部出發是很難掌握畫面的整體關系的。所以,這一步在很多時候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時大家可以進行小色稿的練習,一張色彩關系準確的小色稿可以使初學者把要表達新鮮感覺化為即視的畫面,這樣的小稿可以提醒學生畫面的大色調和色彩關系的正確性。平時里多練習小色稿,可以加強色彩的調配能力和畫面構圖能力。小色稿可以加強學生對客觀事物色彩的感知能力。另外也可以進行色彩的變調練習,也就是畫完一張色彩小稿后,畫第二張的時候不再是完全按照客觀色彩來,在客觀色彩的基礎上進行冷暖的變化,但又不能完全脫離客觀的事物。變調的關鍵在于需要考慮畫面的整個色調,可以夸張某一環境色在整張畫的影響,從而改變整張畫的氛圍。
所以,大家在學習色彩繪畫技巧的同時,不能忽略對于色彩理論的學習、更不能缺少對事物的主觀感受。主觀感受也是中國畫的精華,中國傳統藝術有如此大魅力的源泉所在。如果能夠領會中國傳統繪畫的這種精神,把這種精神融入到色彩的學習和研究之中,那么相信大家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作者簡介:李飄(1994.06-),男,漢族,湖北孝感人,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16級在讀研究生,油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