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燕+劉亮
摘要: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物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戰略產業,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其在實踐中,對于增加供給需求、降本提效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但當前物流企業依舊停留在傳統發展模式當中,尚未發揮自身有效性,盡快探尋物流企業戰略發展路徑非常必要。文章從戰略發展與策略創新兩個角度探討供給側改革下,物流企業未來發展策略。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物流企業;戰略發展;策略創新
2015年,供給側改革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同時,還要盡可能適應經濟新常態。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間,供給側改革成為各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其中物流企業作為行業運營主體,面對改革大趨勢,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高速、穩定發展,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受到了物流企業的廣泛關注。
一、供給側改革下物流企業戰略發展路徑
(一)大中型企業
大中型企業是行業領頭羊,在市場、資源等方面具有優勢,因此要樹立優質、競爭強的品牌形象,通過并購重組,實現強強聯合,在技術、信息及人才方面實現共享,形成綜合物流商。具體來說,首先要與制造業相互聯動,構建靈活的物流服務體系,能夠將業務拓展到全球。其次是與商貿企業合作,參與電子商務物流體系發展中,尤其是城鄉快遞物流[1]。最后提升自身服務質量,注重對品牌視覺、形象設計,與企業文化有機整合,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此外,要整合技術與管理,以新興技術帶動企業信息化、現代化發展,打造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由企業物流拓展到社會層面。就資金流來看,物流企業任何一項業務都與資金存在密切聯系,故要通過企業資金周轉率,開展經營資產證券化經營,增加資金流入。
(二)小型企業
與前者不同,小型物流企業最大的特征是關注小范圍市場,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范圍都難以與大中型企業相抗衡。面對供給側改革,企業要緊隨政府政策不乏,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提高效率,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小型物流企業戰略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關注市場需求,提供針對性、多元化服務,創造更高效益。二是專注于縫隙市場,打造特殊物流服務,如城鄉物流配送等。三是與大中型企業合作,著力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發揮自身靈活性優勢。
二、供給側改革下物流企業發展策略創新
(一)創新物流服務
提高物流質量是物流企業長足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的核心。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宏觀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對此物流企業要盡快轉變傳統理念,正確認識未來一段時間內物流需求情況,充分考慮有關影響因素,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企業要積極建立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使得原本粗放型發展模式朝著精細化方向轉變。此外,政府在交通物流融合等方面也要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予以引導,使得企業能夠盡快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意義。
(二)降低物流成本
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接近11萬億元,同比增長2.9%,遠高于發達國家,成本消耗偏高。因此降低物流成本非常必要,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標準化行業規范等,成本降低是一項長期工程,且難度較大,需要企業針對內部外具體情況,并考慮市場環境分階段實施,以此來提高物流有效性。
(三)創新物流品牌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需要強有力的自有物流品牌,發揮品牌效應,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盡快淘汰無效供給。我國現有規劃明確提出要注重提升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構建國際物流品牌,發揮品牌引領效應。當前,國內物流企業前50強經營收入比重12%,大中型物流企業不夠強大,在品牌建設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故在實踐中,企業要認清當前具體情況,適當增加營銷投入,增強客戶滿意度的同時,引領客戶需求,從而使得境外消費能夠快速回流。
(四)推動物流管理升級
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先進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結構性改革等具有推動作用。創新物流管理,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推行標準化工程,國家正推進行業標準,規范托盤、周轉箱等各個環節工作,通過提高管理標準化水平降低成本和損耗,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第二,完善信息化建設,促進物流信息化、數據化等各方面的銜接。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企業要努力正確政府的支持,使得物流能夠與交通實現信息共享,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2]。第三,加大新技術開發力度,特別是RFID、VISC等技術,運用技術手段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就當前國內發展形勢來看,對于物流企業而言,無論是面對新常態,還是面對供給側改革,其核心部分都在于技術創新。企業作為最具活力的經濟單元,是連接科學研究與市場檢驗的節點,故要積極創新技術,才能夠為企業結構轉型和升級提供更多支持。
三、結語
根據上文所述,供給側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任何行業、企業都要順應該趨勢,并在發展過程中盡快轉型和升級,尋求到長遠發展道路。因此面對供給側改革,物流企業要明確自身社會責任,提供有效供給引領需求,淘汰落后供給調整結構。同時,還要結合自身特點創新物流品牌、物流服務,降低物流業務成本,并加大技術研究力度,為物流企業戰略與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進而實現物流企業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謝泗薪,帥世耀.供給側改革下物流企業戰略發展路徑與策略創新[J].中國流通經濟,2017(02):31-38.
[2]何黎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物流業發展新動能[J].中國流通經濟,2016(06):5-9.endprint