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色產業作為新時期產業發展趨勢的需要應運而生,在我國新型產業轉型過程中的地位突出。我國作為一個產業大國,政府在特色產業培育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對昆明市寶珠梨特色產業在產業培育過程中的政府行為進行研究,分析政府行為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關鍵詞:特色產業;寶珠梨;政府行為
一、寶珠梨特色產業培育中的政府行為
(一)科學規劃,保護居民利益
呈貢萬溪沖毗鄰昆明大學城,區位優勢明顯,具有較為優越的建設幸福鄉村的條件,并于2015年被納入云南省省級村莊規劃建設示范村。呈貢區政府規劃在呈貢萬溪沖建設具有現代觀光體驗式的生態旅游產業,形成達5萬畝規模的旅游產業園區,體現自然風光、民俗民居特色,著力提升社區人居環境。城市政府進行科學可行的規劃,尊重民意,為提高社區居民的經濟效益,改善人居環境,充分保護了社區居民的利益。
(二)制定標準,規范生產、品質、保護
2008年,制定了《呈貢寶珠梨綜合標準》、《呈貢寶珠梨生產技術規程》,并組織果農進行相關寶珠梨種植標準化的技術培訓。2015年,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呈貢寶珠梨》以及相關的包裝、品質等級、貯存等多方面進的技術標準制。在保護方面,制定了《呈貢寶珠梨原產地域保護管理辦法》,規定寶珠梨種植保護面積為17000畝,保護性移栽的寶珠梨達115.5畝,共計1362棵。
(三)資金投入,建設基礎設施
在呈貢寶珠梨發展中呈貢區政府投入資金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2015年呈貢萬溪沖村經過層層遴選被納入云南省省級村莊規劃建設示范村,并獲得省住建廳達200萬元的資金支持,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堅持“新房、新村、新景、宜居宜業”的原則。連續三年上級政府的補助和相關集資方式,建成了社區文體活動中心、休閑小廣場、村內硬化道路、垃圾房、村莊綠化美化綠化等36個基礎設施,新建和改造126戶民宅。
(四)優化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據調查,昆明市呈貢區園林局對萬溪沖社區每年投入10萬元的補貼,主要服務于社區綠化工作,包括道路綠化、綠化養護、社區衛生等方面。劃定寶珠梨古樹保護區,嚴禁果農隨意砍伐,鼓勵古樹保護,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寶珠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加上美麗鄉村改造民宅的工作,極大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促進寶珠梨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品牌建設,加強文化保護
“呈貢寶珠梨”是呈貢萬溪沖的一張名片在萬溪沖不僅有較好的品牌效益。2014年,呈貢區政府與呈貢區文化館開展萬溪沖幸福萬溪壁畫工作,旨在用“寶珠梨傳說”的故事生動的展現寶珠梨文化。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過程中,改造已有百年歷史且保留較好的回龍寺,通過修繕文物古跡進行文化保護。投資200余萬元建設寶珠梨博物館,展示寶珠梨文化、農耕文化、寶珠梨產品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梨文化藝術作品,對寶珠梨保護具有積極作用。
(六)開發資源,推動產業發展
呈貢萬溪沖以寶珠梨特色產業為主,同擁有極其豐富的寶珠梨歷史文化、生態環境、人口條件、鄉村旅游條件等可開發的資源。為推動寶珠梨特色產業,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開發萬溪沖鄉村旅游的條件,鼓勵村民創辦農家樂、加工寶珠梨制梨膏、開商店,加上采摘節和梨花節的舉辦,吸引游客體驗鄉村,參與到鄉村旅游中。不僅推動了寶珠梨產業的發展與轉型,提高了經濟效益,也促進了社區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提高。
(七)豐富生產要素
人才是特色產業發展的基礎,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產業發展水平。呈貢區農業局每年組織每年都會組織4至5期培訓,根據季節的不同變化組織當地果農進行摘果、修剪樹枝、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訓,一期培訓對象為50至60人,均勻分配培訓名額,用先進的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大力培育特色人才。在信息支持方面,呈貢區政府每年舉辦寶珠梨采摘節和梨花節之際,將相關宣傳信息利用網絡進行推介。
(八)培育市場體系
呈貢寶珠梨專業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經歷了從自產自銷到專業市場的過程。目前社區建成了一個批發市場,位于社區與呈貢信息產業園區交界處,位于寶珠梨種植片區。自此,萬溪沖社區的果農在寶珠梨成熟之際將采摘的寶珠梨送來批發市場,批發商戶和游客進行批發購買。為寶珠梨產品的銷售提供了較好的平臺,降低銷售成本,為果農帶來更大的利潤。
二、寶珠梨特色產業培育中政府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職能轉變較慢,意識轉變不到位
隨著政府建設工作的推進,提倡從全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不再充當劃槳者,而是向掌舵者轉變,充當市場中“看不見的手”。[1]呈貢寶珠梨產業現處于從自產自銷、自給自足的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過度的階段,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傳統產業不能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將會在市場中被淘汰。
(二)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萬溪沖社區屬于屬于農村地區,生產基礎條件薄弱,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呈貢區政府將寶珠梨作為特色產業進行培育和發展,基礎設施落后的問題政府首當解決的。基礎設施支撐著寶珠梨特色產業的發展,城市政府不斷投入資金建設基礎設施,進行道路硬化、道路綠化、公共空間建設等相關建設,但基于原本基礎設施建設的低水平,建設力度不足。
(三)人才培養重視程度較低
人才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是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人才培養工作也是產業培育的重要工作。[2]據走訪調查,昆明市呈貢政府對于萬溪沖寶珠梨產業人才培育工作較為落后,認為寶珠梨產業在原本傳統產業的基礎上能夠滿足居民自給自足,傳統的寶珠梨種植技術能夠適應市場需要,所以政府在人才培育方面不夠重視。
(四)政策信息公開不到位endprint
根據對當地一果農的訪談筆者得知,該果農并不了解組織培訓的相關信息,對于政府的相關措施完全不了解,認為當地政府對寶珠梨產業毫無政策保障。而對萬溪沖居委會主任和呈貢區相關工作人員的訪談得知,呈貢區政府政府確實每年都組織對果農的培訓,只是果農參與度低。政府的政策信息公開不到位,不僅影響政策的有效性,也影響公眾的利益。
(五)制定的優惠政策范圍較小
為促進呈貢萬溪沖社區居民的就業和更好的推動寶珠梨特色產業的發展,呈貢區政府對社區內創辦農家樂、農家山莊發展服務業的居民戶實施一次性20000元的補貼,鼓勵社區居民通過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問題。但這個補貼政策只是針對能夠創辦農家樂、農家山莊的居民戶,而此類居民戶不僅需要場地,也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的居民戶并不是很多,使得優惠政策對象較窄。
(六)公眾參與渠道有限
在培育寶珠梨特色產業的過程中出臺的決策,在政策制定出臺之前缺乏了充分的實地調查和專業分析,對公眾的需求缺乏真實可靠的認識,僅僅是政府內部討論決定,缺少專業人員的評估,加上在公開信息環節不到位,導致公眾參與積極性不高。雖然存在寫信反應、直接反應、投訴電話等公眾參與途徑,但公眾民意表達的真實性仍存在疑問。
(七)監督機制不完善
在呈貢寶珠梨特色產業培育并發展的過程中,公眾監督機制不完善,政府的決策、執行的過程信息公開和透明度存在不足。當前政府部門行為的規范性存在問題,造成決策、執法不規范。[3]
(八)統籌建設能力有待加強
昆明市呈貢新區規劃的發展定位是昆明市新的行政中心、經濟發展中心,承擔著建設新昆明的責任,多方面多產業統籌建設發展對政府而言是一大新挑戰。呈貢新區的建設快速推進,大學城片區、信息產業園區、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等多項建設項目都處于起步階段,都急需政府部門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投入支持,統籌多個項目的建設發展對呈貢區政府而言挑戰性較大。
三、結語
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呈現出“峰火之勢”,城市政府在此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色產業的培育是產業集群發展的第一步,城市政府在產業培育中應當發揮主導作用。昆明市呈貢寶珠梨特色產業在城市政府的培育下在規劃、資金投入、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政府行為存在不足,但在城市政府積極的培育措施下,昆明市寶珠梨特色產業定能成功完成培育步入發展集群過程。
【參考文獻】
[1]唐大勛.政府在特色經濟發展中的職能定位研究——以廣西柳江縣為例[D].廣西大學,2014.
[2]李霞.特色產業發展中的鄉鎮政府服務研究——基于莘畈鄉政府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個例分析[D].浙江師范大學,2012.
[3]李莉.上海市青浦區會展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西南大學,2014.
作者簡介:能艷蘭(1994—),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