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強
摘要:文章主要闡述了最近幾年我國在網絡問政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對網絡問政內涵的研究;網絡問政的發展歷程;網絡問政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網絡問政的常態化與制度化。
關鍵詞:網絡問政;網絡問政常態化;網絡問政制度化
伴隨著網絡問政在我國實踐領域的迅猛發展,在科研領域,也同樣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網絡問政為檢索詞,在中國知網平臺上進行檢索,檢索出了5067篇文獻,僅在2011年就有1096篇文獻,為最近幾年研究成果最多的一年。
國內學術界關于網絡問政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網絡問政概念的研究
關于網絡問政概念的研究是各個學者對網絡問政進行研究的起點。孟慶國認為:網絡問政是政府網絡治理模式的顯現,是中國走向電子政府的重要標志,并將網絡問政劃分為三類:政府推動型、平臺引導型、重大事件引起的壓力型問政。
孫健認為網絡問政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是政府利用網絡溝通民意,以促進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另一方面是網民利用網絡向政府表達自己意見,維護自身的知情權、參與權,這樣,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共同促進社會發展進步。
肖濱認為,網絡問政有四個元素:問政的主體是公民;問政的對象是政府和官員;問政是信息平臺;過程是公民對政府監督。
從以上學者對網絡問政概念的闡述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學者是從要素構成、意義和價值等幾個方面對網絡問政進行解釋的。
二、關于網絡問政發展歷程的研究
對于網絡問政發展歷程的研究在學術界并沒有統一的劃分,主要存在著“三階段”和“四階段”的劃分。
由于劃分標準和依據的不同,對網絡問政發展歷程的劃分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學者依據公眾與政府通過網絡溝通過程為依據,將網絡問政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初創階段(2006-2008),表現為網絡問政平臺的、初步建立;第二階段,形成階段(2008-2011),以2008年胡錦濤同志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為節點,標志著政府開始注重網絡輿論,通過網絡考察民生,了解民意。第三個階段網絡問政的整合與發展(2011-至今),主要表現為政府的廣泛參與,官方與非官方的網絡問政平臺的大量涌現。
有學者依據網絡問政平臺的發展將網絡問政的發展分為孕育階段、誕生階段、快速發展階段。還有學者按照官員通過網絡與網民交流的表現將其劃分為官員觸網的沉寂階段、興起階段、活躍階段。
有學者將網絡問政劃為四個階段,第一是孕育階段(1999-2003),表現為個別官員開始零星的與網民接觸。第二是發展階段(2005-2007),以官員頻頻觸網為表現。第三階段是網絡問政的成熟階段(2008-2009),以胡錦濤同志在人民網論壇上與網民進行對話為標志,開啟了政府與網民對話的常態化,網絡問政開始走向成熟階段。第四階段,網絡問政的穩步前進階段(2009-至今),以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為標志,更多的省份將網絡問政納入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三、關于網絡問政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由于我國互聯網和網絡問政起步較晚,發展迅速,因此在其發展應用的過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網絡問政存在的問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索,提出了相應的完善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1.技術層面的數字鴻溝問題。公眾獲取信息的不平等,包括信息的收集、獲取、使用的不均衡,主要表現在東西部之間和城鄉之間。
2.網絡問政主體存在的問題。網民結構性失衡,網民的非理性問題。政府官員的不重視,網絡知識匱乏等問題。
3.網絡問政的體制機制問題。主要表現在制度建設的缺失和落后問題。
(二)相應的完善策略
1.減小數字差距,確保公民獲得信息的平等性。在財政上,加強對貧困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覆蓋城鄉的一體化網絡,在教育上,加強網絡知識的宣傳,提高公民對網絡信息的利用。
2.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問政能力。通過思想道德及法律知識的普及,提高網民和政府官員的網絡知識水平,促進網民理性參政,政府官員合理運用和回應網絡輿論。
3.完善相關工作機制,推進制度化建設。一是完善網絡問政運行機制,分工明確,密切配合;二是完善網絡問政立法,通過法律的手段明確政府、網民的權利和義務;三是建立網絡問政的保障制度,保障網絡問政的正常運行。
四、關于網絡問政常態化的研究
國內關于網絡問政常態化的研究較少,主要有舒國燕的《網絡問政常態化下的制度化考量》,主要論述了常態化的表現及制度建設的對策;敖翔在他的《網絡問政的常態化與制度化建設》中闡述了網絡問政常態化和制度化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方法。
五、關于網絡問政的制度化研究
國內關于網絡問政制度化的觀點包含以下方面。一方面是提出加強制度建設;如有學者認為,網絡問政的運行效果與網民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網絡問政存在著運行不規范的現象,因此要求加強網絡問政的制度化建設;另一方面是從法律的角度討論網絡問政的制度化問題,如有學者提出通過制定相關條例保護公民權利,指導、規范網絡問政運行秩序。
六、關于網絡問政的其他研究
關于網絡問政問題,還有學者從網絡問政的發展路徑,政府執政力、公信力,公民參與等層面展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